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章鍈回了門, 章言和藍因就回了米北縣。臨走前,章言考察了幾次徐昭的學問,送給他一套章言在昌平書院讀書時從岑夫子哪裡抄錄的前朝大儒注解的四書五經, 徐昭十分感激。

藍因在米北縣的茶園在建造後第一年就綠意盎然時,才出現了兩個來應征研究水稻的人才。這還是因為章言對到米北縣做生意的商人按規矩辦事,不額外卡要孝敬,讓來米北縣做生意的商人增多了,把消息傳去了,才吸引來這兩位在水稻裡親自耕作的寶貝。

這兩位水稻人才, 一位姓錢, 年紀在五十上下, 來自江南地區, 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錢老從懂事起就跟著家中長輩下地, 種了四十多年水稻。有一年他突然開了竅,選擇長勢最好的水稻留種, 一年年堅持下來, 他的水稻產量比鄰居的多二三十斤。

讓章言高興的時,這位錢老是帶著水稻種子來的。

章言當即將當初告示上許諾的安排一家小二進院子,贈與五十兩安家費的條件給兌現了。

另一個人叫曹桓, 是個三十上下的中年人, 來自豫州府。小半輩子都在研究旱稻,聽人說米北縣縣令給與豐厚的條件召集人改良水稻,就趕過來湊湊熱鬨,隨便看看能不能和同行交流交流。

結果曹桓剛來到這裡, 除了章縣令托人從各地尋到的水稻種子, 什麼都沒有。

在章縣令的各種許諾下, 曹桓留了下來, 替章縣令實驗各地水稻種子在米北縣生長情況。研究如何讓米北縣的水稻增產。

兩年過去,曹桓和錢老等研究人才發現瓊州的水稻種子比米北縣原有的稻子更能適應米北縣的水土,產量可以達到一百斤。

米北縣水稻一年三熟,畝產一次增加二十斤,一年增產六十斤,是個非常大的政績。章言因為水稻增產的緣故,今年的考核得了個上上。

“章縣令,你的考評年年都是優等,該高升了吧。”郭縣尉例行每日和章言的陰陽怪氣。

“若是可以,本官還想在這裡多待幾年。”

曹桓錢老等人,在他的提示下正在著手研究不同地域水稻雜交後代的產量,這是個浩大的工程,光是將他收集來各地的水稻雜交就要一兩年功夫,一旦他走了,事情可能就會終止。

“米北縣可是越來越富,最近碰到海盜的商船越來越多,章縣令這個時候不走,萬一出個大事想走也走不了 。”

因為解除了郭縣尉在任時的禁海政策,漁民可以出海打魚采集其他的海產品,商船開始來往,水稻增產,還有縣令夫郎為皇上進獻十全茶的事情,米北縣的百姓私下裡種植了不少茶樹,製成粗茶賣出去又給家裡增添了一筆收益。米北縣的百姓這兩年越來有富,各種娛樂活動場所逐漸出現,花紅柳綠的繁華景象吸引來了不少海盜前來。

“可有收到什麼消息?”章言問。

章言這些年施行了不少有益米北縣百姓的政策,百姓對他信服,海盜的成員上岸了回村了都會來向他舉報。

因為百姓的配合,這些年章言捉到好些個海盜。

罪大惡極的判處死刑,罪責情一些,留下來做苦役,或者流放到其他邊境地方做勞役。

“百姓日子過的太好不是好事,我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這是來自郭縣尉的武將直覺,姓章的這些年把米北縣發展的太好,米北又開始盛產茶葉,這樣一塊肥肉擺在麵前,海盜、倭寇不可能不覬覦。

就算現在不出事,總有一天也會招來惡鄰。

他當初都把海禁了還招來那麼一群海盜,姓章的可好,偏偏要放開。要是再來個一千兩千人,就自衛隊這三百人怎麼和人打。

“章縣令明知百姓富了,會惡狼打他們的主意,還想儘辦法讓百姓富起來。這不就是你們聖賢書上說的罔民嗎。”郭茂說這話的時候帶著些氣憤。

當他之前縣令是瞎當的,不知道出海的好處嗎。隻是沿海兵力薄弱守不住錢,就要優先保命。

“雲東軍這些日子在附近訓練,你帶著護衛隊的人多和他們接觸接觸。”

“恐怕要讓大人失望了,下官官職低微,雲東軍那幾個王八將領眼高於頂並不把下官放在眼裡。”

章言:“……。”不太習慣郭茂對他用敬稱的樣子。

瞧著這滿腹怨氣,應該是之前接觸過了,但是人家不買他的帳。

“本官把詹縣丞借給你,兩萬兩以下銀子隨你們花,儘量和他們打好關係。”章言道,雲東軍是他們將來遇到事情求助的底線,該打點還是要打點。

郭茂拉不下這個臉哄人,就讓詹縣丞代他出麵。

&n-->>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