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頭本多平八(1 / 1)

武田信玄 新田次郎 3520 字 22天前

關於信玄西上作戰大軍的編組,《甲陽軍監》有詳細記載。不過,很多研究武田信玄的史家,並不把《甲陽軍監》當成可信的史書,因為他們認為這本書錯誤百出,其中更有學者認定這是一本毫無史料價值的劣作。可是,除了《甲陽軍監》以外,並沒有關於西上作戰的資料,因此還是采用這一份資料。西上作戰的第一個目標是打擊德川軍,事實上,在三方原會戰時,德川、織田聯軍大敗於武田軍。德川與織田這邊也有三方原的資料,可是對於武田軍的編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在《甲陽軍監》出版後才寫的書,就直接把《甲陽軍監》所寫的編組抄過來。《甲陽軍監》寫西上軍隊的編組如下:武田西上軍的編組先鋒七隊山縣昌景(八百七十騎)、內藤昌豐(三百七十五騎)、小山田信茂、小幡信貞(五百騎)、真田信綱、高阪虎綱(八百騎)、馬場信春。括弧裡是《甲陽軍監》所記載的兵力。小山田信茂、真田信綱、馬場信春的兵力並沒有記載,因此這裡也沒有寫出來。配合過去戰爭的動員數來看,假設小山田、真田、馬場的兵力共計兩千騎,先鋒七隊的總兵力就成了四千五百四十騎。而假設一騎附有四個步卒,則兵員總數就是兩萬兩千七百,是超乎預測的兵力。這便是《甲陽軍監》史書的性格令人懷疑的地方。而且先鋒部隊當中,也沒有記載北條氏政所派出的援軍,這也是與事實不符之處。二隊勝賴、武田信豐、武田信光(信虎的庶子上野介信友之子左衛門佐信光)、穴山信君、土屋昌次、望月信雅(信豐的弟弟)、跡部勝資。右衛小山田昌行、小宮山昌友、栗原左兵衛、今福丹波。左衛原隼人、相木市兵衛、安中左近、駒井右京(昌直)。後備逍遙軒武田信廉(信玄之弟)、一條信龍(信玄之弟)、海野眾、仁科眾。本營市川宮內國貞、小山田大學(昌貞)、下曾根信辰、長阪釣閒齋光堅、室賀入道(信俊)、三枝守友、真田昌幸、曾根內匠(昌世)、武田信實。本營當中也出現真田昌幸與曾根內匠這些內室近習使番眾的名字。這兩個年輕參謀安排在信玄的帷幕裡,而武田信實(信玄的弟弟)那裡有:諸浪人眾貳百多騎,武田兵庫(武田信實)統領。這裡有戰國時代特有的職業性浪人眾的兵力兩百騎,總共約一千名兵左右。武田信實負責指揮這些浪人並監視他們是否有背叛行為。本營的編隊似乎很接近事實。輜重隊奉行甘利重繼。以上是西上軍的編隊。《甲陽軍監》上也記載西上作戰時,留在信濃、上野、駿河諸城防備的大將們的名字,如果《甲陽軍監》的記載,有某些可信度的話,這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動員。而由這個陣容看來,信玄是以善長作戰的宿將為先鋒,而置勝賴、信豐這種積極、有機動性的年輕大將於第二線,至於左右衛、後衛及本營則稍嫌弱了一些。這個陣容可以解釋為以攻擊決戰為主體,《甲陽軍監》上麵寫山縣昌景是先鋒隊之一,其實這個先鋒隊分成兩部,以山縣昌景為大將的部隊於九月二十九日自古府中出發,去攻打三河。大家之所以認為《甲陽軍監》不是好書,也有這方麵的原因。不過,根據筆者的推察,其他的陣容大致出入不大。元龜三年(一五七二年)十月一日,信玄出發,並且對著武田家曆代寶物——禦旗、楯無宣誓必勝的決心。同時送信告知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他將於這一天出發。書信由使者快馬送到美濃國境,接著再由使僧送到當時正與織田軍作戰的北近江小穀城淺井長政和大獄山的朝倉義景手裡。這個報告還沒有送達淺井、朝倉兩軍之前,信長已經獲知在先了,他是透過間諜而獲得通報。德川家康對伊那的秋山信友侵入東美濃的事,並不覺得驚訝,把它當成牽製信長的計策,就沒甚麼大不了的事。當家康獲得山縣昌景的軍隊向伊那路出發的情報時,也看出對方是要侵入三河或遠江,以擾亂後方的打算。對家康會構成威脅的,是信玄所率領本隊的動向。他認為信玄大概要自甲斐國南下、出駿河,一舉衝進掛川城、高天神城,因此他也采取了防備姿態。在濱鬆城的家康接獲信玄前往信濃的諏訪報告時,大為驚愕。他根本沒有想到信玄所率的本隊會朝伊那穀邁進。信玄率領本隊去諏訪,意味著他要經伊那進擊三河或遠江。“信玄或許想突破中央。”家康在軍事會議上,激動得不由得提高聲音。“信玄大概要經過青崩峠、出水窪,從犬居走二俁街道直接南下,衝出見付(現在的靜岡縣磐田市。),在遠江分成兩隊,使掛川、高天神兩城孤立後再攻打濱鬆城。”家康對家臣們說。沒有一個人對這個想法有異議,因為對方是信玄,當然有可能這麼做了。“如果我們要出二俁、犬居去迎戰武田軍,可能會被進入三河的昌景軍自背後偷襲而麵臨危險。但如果我們這麼認為而不敢動的話,敵人就會在我們的領土上胡作非為了。”家康說。的確,武田軍的兵力是三萬,德川軍集總力也不足一萬,在人數上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馬上派出突擊隊牽製敵人南下,並且加強二俁城的防備,同時等待織田的援軍再出戰,除此之外彆無他策了。”隻有家康發言,諸將沉默不語,因為實在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德川軍的部將們麵對最大的危難而沉默著。信玄所率領的部隊蜿蜒前進。從諏訪出伊那,再由飯田向青崩峠南下。這條路是早已有之的從信濃出遠江的道路,可是中途必須越過三千尺高的青崩峠,而且越過山後一直到二俁共十五裡,也一直都是山道。帶著輜重的大部隊要越過山頂實在困難重重。這種大軍越山的場合,如果敵方有力的部隊利用地勢來攻擊他們,對他們往往造成不利,而且也必須擔心被伏兵襲擊。例如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偷襲今川義元而取得他的首級,也是因為今川義元進入了桶狹間這個大部隊動彈不得的地方。青崩峠到處有這種危險之地,信玄一定要考慮到德川軍可能會躲在山中找機會偷襲信玄的本陣。擔任帶路的,是遠江犬居城主天野景連,他是從以前就屈服於武田信玄的勢力,約定好對武田效忠的北遠江豪族。天野景連自己率領熟悉地理的人來到信濃迎接信玄。信玄派探子到四麵八方偵測,並且做雙重、三重的警戒,不過沒有獲得德川軍埋伏的情報,也沒有突擊隊混進來的情形。可是,信玄小心翼翼,他在要登上青崩峠時,把輜重隊的糧草分散到各部隊裡。在越過三增峠時,北條軍曾襲擊信玄的輜重隊,因而一時陷入苦戰。從那次起,每到達山地時,信玄就會暫時解散輜重隊,把糧草平均分配給全軍負責,不讓敵人趁虛而入。隻有先鋒隊與本營不必背負糧草,而先鋒隊也分成多路,分彆在天野景連所帶來的帶路人的引導下擔任行進路線的警戒。先鋒部隊分彆擁有洋槍,萬一情況危急,可以放射洋槍告急。信玄他們在青崩峠附近,捕捉到了一個化裝成樵夫的德川家探子。信玄叫這個探子隻要坦白招供,就答應放他,因此探子開了口。據他說,德川那邊派出二十個左右的間諜來到這附近,不過沒有德川軍。而散到犬居方麵的武田間諜與從犬居城送來給天野景連的情報,都沒有提到有德川軍過來的樣子。即使如此,信玄還是要大家更加嚴密警戒。愈接近山峠、道路就愈狹窄,一次隻能通過一頭馬。四周是密林,在黑暗的森林深處,即使藏有五十人或一百人,也很難察覺。信玄騎馬朝山峠前進,四周守衛嚴密,雖然天氣還不寒冷,可是晚秋的涼意籠罩四周。信玄隻是義無反顧地朝前邁進。他沒有戴鋼盔,隻以不特彆醒目的陣笠代替。信玄的前後有騎馬武士守護著,同時,這些警戒延續到四周的森林裡,森林裡有腰佩大刀的步卒來回走動,因為緊急時不便用槍,因此派腰佩大刀的強壯兵士負責警備。排在信玄後麵第七個老將在馬上搖晃著,他的臉頰瘦削,留有花白長髯。與其說他是武將,不如說他具有儒者的風貌。身上的佩戴也很樸素,似乎很喜歡不醒目的東西。長髯老將在馬上打瞌睡。這個長髯老將才是真正的信玄,前麵的信玄隻是信玄的替身。知道這件事的人隻有側近的少數人。信玄的本營一行越過青崩峠的山頂,開始下山,當下了二丁左右時,有鹿從隊伍的縫隙穿過,消失在森林裡。“鹿,鹿穿過隊伍!”有聲音從前麵傳到信玄這邊。在馬背上打瞌睡的信玄,聽到聲音張開眼睛看前方,旋即恢複打瞌睡的姿態。室賀信俊率著三百騎跟隨本營,當他聽到有鹿穿過隊伍時,擔心極了。緊跟在信玄背後的真田昌幸也大吃一驚的看著前麵的信玄。有鹿穿過隊伍是不吉利的徵兆,特彆在武田家,有鹿穿過隊伍就是有凶事要發生。天文十九年(一五五零年)八月,武田晴信出征信濃小縣,攻打村上義清的屬城砥石城,晴信於二十七日離開長窪,朝海野平前進。當他們可以看得見砥石城時,有鹿穿過他們的陣中。當時帷幕的謀將是信玄的側近駒井高白齋,由於獲得情報得知砥石城的守備森嚴,而且村上義清又要從北信率大軍攻打過來,因此向晴信進言撤退。可是年輕的晴信不聽,還是下令攻擊砥石城。結果遇到村上義清所率領的大軍來襲,吃了個大敗仗。信玄生平中唯一的敗北,就是這次的砥石崩潰。室賀信俊本來是信濃的武將,從當時就心向著武田,因此相當清楚那一次的事;真田昌幸則從父親幸隆那裡多次聽過這件事。(鹿穿過陣中是不吉利的。)他們不是迷信,而是相信這是事實。昌幸注意著信玄的動向,信玄還是若無其事的坐在馬上。既然信玄不在意,家臣們也沒有甚麼好在意的了。信玄闔眼想著,為何這一回西上作戰連續會有這麼多不吉利的事,在參拜墳墓時就陸續發生,再加上這一回出現的鹿。(前途不吉嗎?我從沒有想過會戰敗,武田軍是百戰百勝的,前途怎麼會不吉……)信玄腦子裡浮現出駒井高白齋的影子。(主公,請取消西上作戰,否則您自己本身就會危險了。)信玄彷佛聽到高白齋這麼說著。高白齋十八年前就已經去世了,不知道為甚麼現在會想起他來,大概是由鹿穿過陣中而聯想到的。信玄睜開眼睛。武田軍正越過青崩峠,朝稍亮的地方前進。他們走的是沿著小川而下的坡路,西側是山。森林消失了,這裡有十戶左右的人家。再前進一些,森林被阻斷了,那裡有個小部落。先鋒隊已經先調查過那裡的住戶內部有沒有敵人,從不見人影這一點看來,居民大概都很害怕,已經逃到山裡去了。信玄朝背後看一下,在他背後的真田昌幸馬上騎著馬靠過來,與信玄並肩而行。“那些住戶似乎沒有人,不過在本陣要通過之際,還是再看清楚一下啊!不然連鹿都可能闖進來。”真田昌幸以低沉結實的聲音回答遵命。信玄的馬一停,本營也配合他,馬上停止前進。二十名左右的人接獲真田昌幸的命令,進去那些住戶裡麵調查。從第三家逃出一個健壯的年輕人,他一隻手拿著洋槍,像猴子般的逃出去,消失在森林裡。接著從第四家跑出兩個人,第五家逃出一個人。從第五家逃出的一個人被武田的兵包圍,一看大勢已去,就割喉自殺,留下了洋槍。先鋒隊早就調查過這些屋子了,當時並沒有人,後來才有突擊隊混進來等待信玄到來。調查隊放出洋槍做信號,轉達全軍要嚴密警戒。如果信玄沒有說去調查那些住戶,結果難料。來到水窪後道路就變寬了,住家也多了起來。雖然沒有情報送過來說有德川的伏兵,可是應該會有突擊隊躲藏,打算狙擊信玄。德川軍除了采取這種手段之外,也無從抵抗。武田軍在水窪休息,並且整頓隊伍,輜重隊又恢複原來的任務。探子四處偵察,完全沒有發現危險的跡象。“這附近是天野家代代相傳治理的地方,應該不成問題。”天野景連對先鋒隊的大將馬場信春說。天野一族從鎌倉時代就已擴充勢力到北遠江,其後這個豪族隸屬於今川氏,俟今川氏滅亡後,天野景連就想與武田氏結盟,當時德川的勢力還未及於北遠江。天野景連的居城是犬居,犬居在遠江的中央,由這裡南下拓展到遠州平野。信玄進入了犬居城。他在犬居城聽取並整理駿河、遠江、三河方麵的情報,然後將本隊分成兩部份,由馬場信春指揮三千,攻打隻來(靜岡縣磐田郡光明村)的城堡,並且攻擊二俁城。信玄則率領主力,由信州街道南下,攻下天方(靜岡縣周智郡)、一宮(周智郡)、飯田(周智郡)等城堡,再南下攻下向笠(磐田郡)、各輪(小笠郡)的城堡。向笠與各輪之間有久能城,城主久能宗能好像要封鎖城對抗似的,因此信玄不冒然去攻打此城。天方、一宮、飯田、向笠、各輪等城堡的守備很少,根本無法與信玄所率的大軍對抗。因此,聽從家康的命令,棄城集合在濱鬆城。德川這時的心情是不想多浪費一兵一卒。十月十四日,信玄來到木原(靜岡縣磐田市與袋井市中間),在此駐紮本營,這裡距海有三裡多。遠江已經完全被截斷,掛川城與高天神城孤立了,正戰戰兢兢地等待武田大軍的到來。在濱鬆城的德川家康每天接到壞消息。山縣昌景率領五千名兵於九月二十九日自古府中出發,從伊那攻進三河,以山家三方眾(愛知縣南設樂郡作手的奧平貞勝、田峰的菅沼貞忠、長筱的菅沼滿直)為先鋒,來往於南方,奪得在三河與遠江國境上的吉田城(愛知縣南設樂郡鳳來町吉田),更攻陷遠江的井平城堡。井平位在自三河到二俁城補給路的要衝。山縣昌景是武田軍赫赫有名的大將,由他的進攻路線是從三河向遠江這一點看來,可以確知武田軍的第一目的是奪取二俁城。如果二俁城陷落,遠江的中部到北部就全在武田軍的支配下了,武田軍如果強化二俁城,並停留在此,濱鬆城就有危險了,由二俁城到濱鬆城有七裡半的距離。對德川家康而言,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是率領伊那眾攻進東美濃的秋山信友三千軍兵包圍了岩村城。岩村城的城主本來是遠山友勝,友勝死後,友勝的正室織田氏(信長的叔母)收信長的末子勝長為養子,而在他的背後有信長的弟弟織田三郎五郎,信長的臣子河尻秀隆,還有遠山七頭在這個城裡。信長特彆傾力於岩村城的防備,以警戒信玄,現在這個岩村城被秋山信友的軍隊包圍住了。德川家康害怕在這種情形之下,信長的援軍就不會到濱鬆城,而會去救援東美濃的岩村城了。信長正全力與淺井、朝倉作戰,因此也不可能到處派出援軍,這是當然的。家康對信長頻頻乞討援軍,他在寫給信長的書信中提到再這麼下去,三河、遠江兩國會隻剩下三、四個城,而其他的全歸信玄了,這些話一點也不誇張。武田軍快速的進擊,使三河、遠江的土豪們內心動搖起來。遠江進入德川勢力之下的日子很短,也不清楚德川的實力。戰國時代,依附有前途的盟友,是極自然的保身術。因此正迷惑於去留的土豪們在武田軍盛大軍事行動的刺激下,陸陸續續拜倒在武田軍的膝下。濱鬆城連日召開軍事會議,可是隻是報告武田軍進擊的情形而已,卻無法想出製止武田軍的方法。“這樣下去會影響德川的威信,三河、遠江那些機會主義的土豪與武士們,會認為德川軍畏懼武田軍,而且一籌莫展,這樣對將來不利。織田公的援軍來不來是一回事,我們這邊一定要采取行動。”本多平八郎忠勝說。其他的部將們大致讚成他的意見。大久保忠佐問本多忠勝有甚麼良藥。“我倒沒有甚麼好方法,不過是想帶一些兵力去敵人設置本營的木原、西島方麵探探。”本多忠勝回答。換言之,這是一種威力偵察。如此一來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敵人的兵力、動向、士氣等。“現在不能決戰,隻要一決戰,我方一定戰敗。要決戰非得等織田公的援軍抵達後不可,這一回隻是去試探一下敵人的動態罷了。”“好,試試看吧!”家康不隻想試試看,並且還說出自己的本營也要加入威力偵察的行列。酒井忠次與石川數正想阻止他,可是他不聽。“我想親眼目睹信玄的指揮姿態。”“萬一被敵人包圍了怎麼辦?”酒井忠次說,可是家康笑著回答:“我又不是第一次參戰。”結果,家康的本營與本多忠勝、內藤信成、大久保忠佐等的兵力加起來共二千餘,出濱鬆城,渡過天龍川,去偵察設陣於木原、西島附近的武田主力的威力。德川軍熟稔附近的地理,他們派出間諜四處探查武田軍的動向,並且從見付(現在的靜岡縣磐田市)的台地出到三簡野川。三簡野川是太田川的支流。前麵就是木原、西島了。來到這裡時,德川隊的前哨與武田隊的前哨起衝突,武田隊的前哨不斷的發射槍彈,這是發現敵人部隊的信號。家康的本營隊在見付聽到了射擊的聲音,認為大概發現了敵人。如此一來隻有撤退了。正當家康的本營撤退時,武田軍向本多忠勝與內藤信成的部隊追趕過來。本多隊與內藤隊讓家康的本營隊先逃走後,就在見付放火,當時正好吹西風,追擊過來的武田軍看到火與煙就退縮了。本營隊簇擁著家康,一麵回頭看猛火,一麵退回一言阪,三百餘騎武田馬隊抄近路迂回過來追逐他們,想阻斷他們的退路。家康的本營隊拚命的逃向一言阪,在戰爭中,如果出現了更優勢的武田軍就糟糕了,目前除了逃命,無計可施。本多忠勝隊與內藤信成隊折回追捕武田的騎馬隊。結果武田的騎馬隊被家康的本營隊與本多隊、內藤隊前後包抄,不得已隻好退到一言阪北邊。家康脫險,越過天龍川,逃向濱鬆城。本多忠勝隊殿後,一麵與武田軍作戰,一麵撤退。率領三百騎攻打過來的是土屋昌次,土屋左衛門尉昌次是個出名的武將,他所率領的三百騎以及跟隨的一千餘名步卒,都是驍勇善戰的。相對的,本多忠勝也是德川軍中出了名的武將。本多忠勝對追過來的土屋隊一齊發射洋槍,在對方畏縮時,拿長槍衝過去,但馬上又退回。然後又射擊攻擊追過來的武田軍,這是一種善於利用洋槍與馬的撤退法。本多隊當中,有十七、八個傑出的年輕武士,他們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都戴著唐頭。在馬上搖動唐頭的話,白毛、黑毛、紅毛一齊亂揚,實在漂亮極了。戴著唐頭的武士充滿自信的行動著,武田隊怕追逐下去會出現伏兵,就在土屋昌次躊躇之間,本多隊已經撤退成功了。關於唐頭有種種的說法,高柳光壽氏說所謂的唐頭,是把在雲南、緬甸北部到越南一帶的犁牛尾毛裝飾在頭盔上,白色者稱白熊,黑色者稱黑熊,紅色者稱赤熊。由於這是進口貨,因此價格昂貴,而以此來裝飾頭盔的德川年輕武士,正象征著德川此後不斷伸展的勢力。《甲陽軍監》描寫當時的情形如下:三河武士當中,十有七、八戴唐頭出現,信玄公本營的近習,名為小杉右近助者,作了一首詩歌,寫在見付阪之石碑上,歌詞如下:“家康有兩個寶貝”“唐頭與本多平八”總之,由於本多平八郎忠勝的奮戰,德川軍在損失輕微下撤回濱鬆城。這次偵察的結果,他們了解武田軍對地勢相當熟悉,也明白不能輕易出城,因此對德川而言,也是個大收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