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走在回家的路上,離米莊尚有一箭之地,便瞧見了立在米莊門口,四處張望的張尺。

“狗子!”吳蔚朝張尺揮了揮手,後者快步拔腿朝吳蔚奔來,接過吳蔚背著的麻袋,說道:“這袋子裡是什麼,看著不多……還挺沉的。”

“是我讓鐵匠鋪幫我做的一些東西,你那邊怎麼樣,都做好了嗎?”

張尺笑得燦爛,說道:“都做好了,我都來了有一會兒了,柳姑娘說你剛出門,很快就能回來,讓我等等。”

“那太好了,咱們回去。”

吳蔚和張尺回到了米莊,內堂的桌上,地上,擺了一大堆的零件,柳翠微正在裡麵守著。

吳蔚拿過圖紙一一對照,並用尺子做了測量,滿意地對張尺說道:“非常好,狗子你辛苦了。”

“蔚蔚姑娘滿意就行,我也好多年不做這些機巧的小玩意了,怕做不好。”

“自信一點兒,你完成的很出色。”吳蔚滿意地說道。

“蔚蔚姑娘,你上次不是說,我若是把這些東西做出來,你還有一件好事情要和我說,現在能告訴我了嗎?”

吳蔚抬眼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對張尺說道:“今天晚飯,你來榨油坊一起吃,到時候再一起商量。”

“好,那蔚蔚姑娘我先回宅子去了,這幾天進展挺快的,估麼著最多再有半個月,屋子的部分就能做完,我們打算把院子裡破碎的地磚都挖出來,換上新的,再把院牆重新粉刷,院牆上破舊的瓦片也給替換下來。你和水生哥商量一下,算算日子,可以叫人來量尺寸,打家具了。”

吳蔚看著張尺,麵帶微笑地說道:“狗子,家具你會做不?”

吳蔚了解到的魯班匠大都是身兼多門手藝的,不僅懂陽宅風水,泥瓦,建房,還能做出許多機巧的東西,打幾樣家具自然是不在話下。

張尺撓了撓頭:“在村裡的時候也做過一些櫃子,凳子什麼的,我的手藝糙,這麼好的宅子……怕是配不上。”

“狗子,不要妄自菲薄,你做的這些零件可不糙,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是木匠還是泥瓦匠,都要有一套趁手的工具,才能把活兒給做好了。你在張家村用的都是令尊留下來的工具吧?那些工具也有些年頭了,未必適合你,你還要想著田裡的事兒,難免分心。不如這樣……宅子後院的西廂房要改成廚房了,我讓他們在後院給你搭個棚子,我再陪你去匠人所挑一套適合你的工具,宅子的家具,我就全權交給你了,你需要什麼材料,就吩咐米莊的人去買來,我再撥兩個手腳麻利的夥計給你打下手,你看如何?”

張尺的眼眸亮了起來,卻還有些猶豫。

吳蔚便低聲說道:“狗子,這泰州城裡的工匠費可貴了。那麼一大間宅子的家具全套打下來,連著材料和工費少說也要百八十兩呢。實不相瞞,買完這間宅子加上修繕,我和二姐夫手裡都沒什麼銀子了,你就當幫幫忙。”

張尺這才挺直了腰身,說道:“蔚蔚姑

娘放心,宅子的家具要是交給我,我至少能給你們省下一半的銀子!”

“張家村的田地你放心,我來安排,不會耽誤播種的。”

……

吳蔚和張尺約好,明日就帶張尺去匠人所挑選一套適合張尺的工具,張尺歡喜地離去了,步子都輕快了不少。

吳蔚之所以這樣做,的確有家裡銀子吃緊的因素,另一方麵,則是吳蔚想把自己的宅子當成一個“樣品間”。

張尺初來乍到,想以匠人的身份在泰州城立足,並不容易。

這陣子吳蔚多方打聽,得知匠人這一行最講究“師承”,要麼是父子親傳,要麼就是有一位好師父,如張尺這種“半路出家”的匠人,也被叫做野路子,注定了要受人排擠,還不容易接到生意。

建議張尺來泰州做個匠人,吳蔚的初心是好的,但也有一句話叫:好心辦壞事。

張尺家境貧寒,家中隻有一位母親和幾畝薄田,平日裡又是個熱心腸的,經常為了彆人家的事,耽誤自家田裡的生計,因此快二十歲了還沒說成親事。

半山小院能建成,張尺功不可沒,這次人家又義無反顧地來到泰州來幫忙修宅子,吳蔚想投桃報李。

等到宅子徹底修繕完畢,家具也都做好了,吳蔚就請牙行的人來,向他們推薦張尺,張尺的性格並不適合加入到匠人所,匠人所裡麵的彎彎繞張尺未必能應付得來,從匠人所給的裝修圖紙,便可見一斑。

牙行也會承接一些裝修,修繕的生意,雖然規模和名氣不如匠人所,卻沒有匠人所那麼多“規矩”更適合張尺。

吳蔚和牙行的人打聽過牙行裡工匠的月奉,牙行負責給旗下的匠人們提供住宿,幫忙招攬生意,工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