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娘滿腦子亂糟糟的,連王嬸安慰的話都聽不進去。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的家,一進屋,孩子們就嘰嘰喳喳地跟她說話。"娘,我今天又認識了五個字!"
"娘,二姐給我們做了雞蛋餅,可好吃了!"
"大娘,我今天做的果醬都被韋姑娘買走了,她還給我了一塊銀子呢!"看著孩子們歡快天真的笑臉,武大娘咬緊了牙。
不,她絕不能讓梁付氏那個惡毒的婆子毀掉她的孩子,毀了她的家!
正值盛夏,火傘高張,酷熱難耐,李韜熱得無精打采,連家中那些精致的飲食也讓他提不起胃口。他索性出了門,不知不覺又來了北市口。
這些日子,他已經習慣時不時來武家燒餅店了,哪怕隻有兩三天不來,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這會兒不是賣燒餅的時辰,他見武家門開著,試探地伸頭看過去。
"梅姑娘在家嗎——"
他話還沒說完,斜刺裡猛然衝出一個壯實的身影。
武大娘手持一根兩尺多長的擀麵杖,將門口牢牢堵住,正在向他橫眉冷對。李韜嚇了一跳,往後退了兩步。
“武大娘……您好。”李韜一時摸不著頭腦,訕訕笑了。
他明明記得之前武大娘對他挺和藹來著,怎麼這次一看見他就跟發現土匪進屋了似的?武大娘冷聲道:“李公子,你來乾什麼?”李韜張了張口,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能來乾什麼?當然是想來武家蹭飯了,可這話他可說不出口。
武大娘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他,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李韜緊張地捏了捏手,猛然想起自己這次來得突然,竟什麼東西都沒準備,臉上越發掛不住了。難道武大娘是因此不高興了?
他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我想……買燒餅?”武大娘似乎早有準備,從筐裡拿出幾個燒餅,連包都不包,直接遞給他。
"喏,這是早上剩的,給你!"
李韜看著眼前的燒餅,一時間進退兩難。
他隻是隨口一說,誰知道武大娘真給他拿燒餅了啊?
雖然武家的燒餅也很好吃,可是跟梅娘親手做的那些飯菜相比,此刻
已經涼透的燒餅對他來說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李韜接過燒餅,讓小廝付了錢,垂頭喪氣地坐在門前的小凳子上。
頭頂是烈日炎炎,眼前是涼掉的燒餅,他更沒胃口了。
梅娘聽見武大娘厲聲說了幾句話,心裡覺得十分詫異。
待出來看見李韜可憐巴巴地縮在凳子上,小口小口地啃著燒餅,不禁又是可憐又是好笑。
今天武大娘回了家就像是不大高興的樣子,問她怎麼了又不說,梅娘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她拉了拉武大娘,武大娘卻紋絲不動,反而對她說道:"外頭熱,梅兒你回屋去。"
原來武大娘也知道外頭熱啊,那還讓李韜在外頭待著。
梅娘問道:“娘,您這是怎麼了?”
武大娘悶聲說道:“你一個姑娘家的,還是少跟那些男人打交道。”
梅娘便猜到武大娘怕是在外頭聽見什麼閒話了,她知道這個時代不比後世,對才退親沒多久的她來說,名聲更是要緊,武大娘也是為了她好。
她想了想,說道:“娘,那您泡壺涼茶給他喝,這大熱天的,隻吃燒餅哪裡咽得下去?”
武大娘也是堵著一口氣,此刻想想李韜每次來都是大包小裹的拿東西,對梅娘也是十分守禮,哪怕這次被自己拒之門外,也絲毫沒有抱怨和怒氣,又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了。
再說,要不是李韜,梅娘哪裡有機會去那些大戶人家一顯手藝,就衝著梅娘帶回家的銀子,她也不該把李韜當仇人看待。
武大娘沒有說話,卻轉身去一旁倒水了。
梅娘想著李韜愛吃辣,這次十有八九又是饞了,才會來武家。
可是武大娘今日沒買什麼菜,她就算想做,也不知道能做些什麼。
她看了看櫃子裡的薯粉,忽然有了主意。
拿一把紅薯粉放在水中煮熟,撈出來過一遍涼水。
幾片綠葉菜,放入滾水中燙熟取出。
拿一個大碗,加入蒜末、辣椒粉、芝麻和蔥花,鍋燒熱油,滾油澆在碗中激發出香味。
加入鹽、醬油、老醋、少許胡椒粉和小半碗開水,攪拌均勻,湯底就做好了。
把泡好的粉絲和青菜放入碗中
,上麵撒些花生和炸黃豆,撒幾根香菜稍作點綴。她把大碗端起來,遞給武大娘。
"娘,把這碗酸辣粉給李公子送去。"
武大娘見她聰慧,猜到自己不肯讓李韜見她,便故意避讓,倒對梅娘多了幾分憐愛。說到底,這件事並不是梅娘的錯啊,她真不該遷怒女兒的。
她點點頭,接過碗向外走去。
李韜正啃著餅子欲哭無淚,忽然聞到一股濃烈的酸辣之氣。
他強忍住打噴嚏的衝動,轉過頭用帕子擦了擦鼻子,再一回頭就看見桌上多了一個碗。
這是一個青瓷大碗,裡麵盛著紅豔豔的湯汁,一條條晶瑩剔透的粉絲沉在鮮紅的湯中,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翠油油的青菜,紅通通的花生,金燦燦的炸黃豆,如點點繁星漂浮在濃赤的湯汁上,五彩斑斕,煞是好看。
他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立刻沉浸在濃鬱的香味之中。
蔥碎的清冽,麻油的濃香,辣椒的火熱,再配上老醋的酸意,所有味道混合在一起,饞得人口水不要錢似的往外湧。
李韜顧不得道謝,抄起筷子就挑了一塊浸滿湯汁的粉絲,塞進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