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事跡,直到數百年之後,九州板蕩、華夏淪亡的時代,仍激勵著後來者奮鬥終生!】

大明的版圖在水鏡之中急劇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清”。炮火聲裡,星星點點的火焰從清朝的版圖上升起,數不清的聲音齊齊呼喊:“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在這震動天地的聲音中,水鏡中的一切畫麵與聲音都開始淡去,宛如夜幕降臨,熟悉的黑暗籠罩而來,預示著盤點的結束。

可許許多多的人,依舊久久無法回神。

某些“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沐州”的人群,是被朱元璋登基之後揮起的屠刀嚇得冷汗直冒,從醉生夢死中驚醒之際,他們用儘所有言辭貶損這位暴君。

“這大明皇帝當真刻薄小氣,庶民出身就是如此,眼界低微,心胸狹隘……”幾個自詡風流才子的家夥醉醺醺走出酒樓,一邊走一邊指指點點,“貪汙六十兩就剝皮萱草,他不會以為六十兩銀子很多吧?咱們今日享用一頓就花了不止六十兩!”

嘩的一聲。

一大桶黑漆漆的臟水從天而降落在他們頭頂,把幾人澆成了落湯雞,一身臭抹布味的他們再也維持不住風度,跳腳罵起來:“誰啊?沒看到路上有人?!”

街邊的客棧二樓,有聲音冷冷傳下來:"人沒見到一個,隻見到幾條狗在亂吠。"

而那些飽受異族欺淩的時代,從北到南,從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到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普通百姓,前一刻還沉浸在朱元璋北伐中原的壯舉之中,為神州光複而喜盈於色,下一刻就見到大明淪亡,神州再度落入異族之手,無不涕泗橫流,嗚呼哀哉!

才從元朝統治中走出的大明百姓尤為驚懼。儘管仙人痛批朱元璋以天下為一家,對待百姓宛如工蟻,禁錮他們的思想和人身自由,但大多數老百姓要求不高——沒有大規模的戰亂,努力種田就不用擔心餓死,現在的生活相較於從前已經好了許多。經曆過元朝之時作為第四等人的苦楚,倘若未來的大明被異族取而代之,他們的子孫後代,豈不是又要淪為奴仆?

不過這樣的驚懼隻是一時,很快就有心大的人寬慰其他人道:"大家夥何必想那麼遠的事,咱們這些人能活幾歲?傳宗接代更是不易,這些年天災戰亂,全家死絕的難

道少見?幾百年後,咱們的子孫能不能傳到那個時候,可都不一定嘞!”

於是憂心忡忡的人一下子就淡定了。

……嗯,在自己能活到壽終正寢都不容易的時候,確實沒必要操心幾百年後的事。

相較於朝不保夕、國家大事與他們無關的老百姓,大明的上層卻無法如此淡定。

尤以大明宗室和勳貴最為暴躁————大明在,他們才能與國同休,世代享受富貴榮華,大明若不在,豈不是一切成空?

士大夫們同樣不能淡定。改朝換代本是常事,許多傳承已久的家族,朝秦暮楚已是本能。倘若將來取代大明的是漢人王朝,相信他們的子孫依舊能夠在新朝出人頭地。但那可是一個"更落後更野蠻”的異族王朝啊!仙人這六個字的評價,讓很多人都不由浮想聯翩;種種血腥的想象畫麵在他們腦海中浮現,茹毛飲血都出來了。他們仿佛已經看到子孫生不如死的未來。

————不行,絕不能允許如此糟糕的未來出現!否則,他們畢生的奮鬥,為封妻萌子家族延綿而付出的心血,又有何意義?

明朝的一切平行時空,都發生了變化。所有人對邊防和外族的重視,空前高漲。

正統十四年,終於壓服群臣反對的朱祁鎮,就要帶著他的數十萬大軍出發了。

“……韃虜?”

恰好盤點至此,他頓時昂起頭,理直氣壯地開口道:“爾等也聽到了,後人要驅逐的韃虜,必然就是韃鞋!!朕親率大軍北伐,正是要為後人除此大患!爾等卻橫加阻攔,欲坐視大明之亡乎?”

這麼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隨行而來的文武百官,有幾個還敢作聲?

英國公張輔等人看了看自信滿滿的皇帝,默默低下頭沒說話,心卻提了起來。

————倘若真如皇帝所言,大明被勒地朝所滅,豈不是意味著皇帝的北伐未能功成,甚至很有可能是大敗特敗?否則將來的韃鞋何以能壯大至後世一舉取代大明?

再想想皇帝這次北伐就跟瞎胡鬨一樣的種種安排,這些人心中都湧出不好的預感。

——指不定就是這次北伐大敗虧輸,這位天子又不服輸,此後繼續窮兵贖武,一次次北伐,一次次失敗,弄得跟漢武帝晚年一樣江山凋弊!於是大明江河日下,起義不絕如屢,以至於最後被農民起義推翻,又被韃鞋趁虛

而入奪了江山!

——以這位大明天子所展露出來的秉性,這個猜測怎麼想都很有可能啊!

從時間上來算,太祖開國至今也有八十年了,若是這位天子活得足夠長,在位時間也足夠長,窮兵默武幾十年,把國家折騰到敗壞,隨後就像東漢末年一般,戰亂近百年才徹底被新朝取代,似乎也沒毛病啊?

群臣放開了腦補,神情逐漸凝重。

“不行,不能讓大明江山毀在這位任性的天子手中!”“不能讓大明葬送在咱們這一代!”“不能因為這位荒唐天子的荒唐舉動,就讓咱們跟他一起遺臭青史!"

除了朱祁鎮和王振之外,所有人不約而同如此想。隨後,全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決定在接下來的一路上防範於未然。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也聯想到了韃鞋身上,他頓時不顧戶部官員的苦瓜臉,任性地表示:"不管你們有多少難處,一個月之後,朕要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