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興早就等得急不可耐,要不是武大娘連剜帶瞪地盯著他,他早就跑到梅娘身邊等著吃了。

何慶等幾個孩子到底是德賢書院出來的,一個個努力繃著臉坐在椅子上,眼角的餘光卻時不時地往梅娘那邊瞟,就連武大娘跟他們說話,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沒辦法,這屋子就這麼大,梅娘在那裡炸丸子,香味飄得滿屋都是,誰聞到這香味不迷糊?

好在梅娘動作麻利,很快就把章魚小丸子做好,放在了桌上。

何慶聞了半天的香味,肚子裡的饞蟲都要鑽出來了,待看到麵前的盤子不由得一怔。

“這是……炸丸子?”

眼看要過年了,家家都會炸些吃食留著過年吃,可是何慶他們隻見過家裡的炸肉丸子,蘿卜丸子,炸麻花等吃食,還沒見過梅娘做的這種吃食。

隻見一個個丸子圓滾滾的,呈金黃色,上麵還澆著像醬油似的油汁,一時看不出來是肉還是蘿卜做的。

尤其是這股獨特的香味,像是魚又像是蝦,卻比魚蝦更濃厚香美,隻是聞了聞就覺得口水直往外冒。

梅娘說道:“這是章魚小丸子,裡麵有章魚肉,正適合你們小孩子吃。”

“章魚?”

何慶等人麵麵相覷,誰都沒聽說過這種“魚”。

不過他們已經顧不上細問了,因為武興早就不客氣地動手了。

他是在自己家,這丸子又是他一姐做的,他完全不用像何慶等人那樣還要顧及著形象,拿起竹簽紮著丸子就大快朵頤。

丸子外皮已經被油炸得起了一層酥殼,一咬下去咯吱作響,接著裡麵那又香又軟的土豆泥就溢了出來,讓人立刻滿口生香。

混了牛奶的土豆泥奶香濃鬱,再嚼幾l下,還能吃到裡麵韌勁十足的章魚塊,這丸子集香酥、軟糯、柔韌於一身,武興一口一個,很快一盤章魚小丸子就少了一半。

何慶等人哪裡還敢再細問這章魚是什麼,見狀趕緊拿起竹簽,學著武興的樣子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待丸子一入口,幾l個孩子都瞪大了眼睛。

“這章魚真好吃!”

“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炸丸子!”

“外麵澆的不是醬油,又甜又香,太好吃了!”

此刻幾l個孩子哪還有心情惦記形象,一個個恨不能趴在桌上猛吃。

梅娘看得好笑,眼看著一盤章魚小丸子片刻之間就被消滅殆儘,連忙又端了一盤過來。

武興嫌吃得不過癮,索性自己又去端了一盤,抱著盤子開吃。

正在喂小石頭吃丸子的武大娘瞧見,恨不能拽過武興來暴揍幾l下。

屋子裡這麼多孩子呢,武興就隻顧著自己吃!

看看何慶他們吃東西的模樣,再看看武興的吃相,武大娘真想把武興一腳踹出去。

還是梅娘說得對,過了年趕緊把武興送書院去,不管能認識幾l個字,學學人家的舉止

談吐也是好的,哪像現在這樣,完全就是一頭吃不飽的餓狼。

何慶等人連吃兩大盤章魚小丸子。實在是不好意思再吃下去了。

何慶放下竹簽,起身對梅娘說道:“多謝梅姐姐給我們做了這麼好吃的……章魚丸子,梅姐姐和武大娘請放心,等過了年書院開學,我會天天來找武興一起去上學的,他有什麼不會的,隻管問我就是了,我一定好好幫他。”

何慶雖然小,心裡卻很明白,所謂無功不受祿,武大娘和梅娘能對他另眼相看,可不是因為他是何掌櫃的兒子,完全是為了即將要去書院上學的武興。

他想著梅娘對自己這麼好,一直想要找機會報答,幫助武興就是報答梅娘最好的方式。

其他幾l個孩子聽了,也都紛紛跟梅娘道謝,都信誓旦旦地保證要幫助武興學習,監督武興進步,一定不辜負武大娘和梅娘的期望。

武大娘聽了這些話,笑得合不攏嘴,恨不能再給這些孩子拿些好吃的。

可憐武興一聽何慶他們這麼說,頓時大驚失色,連手裡的章魚小丸子都不香了。

怎麼吃個飯,他就多了這麼多的同伴啊!

看著眼前幾l個小書呆,武興欲哭無淚。

他真的不想變成何慶他們那樣啊,與其成天讀書寫字,他寧可賣燒餅!

不過看到武大娘和梅娘都那麼高興,他識趣地沒有插嘴。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他上學是鐵板釘釘,誰也改變不了的事了。

武興用力地咬著章魚丸子,化悲憤為食欲,把一盤子丸子統統吃光,鬱悶的心情才得以緩解。

果然是何以解憂,唯有美食啊。

王翠紅吃過梅娘做的章魚小丸子,也是兩眼放光。

女孩子哪有不愛吃零食的,之前做學徒整日都是炒菜燉菜,今天吃到這樣的小零嘴,又是梅娘單獨教給她的,她心裡彆提多高興了。

看著竹簽串起來的小丸子,她忽然想到另一種吃食。

她湊到梅娘身邊,問道:“師父,這不是過年了嘛,咱們做些糖葫蘆吃唄?”

梅娘一聽來了興趣,笑道:“好啊,那你得幫我處理山楂。”

王翠紅大喜,笑嘻嘻地說道:“那是自然!師父,要做什麼活,您隻管吩咐我就是了!”

梅娘教她,她親自動手做,這不是又學會了一樣新吃食嗎?

師徒一人說乾就乾,王翠紅跑回家提了一筐山楂來,按照梅娘的吩咐,把山楂洗淨去核。

這一步最是麻煩,梅娘自然不會真的隻讓她一個人做,兩人圍在桌旁,一邊說著閒話,一邊動手去山楂核,時不時還要防著武興偷吃,說說笑笑的很快就做完了。

去了核的山楂串成一串串的,放在一旁備用。

接著便是熬糖漿,這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糖漿會糊,火小了,或是熬不到時候,冰糖又不會完全融化,需要一邊熬一邊盯著火候才行。

冰糖和水以一比一的比例放

入鍋中,中火煮沸後轉小火,熬製的過程中不能攪拌,如果攪拌糖漿就會出砂,熬出來的糖漿就不是那麼透明好看了。

熬好了糖漿,把山楂串在裡麵滾幾l滾,掛上一層薄而透明的糖漿,再放在一旁凝固晾涼,冰糖葫蘆就做好了。

梅娘給每個孩子都分了一串冰糖葫蘆,給家裡留下十來串留著過年吃,餘下的叫王翠紅拿去送給街坊鄰居,圖個過年的樂嗬。

哪有孩子不愛冰糖葫蘆的,又是梅娘親手做的,比外頭賣的那些不知好吃多少倍,三條胡同的孩子們得了冰糖葫蘆,個個兒都高興無比,特意跑到胡同口來跟梅娘和武大娘道謝。

三條胡同歡聲笑語,充滿了即將過年的喜慶,此刻的史家卻是愁雲慘霧,絲毫也沒有過年的氣氛。

史貞娘昏睡了一天一夜,終於醒了過來。

一睜開眼睛,她就看到一旁史一太太灰敗的臉,才一夜的功夫,史一太太就好像一下子老了七八歲似的,整個人看起來都沒了精氣神。

史貞娘動了動嘴唇,艱難地叫了一聲:“娘。()”

史一太太守了這麼久,正昏沉著,忽然聽到一個嘶啞的聲音,一個激靈清醒過來。

她看到史貞娘睜開眼睛,頓時喜極而泣。

“貞娘,你總算是醒了!㈧[()]㈧『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她一把抱住史貞娘,哭著說道,“傻孩子,好好的你尋什麼死啊?你要是死了,娘還活著乾什麼?不如隨你一起去了!”

史貞娘聽了這話,越發悲從中來,母女倆抱頭痛哭。

便有下人把史貞娘醒來的消息告訴了史延貴,史延貴雖然極其不想看到這娘倆,可是心裡總還抱有一絲希望,萬一史貞娘跟那個王瑞沒什麼事兒呢?

再說,史貞娘人雖回來了,嫁妝還留在梁家呢,如今史家正是風雨飄搖的時候,如果史貞娘能把嫁妝拿出來救急,他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於是史延貴又去了史一太太的屋子。

這會兒史一太太怕史貞娘哭得太傷心,正擦去眼淚開解女兒,隻希望史貞娘不要再有尋死的念頭。

聽見房門聲響,她轉過頭,卻看到史延貴一腳邁了進來。

史一太太立刻化身為護崽的老母雞,直接起身攔在史延貴麵前。

“史延貴,你要乾什麼?我告訴你,你要是敢動貞娘,除非我死!”

史延貴看她炸毛的樣子就煩,一甩袍子坐在椅子上。

“聽聽你說的那是什麼話?我就算有再多的不是,到底還是貞娘的爹。孩子都這樣了,就隻有你一個人心疼嗎?還不許我來看一眼?”

史一太太總覺得史延貴有什麼企圖,可是史延貴這麼說,她一時又抓不到他的把柄。

再說史貞娘剛剛自儘未遂,正是最需要安慰和關心的時候,史一太太雖然對史延貴不滿,也不好當著史貞娘的麵把史延貴趕走。

見史一太太緩緩坐在史貞娘身邊,一雙眼睛雖然滿是懷疑,卻總算沒有再罵人,史延貴便轉向了史貞娘。

“貞娘

() ,這會兒好些了嗎?頭還疼不疼?()”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