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爐火純青(1 / 1)

千古絕唱 楊力 829 字 22天前

北京中南海,毛主席聽了阿炳的《二泉映月》,非常欣賞,評價說:“《二泉映月》具有濃鬱的民間風味,很好,要發揚光大。”周總理也十分欣賞,指示他們:“要灌唱片,要作為珍貴禮品贈送給來訪的國際友人。”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說:“簡直就是爐火純青……”北京,文化部張副部長辦公室內,中央音樂學院黨委、院長、楊音教授和工作組的兩位老師一起向張副部長彙報錄製《二泉映月》的情況。楊音說:“阿炳是帶病給我們拉琴的,他得了嚴重的肺結核,經常吐血。那天,無錫市政府為他舉辦了演奏會,他的演奏獲得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可是正當人們向他祝賀時,他卻暈倒了。”“啊,他現在怎麼樣了?”張副部長關切地問。“住醫院了,無錫市政府非常關心他的身體,正為他治療呢。”在文化部辦公室內放了阿炳的六個樂曲。《二泉映月》讓部長和大家聽了都激動不已。張副部長說:“優美極了。”“太感人了……”大家讚不絕口。院長馬思聰拍案叫絕:“爐火純青啊!這曲音樂太珍貴了。”張副部長說:“我們要馬上向毛主席、周總理彙報。”中南海,在毛主席的書房內,楊音為毛主席、周總理放《二泉映月》,頓時,優美的樂曲回蕩在中南海內。毛主席一邊吸煙,一邊神色專注地聽著,坐在一旁的周總理也聚精會神地聽著……曲終,毛主席讚道:“《二泉映月》具有濃鬱的民間風味,很好,要發揚光大之。”周總理也十分欣賞,說:“《二泉映月》太好了,要灌唱片,要作為珍貴禮物贈給來訪的國際友人。”張副部長、楊音和黨委書記、院長興奮地從中南海出來,車上,黨委書記對楊音說:“我們要馬上把錄音送到製片廠灌唱片。”“好,工作組已經去聯係了。”這天下午,天空下著鵝毛大雪,在中央音樂學院大禮堂內,坐滿了師生員工,沒有座位的就擠在過道,門外也站滿了人,他們都在等著,小聲談論著。“聽說是一個盲人。”“對,藝名叫瞎子阿炳。”“阿炳是個道士。”“他的音樂就是道家音樂和民間音樂的融合。”黨委書記說:“請大家靜一靜,我們馬上就要放民間音樂家華彥鈞,就是阿炳的唱片《二泉映月》了。阿炳是無錫人,他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民間音樂家,在舊社會他受儘了折磨,以至雙目失明,他還得了嚴重的肺結核,身體十分虛弱。但是,阿炳是東方的貝多芬,化的眼睛雖然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底層掙紮,他的樂曲反映了苦難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的《二泉映月》相當於東方的《命運》。下麵,請張副部長指示。”張副部長說:“阿炳,我了解他,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音樂家,我們不但要學習他的藝術,還要學習他的錚錚鐵骨,他為抗日宣傳做了不少工作,他是一位革命的音樂家,是東方的貝多芬,是中國人的驕傲,我們一定要學習他的骨氣,學習他的音樂,讓《二泉映月》震撼全世界。”黨委書記說:“好,現在,就請讓我們一起感受阿炳音樂的魅力吧!”悲愴激昂的音樂回蕩在中央音樂學院大禮堂的上空,又從窗口飛出了校園……師生們都鴉雀無聲地聆聽著。人們的臉上淚水直流……他們在不停地擦著淚水。隨著音樂由悲愴變得激昂,人們的目光也漸漸地發亮。唱片播完,禮堂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師生們走出了禮堂,有的還在擦眼淚。他們說:“從來還沒有聽到過這樣優美、這樣感人肺腑的樂曲。”“簡直就是東方的《命運》。”“對,阿炳簡直就是東方的貝多芬……”張副部長對黨委書記說:“一定要把阿炳的唱片在全國播放。”“是,部長。”黨委書記對楊音及工作組人員說:“你們的任務完成得太好了,黨委決定來年開春讓你們再到無錫繼續錄製。”“好,我們一定去。”楊音他們迎著雪花踏著雪在院裡走著,在前麵的梅樹下,聽到學生們在說:“啊,雪梅傲放,好美啊!”“阿炳的《二泉映月》就像雪梅一樣美麗而傲骨。”一個學生說:“說得好,《二泉映月》意境非凡,不愧是阿炳的泣血之作。”正說著,學生們見文化部張副部長、黨委書記和楊音他們走了過來,就圍了上去,一個說:“楊老師,阿炳先生太偉大了,我們真想見見他。”黨委書記說:“好,來年春天,我們去把阿炳接來,讓他給大家講課,好不好?”“太好了。”張副部長指示道:“一定要把阿炳接到北京來。”“是,部長。”黨委書記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