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理寺案10(1 / 1)

大理寺卿伏嶽和齊國公王之獻私下商議,決定搶得先機,先一步麵聖。若是讓刑部的湯桓先來,指不定得把他們說成什麼樣。

雖說女帝目前管的事不多,國事多半是由太傅和張大人全權處理,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誰知他們剛到紫宸殿外,便看到有人正在挨打。

是女帝身邊的人。

伏嶽和王之獻心下一駭,互相對視一眼,看來……小皇帝今日心情不太好,這是剛剛動完怒,居然把人打得這麼狠,像是要當場杖斃。

他們愈發謹慎萬分,等到內侍通傳,便小心地入殿。

"臣拜見陛下!"

二人同時行跪拜禮。

卻嗅到一絲隱約的飯菜香。

——女帝剛從禦花園回來,此刻剛剛傳膳,居然被他們碰見了。

“二位愛卿免禮。”薑青姝起身走下台階,伸手虛虛托了托他們,二人連忙站直了,聽見陛下說:“二位愛卿用膳了嗎?”

他們一怔,伏嶽在心裡琢磨了一下時辰,斟酌著答道:"……臣剛從大理寺而來,還未曾用膳。"

“正好。"薑青姝說:“朕剛剛傳膳,二位愛卿若不嫌棄,與朕一同用膳罷……秋月,再準備兩副碗筷來。"

秋月垂首一應。

薑青姝走出紫宸殿,往西邊的含象殿走去,伏王二人甚至還沒來及奏報是什麼事,就被天子打了岔,隻好恭恭敬敬地跟在她身後。

往常皇帝獨自用膳,為圖個方便,都是在紫宸殿內傳膳,雖說紫宸殿前堂用以接見朝臣、日常辦公,但內室卻是皇帝的私人起居之地。

但畢竟,皇帝為女子,男女有彆,起居之地不便男性朝臣擅入,加上……可能陛下還有彆的意圖,突然就換成含象殿了。

進了含象殿,禦膳已擺放完畢,薑青姝落座,伏嶽和王之獻也相繼坐下,薑青姝說:"朕素食清淡,這些小菜,二位愛卿莫要嫌棄。"

王之獻起身,恭敬拜道:“陛下如此關懷,能與天子同桌用膳,臣萬分惶恐。”

薑青姝溫和地看他一眼:“都說了不必如此拘謹,朕登基不久,諸事不通,在經驗上不及二位愛卿這樣勞苦功高的老臣,平時還需要二位愛卿好好替朕分憂。&

#34;

皇帝越是將他們抬得高,他們越是緊張至極,不好開這個口,王之獻更是不知道該怎麼提自己兒子的事。

還是伏嶽咬咬牙,突然起身要拜,“陛下,臣有事——”他才說了五個字,便聽到外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是內侍。

內侍道:“陛下,刑部尚書湯桓求見。”

又來一個。

伏嶽的話就這麼卡住,張了張嘴想繼續說,薑青姝卻沒給他機會,直接說:“宣吧。”片刻後,湯桓匆匆入殿,因為走得太急促,衣袂生風。

他迅速注意到伏嶽和王之獻的身影,心下冷笑,兩個老匹夫,動作倒是快,看他不狠狠讓他們難堪。

“陛下!”

湯桓目的性極強,直接跪下,揚聲道:“臣有要事稟奏!”薑青姝照例慢悠悠地問:"湯卿吃飯了嗎?"

湯桓愣了須臾,隨後語氣剛硬道:“臣沒有用膳,實在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讓臣實在內心沉痛萬分,實在不像伏大人和齊國公二人,明明做了虧心事,還有心思在這裡陪陛下用膳!"

湯桓這張嘴,直接激得那二人也紛紛站了起來。

"湯桓!”伏嶽當先罵道:“你少此信口雌黃!……陛下,臣今日求見陛下,要說的正是——"

他看向女帝,才說了一半,湯桓直接直起身子,打斷他道:“伏大人,你敢說你完全沒有責任麼!"

在伏嶽臉色發黑、滿眼怒色時,他又迅速看向女帝,緩緩道:“陛下,臣今日要稟報的事,正是之前陛下下令徹查的殺人案,此案如今已有新的進展!刑部已經找到了新的人證,可以證明原判清白!而就在兩個時辰前,有人擊鼓自首,指認齊國公世子王楷派人刺殺刑部的裴朔,這莫不是做賊心虛想殺人滅口?!如今伏大人和齊國公來麵聖,難道是想惡人先告狀?!"

湯桓在路上早已打好了腹稿,許是跟裴朔待了太久,湯桓自認平時脾氣還算不錯,此刻竟連珠帶炮地直接炮轟二人。

伏嶽在聽到湯桓說“找到新的人證”時,臉色就已經變了,聽到後麵,整個人直接跪了下來。

“陛下!”伏嶽說:“今日有人擊鼓不假,但此人武藝高強,隨後便逃不見了,臣連此人身份都沒查明

白,焉知此人不是居心回測故意誣陷齊國公世子?臣今日叫齊國公來,便是想當著陛下的麵,讓陛下裁定此事!"

齊國公也連忙開始趁機喊冤:“陛下!犬子雖行徑張狂,卻定然做不出刺殺朝廷官員這等膽大包天的事!臣以為此事蹊蹺,定是有人陷害,還請陛下明察!"

薑青姝臉上風平浪靜,心裡卻暗道:讓王楷派殺手的幕後主使就是朕呢,你倒好,還跑到朕跟前喊冤了。

張瑜殺刺客的事,委實是個意外。

她也不想這樣。要怪隻能怪王楷命不好。

薑青姝微笑道:“三位愛卿看著都很激動,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容易著急上火,先來用膳罷……秋月,再添一對碗筷來。"

小皇帝還沒吃。

這事討論起來,也著實需要一點時間,三人心思各異,都抹著汗站起來,誰知都還沒坐下,又聽到有人通傳。

"陛下,太傅求見。"

薑青姝正要夾菜,又是一頓,眼睛微微眯起。

太傅居然來了。涉及謝黨的事,多數由謝安韞操持,能驚動太傅,也許就不是小事。

而太傅為天子之師,他的話,薑青姝就算不想聽,也要禮重師長,給予幾分麵子,不可當麵反駁。

“今日朕的這頓飯,吃得真是熱鬨。”薑青姝索性放下筷子,“快讓太傅進來。”

話音一落,太傅謝臨便緩步入內,對天子一拜,“老臣見過陛下,打擾陛下用膳,老臣慚愧。”

她親自起身,扶起謝臨,微笑道:“老師見到朕無須多禮,朕今日也甚為奇怪,怎麼三位愛卿急匆匆入宮覲見,連老師也親自來了,難道是為了同一件事嗎?"

謝臨抬起頭,看了一眼那三人,低聲道:“臣的確聽說了下午大理寺的事,那擊鼓之人名為自首,實為告發,又公然綁架齊國公世子,將事情鬨出之後又越獄而去,如此行徑,前所未聞,實在是令人不得不心生聯想,覺得這背後彆有目的。"

薑青姝歎道:“含象殿並非議事之地,朕原本想先用膳,再回紫宸殿聽三位愛卿詳細奏明細節,既然太傅如此急切,朕就先聽諸位愛卿細細道來。"

緊接著,湯桓、伏嶽、王之獻,輪流補充各自知曉的細節,將

此案—一說來。

那些細節,薑青姝比他們都清楚,她卻裝出一副初次聽說的驚訝模樣。

同時,她也聽出這些人是在避重就輕,伏嶽和王之獻著重將此案回歸案件本身,生怕牽扯到彆的事,王之獻又故意將擊鼓的張瑜說成是黨爭,說是有人成心害他。

隻有湯桓在竭力將此事往大了說,要求徹查。

伏嶽冷哼道:“按本朝規矩,涉及死刑,本應由三司反複複核,最後由門下省定下死刑,此流程本已與三司會審無異,湯大人一開始就抓著此案不放,聲稱大理寺審錯,如今又如此死抓不放,究竟是為了此案,還是其他?"

謝臨撫須,沉聲道:“涉及司法判決,本不在老臣職權範圍,老臣今日來此叨擾陛下,隻是想儘人臣本分勸說陛下,萬不可被有心之人攪亂朝堂,此案若三司會審,恐有損朝廷威信,也是側麵於陛下名聲有損。"

湯桓再口齒伶俐,也禁不住他們這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何況太傅開口,就算是女帝,也忌憚幾分

湯桓心底暗罵:三對一,好不要臉。

太傅不出麵,那就單純是查案。太傅一出麵,就涉及朝廷影響力和黨爭的問題,女帝也不敢輕舉妄動。

薑青姝微微沉眉,眸色暗了一寸,心裡冷笑,一個個都是老狐狸,聞風而動。

她不會退讓,但也不會直接駁了太傅的顏麵,隻折中道:“太傅所言,朕明白了,朕會仔細考慮此事。"

謝臨還欲開口,又聽到有人進來——

"陛下,尚書左仆射張瑾求見。"

幾人神色俱是一緊。

湯桓心底一鬆。

薑青姝抬眼。

很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