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紀元年九月,山東登州府。
烈日炎炎下,碼頭上仍舊是人聲鼎沸,來來往往的貨船幾乎將整個港灣擠滿。
懸掛‘鄭’字大旗的貨船尤其繁忙,三艘巨型貨船幾乎擠去一半的船塢。而且整個馬頭,大多數的腳夫船夫都屬於鄭家的雇傭。
短打青衫的船夫們光腳踩在舢舨上,背上馱著近百斤的貨物,近百步的距離,幾乎一步不停的從碼頭直接搬上船艙內,從遠處酒樓上望去,那些船夫就如同螞蟻一般,不知疲倦,長長的隊伍在烈日下伸縮不止,而且一眼望去,這些人沒有一個人在偷懶的,皆是舍了命的往船上運貨。
而一旁的幾艘小貨船,零零散散,隻有少數幾個船夫在舢板上搬運貨物,而且還是滿臉的不情願,不時扭頭向一旁懸掛著‘鄭’字大旗的貨船上,投去渴望的目光。
船塢不遠處的酒樓上,自然有食客看到了這副場景。
“這鄭大官人真是菩薩心腸,聽說給他家貨船做工的,不僅是饅頭小菜管夠,每天中午時候,還有冰鎮的西瓜和涼粥舍出,這等手段和義舉,當真令人敬佩!”
“你不知道吧!”同伴聞言,輕聲嘿了一句,才施施然道:“這鄭大官人的手筆,之所以如此的豪奢,那是因為,其背後可是站著議會呢!”
“議會?他鄭一官難道和濟南府議會有關係?還是說他是登州府議會會長的親戚?”
“什麼登州府,還什麼濟南府?”同伴對這兩個議會嗤之以鼻,好似自己便是鄭一官一般:“好叫你知道,當初鄭一官到登州,濟南府議會會長親自到碼頭迎接的,那登州府議會院長遠遠的在人群中,連招呼都沒有資格打!”
“竟有這等事!那他鄭一官到底是什麼來頭?”
同伴見已經吊足了胃口,才開口道:“鄭一官背後,站著的是京城大議會,華遠商行背後的真正東家,是執政官大人!”
“嘶!!!”
“聽說那鄭一官原是福建一小船工,怎麼攀上了如此背景?能做執政官的代理人!”
“簡直一步登天啊!”
“其中緣由,聽我細細道來,話說,執政官原來是有一個親弟弟的.”
登州府城中,一處占地頗廣的豪華私家園林。
“等三艘貨船裝好之後,便能出海,最多七天時間便能抵達日本平戶藩,”鄭一官和丘通兩人對坐,自有侍女為兩人奉上新鮮的時令水果,以及糕點。
“鬆浦家的商事社長已經連續三天上門拜訪了,三船貨物要抓緊時間了,”一年多的時間,丘通的身材已經日漸圓潤,看起來如同一個富家翁一般,再也沒有當初暗衛的錦衣颯爽的風姿。
“其中一艘船,其實是德川家的貨物,此次出海赴日本,我想徹底大開日本的國門,和德川家攤牌,”鄭一官剛剛拿起手邊已經剝好的荔枝,又輕輕放下,神色帶著焦躁:“日本在朝鮮的戰事已經徹底失敗,半個月前曹將軍已經班師回遼,他德川家再也沒有什麼籌碼和我談判了!”
“嗯,德川家才是日本幕府的真正掌權者,執政大人那裡,對於平戶藩,鬆浦氏向來態度了了,若能真的將德川家撬動,徹底大開日本市場,則才真是大功一件!”丘通聞言點了點頭,想了想才開口問道:“關於平戶藩想要派遣勞工來國內做工,你怎麼看?”
半個月前,平戶藩的鬆浦浩二來信,想要在下次通航時候,派遣三千日本女工,一萬日本男工,來華夏工廠取經做工,以發展自身的國內經濟。
不僅僅是日本,朝鮮,還有南方的交趾,越南,印度等地也都開始和華夏貿易通商。
另外一方麵,隨著華夏遼東和山東以及南京諸省的私人工廠遍地開花,大量的勞動力短缺的情況,所以工廠大幅的提高了工人的雇傭費用,來吸引勞工。
而工廠主們,也樂意雇傭價格低廉,且沒有什麼人身權利的國外勞工——畢竟,華夏律法保護的,都是漢人百姓,對於國外的勞工,議會的法規暫時未能頒布。
“日本國土狹小,國民向來憂患意識極強,如今我漢人進取發展極快,其國想要學習一二,倒也沒什麼,”鄭一官並不在意這些日本勞工,到了華夏地界上,他們要做什麼,必須經過自己的同意,所以,短期內,並不會有什麼威脅。
“但是,時間一久,矛盾必起!”丘通畢竟是議會中人,對於此類事情,比較敏感,驟然吸引打來那個國外勞工進來,長此以往,造成漢人和國外勞工的矛盾積壓,也是一種隱患:“此事,我會向執政大人單獨寫一封密奏,陳情此事”
“執政官現在,估計也是一個頭,兩個大!”鄭一官說著,露出一抹壞笑:“說起來,執政官大人上個月和寧德公主完婚,也算是對前朝舊貴族的一種安撫吧?府中原來就有一個草原明珠,如今再添前朝公主嘖嘖嘖,這滋味,應該不好受!”
“前朝勢力不顯山不露水,雖然在執政大人的高壓之下,漸漸蟄伏,但是勢力依舊不容小覷,有很多人依舊在內心思念前朝,所以執政大人此舉,也是為了穩定人心。”丘通用銀叉叉了一個哈密瓜,填到嘴裡,甘甜無比。
“宮裡那位呢?”鄭一官嘿嘿一笑。
現在民間盛傳,前朝太後,現京城議會名譽副會長的張嫣張太後頻繁在議會拋頭露麵,看起來也是不安分的主。
“張太後令人欽佩,但是一介女流,終究不能成事。說起來,朱由檢也太拉垮了!如今看來,連個女子都不如!”
丘通放下叉子,拍了拍手:“我該去官衙處理一下,明日將最新的裝船進度報於我,而後我便啟程回京,三天後你出海,老兄就不送了。”
“勞煩丘兄!”鄭一官起身拱手:“見到執政官時候,代勞送件禮物。”
“哦?”丘通一眨眼。
“此物名為飛梭,”鄭一官從侍者手上接過一個盒子:“是南洋一家織布工坊的工匠造出的,實際上是安裝在滑槽裡帶有小輪的梭子,滑槽兩端裝上彈簧,使梭子可以極快地來回穿行。可大大提高織布效率。”
“飛梭?”丘通接過盒子,鄭重手下:“我會交給執政大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