第 130 章 何去何從1(1 / 1)

第二日的朝會,是謝家謀逆、君後薨逝之後的第一個早朝。

薑青姝

在此之前,朝中風雲暗湧,每個人都各自盤算如何適應新的朝局,昔日站錯隊的人決定棄暗投明,或巴結趙家、或依附張黨,這些依附慣了黨派勢力之人,背後若無靠山,則一日難安。

但,也不乏有目光更為長遠之人,覺得一時興衰榮辱不算什麼。

“眼見他謝王兩家起高樓,如今樓也塌了,趨炎附勢者,又將瞄準張趙崔鄭這幾l家,可誰又能知,這些人又是否可以長盛不衰呢?”

衛尉寺少卿戚文禮正在家中與好友把玩著雙陸棋盤,一邊擺弄棋盤,一邊隨口道:“還是休要看眼前得好,此局看似張趙占儘風頭,但能在幕後將這群猛虎牢牢控住,沒讓他們失控反噬,我倒是覺得咱們那位陛下啊,還是被他們給遠遠低估了。”

他的好友——膳部司員外郎董青,聞言笑道:“戚兄的意思,與其再投效彆人,還不如做個孤直之臣?”

“那裴朔不就是個例子?”

“嗐,這世上能有幾l個裴朔。”

董青淺抿了一口酒,一邊琢磨眼前的棋盤,一邊道:“不過你我,一個負責看兵器的、一個負責酒醴膳羞的,兩個閒人罷了,琢磨這些也是無用,倒不如多飲些好酒。”

“說的正是。”

戚文禮笑了笑,又抬起一邊的酒盞,“來,你我今日不醉不歸。”

……

【衛尉寺少卿戚文禮在家中與好友膳部司員外郎董青談論朝政,二人閒聊之後,一致決定繼續躺平混日子。】

以上,是薑青姝刷到的。

薑青姝趁著還沒到上朝的時辰,開始惡補缺了好幾l日的實時。

好久沒看,一看就嚇了一跳。

有躺平的鹹魚,有亂轉的無頭蒼蠅,有八風不動埋頭乾活的,還有精打細算見縫插針的。

簡直是群魔亂舞。

【兵部司郎中田堰見謝黨倒台,心裡萬分慌張,無法確定自己會不會收到牽連,於是給趙家遞了拜帖,想要趙氏一族做新靠山。】

【兵部司郎中田堰見趙家無人回應,著急之下又去了張府,偏偏此時趙家來人,發現此人正在巴結張黨,氣得拂袖而去。】

【兵部司郎中田堰得罪了趙氏一族,氣得在家中捶胸頓足,又被張相拒之門外。】

薑青姝:“……”

地鐵老人看手機jpg

黨爭還能廣撒網?上一個想兩邊買股的人已經被殺了,這人到底是太無知還是膽子太大,居然還敢同時拜訪趙張兩家。

兵部以前是謝安韞的地盤,能長期在兵部做事、沒被謝安韞打壓走的人,要麼是李儼這種從前幾l乎被架空實權,但好在李家還算世代書香門第,能勉強保住官職的;要麼就是或多或少已經唯謝安韞馬首是瞻的人。

後者,她大部分都不打算留。

薑青姝

著重看了一眼趙家在做什麼,

趙玉珩假死,

他的母親兄長都很是悲傷,多日不曾外出,隨後,他的母親喬郡夫人又進宮去了鳳寧宮,見了兒子的靈位,回想起這些年的種種,越發意識到他為家族犧牲了太多、也妥協了太多,心中更加愧對於這個小兒子。

他的母親,在他的靈前落了淚,哭得無比後悔。

發現虧欠,卻也晚了。

幼時懂事早慧,長大後獨立孤單,屬於君後的一生,可謂是為家族殫精竭慮,他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虧欠什麼了。

至於趙家其他人,如今倒也沒急著羅織黨羽,武將靠的是戰功和手中兵權,如今北方戰事未定,他們最主要的擔心,還是怕少了君後維係,趙家和帝王之間的關係會逐漸走向僵化,於是全族上下都在為君後哭喪,表達悲傷之情。

有些年歲小的趙氏子弟與君後並不熟悉、也沒什麼感情,還想著遛出門去騎馬郊遊,都被家中長輩嚴格勒令待在家中,必須裝裝樣子。

她見了,也隻是冷笑一聲。

人心涼薄,都是如此,就算是她駕崩了,隻怕滿朝文武哭不出來都要使勁哭,實際上又有幾l個人會真的哭一哭?

這一次實時中,最為令她動容的,不是趙玉珩的母親,而是霍元瑤。

霍元瑤跪在靈前不吃不喝,幾l日下來,生生暈了過去。

秋月已經在著手安排遣散鳳寧宮宮人之事,過來回稟道:“霍元瑤並非鳳寧宮人,如今還徹夜不眠地守在鳳寧宮內,為殿下守靈,暈了被人抬回去,醒了又回來守著,誰也攔不住……”

薑青姝微微沉默,“她還在自責。”

秋月不由得歎道:“這孩子……從前臣單知道她能乾,卻沒想到也是個重情義真性情之人,臣倒是覺得,她受過君後教導,比許屏可靠,陛下為何不選擇告訴她,卻選了許屏?”

薑青姝平靜道:“朕把許屏留在三郎身邊,一則,她照顧三郎時間最長,二則……朕若告訴霍元瑤真相,她與他兄長此生皆無法繼續施展才能,正因霍家兄妹蒙受君後教導,品德能力皆過關,朕更希望他們能留在朝堂上。”

這一對兄妹孤苦無依,一直以來被庇護在君後的羽翼下生存,如今也該學著自己獨當一麵了。

身後的後盾,總有倒塌的那日。

秋月聽陛下這麼說,不由得感慨起陛下惜才的苦心,可是……眼前端坐龍椅上的少女明明在談論霍元瑤,卻忘了自己和霍元瑤是一樣的。

她也剛剛失去了一個她所信任的人。

君後是趙家的君後,可有他在的每一日,她都很安心,不用擔心趙家會造反,以後這宮中隻會越來越安靜冷清,再也沒有人可以勸她早些休息,陪著她在孤燈下說話了。

秋月很心疼陛下。

所以有時,她身為極重規矩的禦前內官之首,非但不排斥張瑜,反而更希望這少年能多陪陪陛下。

薑青姝忽然問:“張相此刻是否已經離宮?”

“回陛

下,張大人已經走了。()”

“?()_[(()”

“臣遵命。”

一邊守候的鄧漪立刻動身,趁著中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