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東方瑞的另外兩個手下從衙門取來了關於這樁案子,清廬縣衙門所收集到的證物,證詞,以及仵作的驗屍手劄。

看過仵作手劄,東方瑞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開過,在東方瑞看來:這仵作寫的手劄簡直狗屁不通,不僅沒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結論,還寫了一些怪力亂神的判斷,不等調查結束就直接將這件案子歸為“懸案”,東方瑞實在懷疑這個仵作是否真的會驗屍,還是說這清廬縣已經太平太久了,仵作隻是個擺設?

清廬縣知縣聽說玉麵神機親臨,派了十多名衙役過來當差,東方瑞將清廬縣的衙役編成三組,由自己手下的三位得力乾將帶著,分彆去:收集線索,查訪清廬縣近期的“失蹤”人口,還有一組則是帶著死者的體貌特征,將告示送到毗鄰州府,擴大搜索範圍。

還剩下一個張威,東方瑞派他單獨去完成另一項秘密任務。

就此刻收集到的證據來看,這件案子相當棘手,且不論清廬知縣不作為,錯過了黃金時機這一點,就說這案子本身的“動機”就給東方瑞一種很不好的感覺。

殺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方似乎有意要將這件案子製造成一樁懸案,死者無頭,現場無血,偏偏雪地上還有兩排腳印,足印與死者的鞋樣相吻合。

無法確定死者的身份就沒辦法進一步鎖定凶手的範圍,這絕對不是一場簡單的凶殺案……

最主要的是,東方瑞這一趟出來是有皇命在身的,二月初一之前,東方瑞必須將平佳縣主安全護送回京城!

平佳縣主是燕王千歲的親孫女,也是如今燕王這一脈僅存的後代,燕王是當今聖上的親兄長,封地泰州,原本有三子一女,其中長子和次子早夭,長女死於難產一屍兩命,僅剩下一位小兒子精心嗬護多年,總算長大成人,被立為燕王世子。

可惜……燕王世子和燕王妃在十年前出門遊曆時遭遇不測,留下平佳縣主這一個女兒。

老燕王幾乎是一夜白頭,以泰州風水不利子孫後代為由,將年僅七歲的平佳縣主送到了京城,寄養在當今皇後的宮裡。

據說皇後極為疼愛這位侄孫女,諸位皇子也很疼愛這位小侄女,可以說平佳縣主在宮中的待遇和正牌的公主比也不遑多讓。

剛開始,平佳縣主和一眾皇子皇孫在皇家學堂讀書,不過這位縣主對書本不感興趣,於是皇後又做主給她找了兩個武學的師父,學了半年平佳縣主又覺得苦悶,皇後便問起平佳縣主的誌向,彼時玉麵神機名聲大噪,平佳縣主聽說她的故事後非嚷嚷著要拜玉麵神機為師,皇後便請皇帝下旨,令玉麵神機收了平佳縣主為徒,這一晃……平佳縣主拜東方瑞為師已經五年多了。

自平佳縣主及笄後,每年都會回到泰州過年,由東方瑞親自護送其返回泰州,並於二月初一之前返回京城。

一直都太平無事,偏偏今年……

老燕王聽聞清廬縣出了命案,擔心自己這唯一的親人有危險,提出:要麼朝廷派重兵來接,要麼就由燕王府派兵護送縣主回去,否則平佳縣主就不回京城了。

可是梁朝早有祖訓,朝廷兵馬不進藩王封地,藩王的府兵也不能踏出封地半步,不可能因為一個縣主破例。

在東方瑞的勸說下,老燕王才勉強退了一步,要求東方瑞儘快破案,將凶手繩之以法。

東方瑞按了按發脹的太陽穴,不知不覺中她竟走到了繡娘家的小院前。

東方瑞覺得反正案情暫時也很難有所進展,不如拜訪一下那位吳姑娘的朋友。

倒不是東方瑞有意針對吳蔚,而是很不巧……吳蔚那天在百味樓碰到的兩個人,年輕的那一位正是平佳縣主。

平佳縣主是朝廷和泰州之間的一個重要平衡,皇帝和皇後對平佳縣主的疼愛也是真的。

從平佳縣主拜入到東方瑞門下的那一天起,東方瑞就接到密旨,內容是:讓平佳縣主快樂成長,誓死守護平佳縣主的安全。

這五年來,每一個出現在平佳縣主身邊超過兩次的外人,東方瑞都會留心,更何況是:吳蔚還在百味樓和平佳縣主產生過交集呢?

“篤篤篤”東方瑞敲響了繡娘家的門。

“誰呀?”

“我叫東方瑞……請姑娘開門,有些事想問問姑娘。”

……

繡娘開門,東方瑞主動出示了自己禦賜的黃金令牌,繡娘倒身便拜:“民女柳三娘,參見大人。”

東方瑞眼疾手快扶住了繡娘,繡娘讓出身位請東方瑞進了屋子,兩步跨過堂屋便進了臥房,看著家徒四壁的房間東方瑞的腦海裡不禁回憶起吳蔚背柴到百味樓去賣的事情。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