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間裡,看著自打梅娘出去以後就魂不守舍的李韜,李大人是氣不打一處來。
他又是瞪眼睛又是清嗓子的,總算才把李韜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見李大人神色不大好看,李韜趕緊站起身,給李大人倒茶水。
“爹,最近天氣冷,你是不是嗓子又不舒服了?快喝些熱水,潤潤嗓子。()”
見李韜一副懵懂的模樣,李大人皺起眉頭,不客氣地說道:潤什麼嗓子,看見你就來氣!?()?[()”
李韜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小聲說道:“爹,您老這又是怎麼了?我最近可哪兒都沒去,一直在家裡讀書……”
看他委屈又茫然的樣子,李大人倍感無力。
“我看你呀,一看見梅姑娘,就連魂都丟了!”李大人索性直接把話挑明了。
提起梅姑娘,李韜臉上立刻洋溢起了笑容。
“爹,不知道梅姑娘今天又會做什麼菜,聽說南華樓有好酒,要不我陪您喝幾盅?”
兒子為了個女子越陷越深,李大人此刻哪裡還有心情喝酒。
他搖搖頭,意有所指地說道:“才不到一年的時間,梅姑娘就開了兩個鋪子,這個姑娘,隻怕是不簡單啊!”
李韜深以為然,並與有榮焉。
“那是自然,梅姑娘又聰明又能乾,還有這麼一手好廚藝,要是埋沒了豈不可惜?”
李大人一臉地恨鐵不成鋼,沉聲說道:“這樣的女子,怕是不安於室呀……”
李韜不假思索地反駁道:“這怎麼可能?彆人不知道,爹您還不知道嗎?那梅姑娘當初被梁坤退了親,她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憑借一手廚藝揚名京城,她可是個清清白白的姑娘,爹你彆亂說!往後誰要是能娶了她,那可是太有福氣了!”
看著一臉星星眼的李韜,李大人仿佛看了一頭雄心壯誌的豬,正準備拱人家水靈靈的白菜。
他張了張嘴,最終還是無奈地閉上了。
算了,這個時候無論他說什麼,這個傻小子都不會聽的,就讓他自己去撞南牆吧,撞上了,自然就知道疼了。
有勸他的功夫,他還不如留些力氣,保持良好的心情,免得被這個不孝子氣得吃不下飯。
那梅姑娘一看就是有大抱負的女子,短短的時日內,就憑借一手廚藝在南城站穩了腳,她又是開酒樓,又是招學徒,就連交好的人家也都是非富即貴,李韜一個正六品官員家的小公子,梅姑娘怎麼會看得上眼?
隻可惜,李韜與梅姑娘相交於微末之時,在李韜的心裡,梅姑娘依然是那個布裙荊釵,當街賣燒餅的小丫頭。
李大人隻覺得一陣陣頭痛,隻有寄希望於兒子春闈後能夠高中,再給他找些事做,讓他慢慢地不再接觸梅姑娘,或許他還能逃過這一場情劫。
不多時,夥計把飯菜送進了房間。
一盤已經切成片,配上了荷葉餅和甜麵醬的烤鴨,一個還在咕嘟嘟冒著熱氣的羊肉砂鍋,一盤黑白分明
() ,清脆爽口的山藥木耳。
最為顯眼的,就是放在桌子正中間的那盤雙椒魚片。
白生生的魚肉,被切成一片片的薄片,又被滾水燙過,呈現一種微微卷曲的姿態,宛如半開未開的花瓣。
其中又夾雜著青椒和紅椒,越發襯托的魚肉潔白如玉,整盤菜鮮豔奪目,如同一幅豔麗的春日花開圖。
李韜父子倆都是無辣不歡,見了這菜都是眼前一亮,不約而同地伸出了筷子。
至於剛才的小小的不愉快,早就被他們拋到了九霄雲外。
有什麼不開心是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一頓不行,那就兩頓!
一片柔嫩的魚片入口,父子倆幾乎在同一時刻口水橫流。
被片過的魚肉沒什麼小刺,吃到口中可以儘情享受魚肉的滑嫩,那又麻又辣的滋味,令人銷魂無比。
哪怕是吃慣了辣菜的李韜父子倆,也能品嘗出完全不同的滋味。
青椒的甜脆,紅椒的銳辣,竟然能在這道菜中完美地融合,兩種辣味在口腔中交纏,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味道,讓嗜辣的父子兩人吃得痛快極了。
雖然數九寒天,兩人卻都吃得滿頭是汗。
這麼好吃的菜,誰還有空兒想不痛快的事,腦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吃!多吃!使勁吃!
一盤堆得冒尖的雙椒魚片,被父子兩個一頓風卷殘雲,很快就消滅得乾乾淨淨。
雖然還沒吃夠,可是兩人也知道這麼辣的菜吃多了不好,還好其他的菜也做得極美味,彌補了他們心中的些許遺憾。
羊湯噴香暖身,木耳山藥清爽解膩,再吃完烤鴨配卷餅,兩人都吃得又飽又滿足。
吃完了飯,李韜卻還不急著走,在桌上磨磨蹭蹭。
李大人知道他是想等著一會兒客人少了,去尋梅娘說幾句話,便也不催他,叫了壺茶喝著慢慢消食。
直到喝完了整整三壺茶,李大人都跑了兩趟茅房了,李韜再也沒了借口拖延,隻得跟著李大人下了樓。
幸好他運氣爆棚,下了樓正好看見梅娘在跟四九說著什麼。
他顧不上看李大人的臉色,立刻跑了過去。
“梅姑娘,你在忙什麼呢?()”
梅娘見了他先是一笑,接著對四九說道:那就定在後日吧,你記得把請帖都發出去。?()”然後轉向李韜。
“李公子吃得可好?您和李大人還滿意嗎?”
李韜連連點頭,說道:“你做的菜哪有不好吃的?梅姑娘,咱們都認識這麼久了,你不用跟我們這麼客氣的。”
梅娘笑道:“好啊,那李公子也不要跟我客氣,這頓飯的錢就不要付了,算我請你和李大人的。”
李韜趕緊擺手:“那怎麼行?你一個姑娘家,開著這麼大的酒樓多不容易啊,我哪能占你的便宜?”
一邊說著,他一邊拿出荷包,把飯錢結了。
結過賬,他還有幾分不舍,對梅娘說道:“梅姑娘,快到年下了,過幾日我來給你
() 送節禮……過完正月我就要參加春闈了,你……你要等我啊!”
梅娘隻當他是說要她等著李府送年貨,隨口答應道:“李公子客氣了,你幫我那麼多,回頭我也會去府上拜年的。”
李韜頓時喜形於色,見梅娘已經跟賬房說上話了,便不再多說,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李大人忍了又忍,見兒子還知道出來,在街上顧不得多說,趕緊拉上他回家了。
有這麼個兒子,可真是太丟人了。
在無數學子文人的翹首以盼之下,南華樓的詩會終於拉開了帷幕。
天公作美,頭一夜下了一場雪,後院的小花園裡銀裝素裹,白雪皚皚,令人一看便心曠神怡。
雖然外頭冰天雪地,回廊處卻每隔三尺的距離就擺了一個火爐,人們走在回廊中,既無風雪侵擾,又有熱氣蒸騰,還不影響欣賞雪景,對這精巧的設計都讚不絕口。
花園雖小,景致卻多,覆蓋著淺淺白雪的假山,前院那披著雪衣的紅瓦青牆,不遠處那掛著冰柱的樹林,更有回廊中每隔幾步放著的古玩,盆景,花瓶,還有廊下懸掛的名家字畫,人們在短短的回廊中走走停停,時不時賞玩和討論幾句。
等到了回廊儘頭,一排排空白的條幅和紙張等已經鋪陳好,連墨都磨好了,隻等文人雅客們一展風采。
眾人少不得謙虛客套幾句,待聽說前麵已經準備好了席麵,隻待眾人留下墨寶,便可入席,大家便借口說不好耽誤時間,勞他人久等,紛紛揮毫潑墨。
吟誦詩詞的,描繪雪景的,還有人讚揚南華樓精致飲食。
畢竟這詩會是南華樓舉辦的,身為客人,看了人家的景,吃了人家的菜,當然要多說幾句好話了,又不費什麼錢。
一說到南華樓的菜肴,大家越發文思泉湧,不過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