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而過, 三年過去。章言和藍因一家在米北縣呆了整整四年,隻在章鍈成親時回過一次老家。
章鍈的丈夫名徐昭,是一個家有五百畝地的小地主家的嫡次子。
徐昭的父親徐地主這輩子生了五個兒子存活下三個, 幾個兒子年幼時徐地主把他們每一個都送進了學堂跟夫子讀書,打算誰有天賦就培養誰走科舉路。
三人之中,徐昭的長兄木訥穩重,卻不懂變通,對書上的東西,隻會照本宣科, 沒有自己的想法, 因遲遲不能開竅, 讀了三年徐地主就把他接回了家, 打算培養他繼承家業。幼弟性子活泛卻沒有耐心, 相比讀書更喜歡做小買賣,徐地主打過罵過, 讓他在書院讀了五年見他實在沒有心思上學, 就讓他離開了書院。
徐昭因為排行中間,和章兄年紀接近,性子和兄長一樣寡言, 又不如小弟會討家中長輩歡心並不受徐地主的重視。卻沒有想到三個兒子裡, 隻有這個能耐得住性子讀下來。徐地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培養他。
沒想到徐昭十分爭氣,第一次下場就考中了童生。這下,徐昭一躍成為徐地主心中最愛的兒子。
二兒子十七歲中童生,不說是個天才, 也算個可以雕琢的良才。不說當官, 他隻要能中了秀才, 他們家就能變得更上一層樓。
徐地主懷抱著這樣美好的想法, 開始考慮起徐昭的婚事。
恰好聽說章鍈還待字閨中,又有個考中進士在外做官的兄長,雖然知道兩家差距懸殊並不相配,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尋媒人上了門。
徐地主自己都沒有想到章家竟然會允了這門親事。甚至兒媳婦家為了讓章鍈兄長能夠參加婚禮,提出二月初就辦喜事這樣的要求他都愉快地答應了下來。
這怎麼能不答應,兒媳婦的兄長可是官老爺。要是能回來給兒媳婦送嫁,他們家也有麵子。
雖然要求出了正月辦喜事,可能累的這個年都過不好。但相比起過年,還是把兒媳婦這個金疙瘩娶回來重要。
徐家人歡歡喜喜地準備婚事。
章家也在開開心心地備嫁。
徐家離他們村子不遠,隻有三十裡的距離,隻要走上小半天就能去看閨女。徐昭這孩子沒有大毛病,人也用功努力,關鍵章鍈自己看上了,他們總算不用再為章鍈的婚事操心。
自從章言外放為官,有許多人家上門求娶章鍈,親戚家、商戶家、地主家,章鍈一心想嫁的讀書人也有不少,有好幾個人選他們覺得不錯,章鍈偏偏不滿意。
不是挑那個個子矮將來有了孩子不好看,就是挑這個是衝著她大哥來的,要不嫌棄人家太殷勤,來個冷淡點的又嫌棄人不會做人。
她的理由太多,把親爹娘都整的不會了。兩老口實在弄不清章鍈想要嫁個什麼樣的。章鍈越來越大,他們就越著急。
為了在外人麵前隱瞞章鍈自己選女婿還特彆挑剔,兩人費儘了心思,有段時間還上了火。如今章鍈自己看上了,小夥子沒有大毛病,他們可不就歡歡喜喜地送她出嫁了嗎。
為了給章鍈撐腰,還特意讓章言想辦法回來一趟。
章言和藍因與老家保持著三個月一通信的習慣,以前也收到過父母抱怨章鍈婚事難的家書。章鍈突然不挑了,藍因十分好奇。
“你是怎麼選中他的。”
章鍈都能自己選夫了,不避諱和親哥夫談論未來丈夫,隻是略微有些羞澀地道,“我悄悄見過他一麵,他的眼神堅定明亮,是個沉得住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藍因沉思,“你這個說法有些耳熟,讓我想到一個人。”
“誰?”章鍈疑惑地看向藍因。
“我相公,你選自己的相公時是不是把我相公當標準。”藍因揶揄地看向章鍈。
“你相公也是我大哥好不好。”章鍈沒好氣地道,“再說我可沒有按照大哥找,徐昭和大哥一點都不像,大哥滿腹算計,小心眼,不管事,吃哥夫你的軟飯。”
雖然章鍈是章言的親妹妹,但她這麼說自己的雄主,藍因不高興了。雄主哪裡滿腹算計了,那叫有智慧有謀略。沒有小心眼呀,不開心的事情都是當場說出來當場反彈回去,很少事後報複人。也沒有管事,隻是家庭分工不同。雄主的事業是做個好官,為家人提升社會地位努力,他會賺錢會照顧家裡就多做些後勤的事情讓雄主沒有後顧之憂,怎麼就叫吃軟飯了。雄主一點都不軟的好不好。
藍因自我攻略完,正要拿出哥夫的威信好好教導一下章鍈時,章鍈又說,“最重要的是,以前我總覺得大哥有種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