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幾日,朝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天子有意放開女官限製,這象征著往日隻有出身官宦世家、才貌雙絕的貴女才有資格入宮,如今卻成了隻要有德有才,連民間的寡婦都可以報名,實在是令天下許多文士大為評議。
有思想陳舊保守的大儒認為,此舉太過荒唐,寡婦為官,有違三從四德等的人倫綱常,特意寫文章大為駁斥,指責女帝年幼、推行政令欠缺考慮,長此以往將令宗族秩序混亂。
也有偏重實乾之人,認為此舉有利於開化民風,且天子從民間選拔女官,也是為了廣開言路,勢必更能體察底層民情,於國於民皆大有裨益。
但這道政令依然順利地推行了下去,由德高望重的沐陽郡公親自操持,長寧公主也率先推舉了好幾個德行上佳的民間女子,這不由得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風潮。
關於這道政令,眾人看法不同,一時隨處可見文人學士肆意暢談,各種有趣的觀點也隨之湧出。
那時,刑部員外郎裴朔裴大人最喜歡做的事,便是下值之後邀請好友申超,在茶樓裡聽旁人高談闊論。
當然,茶水錢是申超付的。
申超一連聽了好幾日,總算是有些聽明白了這裡頭的講究,說:"所以說,陛下是想提拔平民,削弱世家宗族的影響力?"
裴朔:“也算是這個理。”
申超撓頭,“但就算如此,還是世家精心教養出的貴女更為優秀吧?這選拔前幾甲,依然得被他們占了去。"
裴朔一手端著瓷盞,另一隻手指輕點桌麵,落睫淡淡道:“所以,長寧殿下往日在民間出資興辦學館,也是要發揮作用的。此事不能操之過急,若一次便能選出諸多民間女子,令世族撈不到半分利益,他們便會急了,屆時反而會招致失敗。"
"有道理。"
申超摸著下巴,點頭,“先能招一個是一個,至少得讓民間百姓都看得見希望,得等這道政令徹底穩固的時候,再大刀闊斧地繼續,到時候就沒人能反對了。"
"申兄說的極是。"
“那你呢?”申超突然看向他:“彆以為我不知道,最近殿下又邀請你去赴宴了吧?你怎麼又不給人家麵子?"
自
從公主府謀逆案發生後,長寧公主三番四次派人去請裴朔,說是想答謝他那日點撥之恩。
如果沒有裴朔在危急時刻冷靜提醒,長寧或許會以為女帝想殺她而殊死一搏,那就真的回不了頭了。
如今的結果,長寧想答謝他。
但裴朔這個人很是古怪,如果是去請他白吃白喝,他立刻就厚著臉皮欣然前往;但這種正經設宴
答謝,他反而不願意去了。
申超不理解,這要是他肯定會去,人家畢竟是當朝公主、天子長姊,裴朔放著公主府的豪華宴會不去,天天找他蹭吃蹭喝算什麼理?
裴朔不緊不慢地喝完杯中剩餘茶水,才慢吞吞地抬起眼睫,對上申超八卦的臉,他莫名其妙道:"人家長寧殿下是有駙馬的,我天天往人家公主府跑算什麼回事?"
申超:“你就扯吧,我看你是彆有心思。”
"嗯?"
"裴兄老實交代,你真的沒有喜歡的小娘子?"裴朔眯了眯眼,“什麼?”
申超還記得上回,裴朔托他保護那陌生小娘子的事,看見裴朔這反應,隻覺得這人平時就喜歡扮豬吃虎,此刻肯定也是在裝傻。
他一臉“你不用解釋,兄弟我大概都懂”的表情,對著裴朔擠眉弄眼,看得裴朔眼皮子一跳,手指沾了茶水彈向他的眼睛。
“哎哎哎!裴兄!你這就沒意思了吧。”
"少想些有的沒的。"裴朔沉聲說:"不許亂說。"
申超發覺這小子的態度突然正經嚴肅起來了,原來他在這方麵開不得玩笑,不由得用袖子擦擦臉上的茶水,輕咳一聲坐直了。
裴朔卻突然整理了一下衣擺,站起來身來,用扇柄敲了敲桌麵,"結賬,走了。"
"啊?去哪?"
“去城外。”
“去城外乾什麼?”
“城外不是很熱鬨麼。”裴朔淡淡一笑,"地方水患,兩萬流民,也有一部分到了京城外,最近城外搭設粥棚的人也不少,我們正好過去幫幫忙、湊湊熱鬨。"
申超聽聞,心底直嘀咕:幫忙?能出銀子的隻有他吧?你裴
朔最多算個湊熱鬨的。再這麼跟裴朔結交下去,他怕是也要窮得喝西北風去嘍。
如此,又過了好幾日。
自得到神醫後,薑青姝就不曾出宮過了,朝堂之中暗流湧動,打從阿奚誤會以後,張瑾與她之間的關係便重新變得生疏冷漠,宮外也未曾有什麼消息傳來。
她查看了實時,每天隻重複刷新那一句話。
【張瑜在海棠樹下靜靜等了一日,什麼都沒等到,深夜方歸。】
他沒有等到她。
他喜歡她,猶如尾生抱柱,一日日等著水漲,溺死方休。
可她卻有天下需要治理。
有時紫宸殿中,她的目光穿過垂旒,望著站在百官之首、神色冷漠的張瑾,很想問問他,阿奚如此,你當真不管一管嗎?
張瑾或許能察覺到女帝的目光。
有時朝臣於內閣奏對議軍國大事,壓抑的氣氛之下,二人的目光無聲交錯,彼此皆不動聲色。
這次議的是地方節度使之事。
近日地方奏報,曹裕父子公然用超出規格的物品祭祀,不臣之心昭然,遭到滿朝文官彈劾,要求下獄徹查。但曹裕手中掌握十五萬大軍,雖略微被張瑾削減壓製過,卻依然是大患。
且近日漠北兩國蠢蠢欲動,屢犯邊境,恐有戰事,朔三鎮牙軍把守重要關隘,此時一旦生變,後果不堪設想。
但曹裕父子公然藐視皇權,對天子無禮,若不懲處,無異於狠狠地打小皇帝的臉。君威不可侵犯。
薑青姝最近在為此事頭痛。
這事不管怎麼解決,都不儘如人意,首先戰事緊要,她完全賭不起引起逼反曹裕父子的後果,此人一旦聯合漠北夾擊,便會導致涼、雲二州失守。且就算成功殺了曹裕父子,那十五萬兵力又歸於何人?
武將背後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著實沒有完全可信之人,就算是上柱國趙家,她也無法徹底放心。
張瑾推舉之人,屢遭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