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個女人統治下的帝國(1 / 1)

梁武帝 黃複彩 1567 字 27天前

晉王朝時的王愷與石崇相互鬥富,石崇去王愷家作客,王愷向他展示一尊二尺高的珊瑚樹。石崇不屑一顧,隨手拾起一旁的鐵棍朝那珊瑚樹擊去,在王愷驚叫聲中,珊瑚樹化為齏末。王愷大怒,石崇卻笑了笑說:“這有什麼呀,我賠你就是了。”於是,他讓人從家裡搬來比這高得多的珊瑚樹,不是一尊,而是六七尊。王愷自以為財富天下無以匹敵,他用當時特彆貴重的麥糖洗鍋。而石崇說,用麥糖洗鍋有什麼呀,我家一般是用石蠟當作柴火來燒的。王愷不甘示弱,用紫紗步障四十裡,石崇則用織錦步障五十裡。石崇用一種叫椒的塗料塗飾房屋,王恰就用紅色的石脂蓋過他。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淮河以北,看看那個強大的北魏王朝到底處在怎樣一種狀況。依靠獨特的地理優勢,北魏王朝一邊與西域各國進行著從無間斷的絲綢貿易,接受那些小國的進貢。一邊又同南方的貴族們進行著糧食和玉器的交易,經過多少年的貿易積累,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富裕強大的帝國。晉王朝時王愷與石崇鬥富的故事早已是小巫見大巫。河間王元琛養有駿馬十餘匹,馬槽都是以銀鑄成,元琛家門窗上雕有口銜銅鈴的玉鳳和口吐旌旗的金龍。一次,元琛宴請諸王,席上酒器均用水晶和瑪瑙製成。宴會結束,他又帶著諸王逐一參觀他家的倉庫及錢莊。在王爺們驚羨的目光中,元琛說:“我並不恨沒有見到那個有著四五尺高珊瑚樹的石崇,隻恨他不能見到我。”一位叫元融的王爺在參觀完元琛的豪宅之後,心裡不是滋味,嫉妒得回家就病倒在床。他的好朋友、另一位王爺元繼前來探病,當得知元融生病的原委後便說:“你的財富並不少於他啊,怎麼會難過到這樣呢?”當著好朋友的麵,元融終於道出內心,說:“我原來以為京城比我有錢的就隻有高陽王,想不到現在又出了個河間王。”元繼嗬嗬一笑說:“你好象那個盤踞一方的袁術,卻不見這世上還有劉備。”元融這才哈哈大笑,從此知道,在這個世上,像元琛那樣的有錢人多著呢。公元512年,北魏帝國皇帝元恪病逝於洛陽,元恪剛剛六歲的兒子元詡不得不在大人們的導演之下匆忙繼位,做了一名兒皇帝。圍繞著這個六歲的孩子,兩宮太後相互格殺。其結果是元恪皇帝的小老婆、現任兒皇帝元詡的生母胡太後戰勝了高皇後,高皇後被賜死。胡太後做了這個國家的攝政王,成為南北朝史上一個不可一世的人物。北魏帝國的富裕,讓貴族們享儘了榮華富貴。皇室的財富多得讓所有的庫房顯得太小。有一天,專權的胡太後帶著她的親王和公卿們視察皇庫。當看到數百間庫房堆滿了綢緞,而庫房外的綢緞仍然源源不斷地運來時,便突發奇想,她指著那些光彩奪目的綢緞說:“你們,誰願意將那些綢緞扛回家去?現在,我允許你們儘自己的力氣,將這些綢緞搬進你們的府上吧,能搬多少是多少。”胡太後話音剛落,親王和公卿們蜂擁而上。他們似乎再也不顧惜他們養尊處優的身體,胖大的王爺們氣喘籲籲,瘦弱的公主們香汗淋漓。他們肩扛手提,一趟一趟地將那些綢緞九*九*藏*書*網從皇庫中搬出來,竟有王爺因不堪沉重,扭傷了腰,公卿們因來回不斷的奔跑而暈倒在地。如果說南梁皇帝蕭衍在崇佛的路上剛剛起步,而在北魏,佛教已經發展到了瘋狂的地步。專權的胡太後篤信佛教,一國的青年男子都把出家為僧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以致一時間國內人口驟減,引起一批大臣們的恐慌。梁大同年間特意從天竺千裡迢迢前來江南,想一睹江南佛教風采的僧人達摩在與梁武帝蕭衍意見不合,渡水北上到達洛陽時,這位禪宗的創造者竟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在皇宮旁看到金碧輝煌的永寧寺內有高達一丈八尺的金佛一尊,與普通人等高的金佛十尊,丈八玉佛兩座,九層佛塔高達九十丈,佛塔頂部的塔刹又高達十丈。當夜深人靜,風吹動佛塔內的銅鈴,十裡之外都能聽到那銅鈴所發出的悅耳聲音。達摩還看到,那些中國和尚們完全違背了佛教中苦行的教義,成千上萬的僧人們住在豪華的寺舍裡,過著比普通百姓優越十倍的生活。南方如此,北方同樣如此。失望的達摩不得不離開喧囂的都城,來到洛陽東南的嵩山,一頭紮進一座冷幽幽的山洞裡,一呆就是九年。貴族們一邊競相建寺造佛,一邊用貪婪的癡心在財物的追求上永無止境。為了財富,他們貪贓枉法,他們草菅人命,他們在瘋狂的酒宴上紙醉金迷,他們在歌女的嬌吟聲中夜夜春夢。然而他們卻並不知道,他們在集體奏響一支“亡國進行曲”,帝國衰亡的種子,就是這樣在繁榮的大背景裡種下了。據說胡太後非常聰明,她的領悟力極強。而且她喜愛讀書,能寫詩作文,又能騎馬射箭,百步穿楊。這樣的女人即使是在今天,也並不多見。胡太後自信即使她的兒子元詡永遠都長不大,她一樣能讓強大的北魏更加強大。這個三十來歲的女人天生麗質,雖然丈夫剛剛過世,但她卻總是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因此遭到一些大臣的非議。元恪的兄弟元順就曾當著許多人的麵批評她說:“一個女人如果死去丈夫,在中國被稱作未亡人。那麼,她隻能為丈夫謹慎守節,而不應該在頭上插上美麗的玉瓚,更不應該往臉上塗上厚厚的脂粉。更何況她是一位攝政王,而且整個國家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是把她當作帝王來尊敬的。這樣的帝王,怎麼能在國民前麵贏得威望呢?”胡太後氣得臉色發青,回到後宮,她大聲地斥責元順說:“當初你被奸臣元義貶為庶民時是多麼無奈,現在我看你是一個人才。所以才將你重新請進宮內,難道我請你來是為了讓你當著眾人羞辱我的嗎?”元順說:“陛下不怕天下人的笑話,為什麼卻怕臣下的一句話呢?”胡太後將元順的話咀嚼了半天,終於咀嚼出一些味來,於是立即轉怒成喜。從這一點來說,胡太後要比南梁的皇帝蕭衍大度。蕭衍後來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聽不得彆人的哪怕最溫和、最善意的批評。胡太後則不然。後來,胡太後還是把這個剛直的元順勾引到自己的床上,成為她眾多的情夫之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胡太後不斷地把各種能讓她的性欲得到滿足的男人弄到自己的床上。這不怪她,三十幾歲的胡太後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齡,卻又過早地失去丈夫。雖然她知道一個攝政王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但她年輕的身體內不斷滋生出來的荷爾蒙卻讓她不能不把一個年輕美貌女人的情欲及時地發泄出來。胡太後後來的失敗不在於她太過強盛的性欲,而在於她的專權。在中國,權力這東西的確太可愛了,胡太後由一個後宮嬪妃而成為一國的帝王。她嘗到了權力的快樂。為了專權,她殺掉一個又一個大臣,甚至後來不惜毒殺對她的權力有所威脅的兒子、現任皇帝元詡。而在這結果公布之前,必然會有一次又一次內亂的發生。各路人馬陸續亮相,各種人物相繼登場,從而演出一場讓後人嗟歎不已又精彩絕倫的曆史活劇。從元恪逝世的512年到胡太後母子被陰謀家爾朱榮一同被扔進黃河的公元528年,短短十六年間,北魏境內僅大大小小的變民暴動就多達一百多起。北魏的軍隊一邊要防備隨時來犯的南梁大軍,一邊不斷抽調兵力,去對付那些殺人越貨,禍亂朝綱的少數民族首領。而在朝廷內部,諸王和大臣之間的相互殘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胡太後如果沒有堅強的神經,早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宮廷政變中悴然倒下了。北魏神龜二年(公元519)的某一天,一千多名羽林軍集結在中央政府尚書省大門前。他們呼喊口號,並用磚頭和石塊攻打尚書省大門。他們衝進中央政府的尚書省,將他們認為可惡的官員拉出來飽施拳腳,直到斃命。他們似乎還不解氣,又放火焚燒房屋,聲稱必須推翻反動的政府機構,恢複他們原本的權力和自由。這次由軍人與文官們利益引發的矛盾在曆史上被稱為“洛陽暴動”。胡太後以鐵的手腕鎮壓了這次暴動,她下令逮捕並誅殺了八名暴動的首領,其餘人皆不追究。有人認為,這是這位專權的女人一生中唯一一次最正確、最有智慧的處理措施。洛陽暴動為北魏帝國敲響了喪鐘,人們知道,強大的北魏帝國衰亡的步伐將不可阻止了。就像長江南岸的那個強大帝國一樣,雖然北魏帝國的大廈看上去依然壯觀,依然充滿了華彩。但它的梁柱卻開始朽爛,慢慢傾斜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