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理寺察7(1 / 1)

一陣溫暖的春風吹來,滿樹垂絲海棠輕輕搖晃,大團海棠簌簌而落,猶如一場纏綿的春雨。

空氣中彌漫著這個時節特有的香味。海棠花砸落在薑青姝的帷帽上。

薑青姝靜立在那棵樹下,抬起頭,嬌蕊花瓣沿著帽簷滑落,落在她的肩膀、袖口、裙裾間,更添一抹說不清的姝色。

“喂。”

她仰頭揚聲道:"你剛剛說什麼?我怕你跟蹤我?"

張瑜笑:"不是嗎?"

她瞧樹上那少年一眼,"當然不是,我才沒有這麼膽小。"

張瑜眉梢輕快地一揚,被佳人直接否認,也絲毫不覺尷尬,反倒嬉笑道:“看來我低估你了,是小娘子身嬌體貴,本就走不快,竟和烏龜有的一拚。"

“……”

這人,嘴也挺會諷刺的。

薑青姝明明是在故意等他,此刻卻偏不承認,聽他這樣說,眼珠子極快地一轉,點頭道:“是呢是呢,那小女子繼續慢吞吞地走我的路了,俠士請便。"說著便要繼續離開。

那少年見她真不奉陪了,反倒“誒?"了一聲,詫異道:“你真不留下來跟我說話?”

她輕哼,語氣嘲諷,嗓音清脆:“我隻見過猴子掛在樹上不下來的,我才不跟猴子說話。”

張瑜:"……"

又來了又來了。

這小娘子上回說他猴子翻牆,這回說他猴子上樹。

"好吧,那我下來。"這少年撐了個懶腰,然後微微坐直了,從樹上利落地一躍而下。

霍淩下意識上前一步,伸手護住薑青姝。

少年落在二人麵前,高束的馬尾在身後輕快地甩了甩,漂亮的眼睛湊近俯視著她,“那這樣呢?你還要同我說話嗎?"

霍淩眉頭緊皺。撇開此人的身手不談,他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太隨性、太散漫了,一點該有的禮數也沒有。

還有……怎麼可以這麼跟陛下說話?

薑青姝此刻隱藏身份,倒也不惱此人的無禮。

她抬頭望著少年逆著光、卻極為明媚漂亮的臉,一邊心道這張家兄

弟果真是祖傳的好看,一邊故作矜持,不緊不慢,"姑且可以。"

她語氣高傲,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像隻驕傲又漂亮的小孔雀。在張瑜眼裡新鮮極了。

張瑜眼睛一彎,“那我們可以認識了?”她道:“我說過,想知道我是誰,你猜猜看。”

張瑜抱臂圍著她轉,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不緊不慢道:“觀小娘子衣著,看似樸素,實則繡紋低調華美,舉止鎮靜,談吐不凡,雇得起身手不錯的護衛,又在這大街上行走自如,難道家中是做官的?"

她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反而笑盈盈地說:“我排行老七,是家中幺女,家人疼寵,故而吃穿住行都極為優待。"

“既然行七,那叫你七娘如何?”

"嗯?"

她微抬眼尾,身邊的霍淩眉頭皺得更緊,那一聲“放肆”差一點就脫口而出。

"彆誤會,我可沒彆的意思。"

張瑜笑了一聲,很是坦然地解釋道:“既然你我都想隱瞞身份,自然要先要彼此有個稱呼,喚閨名太唐突,那便叫你七娘吧。"

說著,他又非常流暢地自我介紹起來:“在下家中行二,同理,你可以叫我二郎,也可以叫我的小名阿奚,我阿兄就是這麼喚我的。"

阿奚?

奚者,奴也。

薑青姝知道古人素來有取個賤名作小名的習慣,也有好養活之意,何況張氏兄弟幼時本為奴籍,不過……對不熟的外人說,是不是太大方了點兒?

這人還真是個社牛..…

她淺笑道:“好啊,阿奚。”

張瑜的耳根一下子紅了。

他輕咳一聲,偏過頭。

心底卻直犯嘀咕——他方才故意說自己小名兒逗她玩,聽說這京城的小娘子都最講究禮數,不應該隻是禮貌克製地叫他“二郎”嗎?怎麼還真叫他阿奚了。

不過……

她的聲音真好聽。

比他阿兄叫他時溫柔多了,阿兄每次喚他,語氣皆是一成不變的平靜淡漠,總讓他怵得慌,以為自己又闖什麼禍了。

這樣也不錯。反正她不害臊,那他還害羞什麼。

張瑜故作沉穩地應了一聲:“那我們就算認識了。”隨後他抬頭看了看天色,"時辰不早了,我知道有個不錯的酒樓,七娘要不要賞個臉同去?順便……我們說說王楷的事。"

這個時辰,薑青姝該回宮了。

但她的確對張瑜很感興趣,便在心底斟酌利害,霍淩想提醒陛下,張瑜卻慢悠悠看了他一眼,提議道:“你的護衛既然受傷了,不如讓他先回府上包紮,等會再來酒樓接你。放心吧,有我在,沒有人能傷害你。"

誰知話音一落,霍淩心跳驟快,想也不想就開口拒絕:“不行!”

空氣有片刻的安靜。

張瑜雙手抱臂,挑眉道:“你這護衛,倒也忠心,都傷成這樣了還寸步不離。”薑青姝也有些驚訝地看向霍淩。

霍淩睫毛顫了顫,神色有些不自然。

他感受到女帝疑惑的目光,極快垂首,慌亂地掩飾眸底的神色,嗓音壓低,“對不起……是屬下方才失禮了……"

薑青姝隻當這小將軍性子內斂害羞,今日可能是太擔心她安危了,才會如此。她並不計較,微微一笑:“無妨。”

說罷,她又看了看霍淩的傷處,若有所思道:“他說的對,你的傷需要立刻處理,你先回府上包紮,等你好了,再來酒樓接我吧。"

這個"府上",她知道霍淩會懂,那是趙府。

她看著霍淩的眼睛,語氣溫柔而寬和。

霍淩緊張地繃著脊背,隻覺神思混亂,幾乎不敢看陛下那雙清澈透亮、直擊人心的眼睛。片刻後,他隻是低聲說了四個字。

“……屬下遵命。”

-

京中酒肆極多,各家自有特色,但最大最熱鬨的酒樓仍然是位於東市的雲水樓。

這雲水樓,足有七層,裡外皆精美堂皇,滿樓懸掛紅燈樓,遠望如仙鶴展翅,近看是雕梁畫棟,乃是整個大昭王朝昔日繁華的象征。

碧琉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

薑青姝在第六層臨欄落座。

遠遠一望,何止偌大繁華東市,視野所及,甚至能囊括平康、宣陽二坊。張瑜就翹著二郎腿坐在她對麵。

這少年一進酒樓,

倒像成了大爺似的,叫來店小二點菜,明明此人才回京不足一月,他卻對雲水樓的菜品特色非常熟悉,報菜名是信手拈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