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了決意, 可接下來的路依然不好走。
從一行人當前停留的大學到曙光基地,他們要跨越大半個國家。
這當中,他們必然會經曆無數的麻煩危險。光是湊齊上百人行路的口糧, 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再有,前麵的無數事實已經證明,活人的氣息對異種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他們當下停留的大學是因為地處偏遠、人煙稀少, 這才能讓一群師生膽戰心驚地生活下去。可當他們開始行路, 一行人勢必要長時間暴露在異種的威脅下。
可以說, 希望雖然存在,卻到底隻是微光。
隻是在困境、絕望中停留久了,哪怕隻是一點細微的光芒,人們也不願意放過。
他們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
首先, 重新組織人手, 在大學城內部, 包括附近一片區域搜集食物。這就不光是衝著商店、超市裡的袋裝食品了,人們順帶盯上了附近農田中的作物。
這個過程中, 他們又遇到了幾個村落中的幸存者。後者自然也被吸納入隊伍, 並且幫助“盛珣 ”就率領的人們完成了收獲。
再有,準備藥品、路上可能會用到的各種維修工具……哪怕有「盛珣」這個純天然醫療包,藥物依然是隊伍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就這麼說吧, 如果麵前同時有一個襲擊人的異種, 和一個重傷的人,你是讓「盛珣」對哪邊用異能?
對異種, 重傷的人可能會得不到及時救治,遺憾殞命。對人, 發狂的異種可能會在這個時間差裡傷害更多男女老少。
但是, 要是有足夠有效的藥物, 這就不再會是問題了。
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百多號人,被分成了許多個不同小隊。他們相互配合、彼此支撐。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雖然每天都過得十分辛苦,可總覺得日子比之前有盼頭。
這種情形中,“盛珣”卻始終沒有離開大學。
他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在隊伍中篩選出有能力、品性過關的人,幫助他們成為異能者。
想要穿越半個國土,憑借他們現有的交通工具是遠遠不夠的,隊伍需要更多戰鬥人員。
但是,無論是現實中的劉建光,還是《感染者》第一部分的主角李鉞,都告訴辛燦,異能這把刀能造成什麼效果,也看它落在什麼人手中。
“盛珣”親身經曆過羅城的動亂,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把所有人一起變成異能者。而是以「我的異能也是有限的,現在的狀況已經是儘最大努力了」為借口,控製著隊伍中異能者的人數,還有具體人員。
能在他手中變成異能者的人,在隊伍抵達大學城之前,基本隻有一種。既在與異種的遭遇戰中受了傷,「盛珣」不出手,對方就隻有轉換成怪物一條路的。是在到了大學城之後,所有人有了喘息、休整的餘地,「盛珣」才正式把轉換一事提上日程。
辛燦承認,自己寫這個劇情,是受到了潞城基地師明的影響。
他參考基地現有的積分製度,在《曙光城》中構建了一個類似的體係。這個體係要簡單明了許多,也並不存在於某個係統,而是僅存在於「盛珣」和另幾個隊伍核心成員的心中。
到劇情進展的地方,百人隊伍裡對決策比較能說得上話的是五六個角色。每一個異能者的轉換,都需要所有人全票通過。
可以說,這個方案的實施,在最短時間內提升了「盛珣」帶領隊伍的總體實力。此外,他手下另有一批戰鬥力量,來自在前麵遭遇戰裡遇到的一個個異種。
被他「淨化」過的異種分為幾類。原本是活人的暫且不提,他們在病毒穩定、理智回歸,想到自己之前做過什麼之後,往往都會陷入崩潰。這裡隻說動植物異種,它們有的用最快速度遠離了這支行進的隊伍,也有的選擇留下。
像是黃小薇的同伴「尖尖」,成了隊伍裡特殊的一份子。
再有第三種,則是類似於《研究所》中的「真女主」,老虎阿花。它們未必對人類有什麼好感,隻是在審時度勢之後,認為人類是可以合作的對象。「盛珣」則相信,隨著時間推移,這批動植物終將成為人類隊伍真正的朋友。
此類特殊戰鬥力量的存在,在整個隊伍中並非隱秘。對此,人們也有不同態度。
覺得有動植物感染體在,人類就不用出手了的。認為「盛珣」自私,就是以此為借口不讓自己覺醒異能的……一切就像是水下的暗流,表麵不顯,私下卻激烈湧動。
這樣的環境中,整個隊伍在大學城裡度過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新年。他們也做好約定,等到春花開放、冬雪消融的時候,他們就從此處離開。
與前後的激烈凶險不同,辛燦用了數章篇幅,以一種溫情的筆法,寫了所有人過年時的景象。也是這個年中,隊伍裡還誕生了一個嬰兒。
有盛珣在,另有農家一位有接生經驗的婦人幫忙,原本應該讓人提心吊膽的生產過程堪稱順利。新生命在清晨第一縷陽光落下時啼哭,而他的母親在昏睡之前,疲憊又喜悅地告訴周圍人:“我們馬上就要到曙光基地了,現在又是曙光降臨的時候……我想給這個孩子起名叫「曙光」,大家覺得呢?”
孩子的父親早在前麵的動亂中死去。年輕的母親為此傷心欲絕過,最終卻還是堅持下來。從加入這個隊伍開始,對她來說,隊伍裡的其他人都算得上自己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