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秦王掃六合(1 / 1)

長安。

當天使程昱一腳踏入這座大漢的西京時,他仿若回到了沒有遭受董卓傾覆的雒陽城,那時的雒陽城繁華興盛,氣態萬千,恰如今日的長安城。

還記得那位大司馬劉璋入主關中不到五年,竟是大為改易了整個關中,又使得長安城舊貌換新顏,不複舊日的殘破不堪。

“但見街市興盛,士庶如雲,就可知張君的治才非凡。”程昱還顧右側,向著陪同他的長安令張既讚歎了一聲。

張既拱手謙然了一句:“今日之長安繁榮昌盛,非是我所能達也,蓋我主仁德治政所致,才有了今日長安的繁華。”

程昱點了點頭,他感歎道:“昱一路西進,但見關中的麵貌煥然更新,如道路、溝渠、驛站、城池等物,又士庶安樂,太平無二,確是可一窺大司馬之仁德。”

在張既的陪同下,程昱來到了長安的官舍,他將先在官舍中歇息一夜,來日再向劉璋頒下天子劉協的令旨。

當然,這份天子劉協蓋上璽印,以劉璋為秦王的令旨,說穿了非是天子的本意,蓋是出自總覽朝政的曹操手筆。

張既將程昱送到官舍入住後,他同程昱拱手告彆,往大司馬的府邸行去,不多時,他就來到了距離官舍不遠的大司馬府邸,通傳一聲後得到了劉璋的接見。

“明公,天使程昱已經安排妥當,現下在官舍入住了。”張既簡略的通稟天使的情況。

“嗯。”劉璋頷首,他的神色淡然,說起來天使西來也不知道有幾次了,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天使換了人選,前幾次都是侍中劉艾,今次換上了曹操的腹心之人程昱。

肉脯。

對於程昱這位曹氏集團的死黨,劉璋印象最深的就是程昱製作肉脯一事,而且程昱製作肉脯的對象,不是他人,乃是他的本縣人。

真可謂是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

略過肉脯一事,劉璋思慮起了當下緊要的事情,他向長史王商、主簿荀攸等人垂詢道:“曹操因襲取鄴城一事為袁紹發覺,憂心袁紹大軍南下……今次曹操遣使加封吾為秦王,想來是打算禍水西引,不知卿等就秦王一事意下如何?”

從事鄭度出席言道:“就如明公所言,曹操所圖者,蓋將明公置於爐火之上,引得袁紹不忿來攻……因是如故,明公切不可應下秦王之封,當如前幾次一樣,一力推辭如是。”

鄭度話音落下,雍州治中趙昂緊跟著出席道:“鄭從事所言在理,曹操即是打算通過加封明公為秦王一事,引得袁紹矚目西土,當不能遂曹操所願,理當切辭之。”

趙昂言訖,又是幾人出席,以曹操包藏禍心,不當受秦王之封,道出了和鄭度、趙昂一樣的態度。

雍州從事薑囧,他思慮一二後,出席拱手言道:“以明公今時之功勳,受王爵之賞,方得嘉獎一二……其次明公受與不受,宇內諸侯都將聞之,生出忌憚之心,愚意莫不如領下秦王的加封。”

“這不是遂了曹操的圖謀。”從事鄭度疑惑了一聲,他對薑囧的話多少有些不能理解,且知敵人讚同的事情,他們就要反對,敵人反對的事情,他們才應該去讚同。

而今曹操夾帶不良之意,假天子之命褒獎劉璋為秦王,以鄭度的思忖,定然是不當受封,不遂曹操所願,這才是理智的做法。

“咳。”

就在眾議紛亂的時候,主簿荀攸輕咳了一聲,而後殿內議論之聲瞬息間就止住了下來,整個大殿從聲音嘈雜變的寂靜,眾人皆知荀攸將所有言也。

但見荀攸出席,點明結論,給出他的意見道:“明公,以臣下之愚見,當受此封。”

“何也?”在鄭度和趙昂的不解神色中,荀攸侃侃道來:“其一,恰如薑從事所言,明公誅除李郭、梟首韓宋,一舉蕩定關中及隴右之地,還關西一個天平,功勳之大,無以嘉賞,區區王爵之薄位,不過聊以酬謝一二。”

“其二,曹操所欲者,無非是想促使河北袁紹與我關隴交兵,他好作壁上觀,見勢而行,收漁翁之利,因此才向明公授下秦王之封。”

“然明公若是坦而受之,在袁紹眼中,就是明公和曹操關係密切,有聯手之意,又前者袁紹怨曹操不聽己命將天子從許都遷往鄴城,今者曹操密有襲取鄴城之情狀,袁紹定然生恨於曹操,曹操欲將禍水引往關中,卻是不可得也。”

說到這裡,荀攸頓了頓,待眾人思略一二後,他繼續言道:“其三,明公懷濟世安民之意,起兵於蜀地,欲求王霸之業,而屢拒王爵之封,不免使得遠近生惑,以明公之誌短淺,無鵬飛北海之大誌也。”

“但請明公受封王爵,以俘遠近士庶所望。”言罷,荀攸跪拜而下,向著劉璋請求道。

隨著荀攸的領頭,如薑囧,本意就讚成劉璋受封的人,他也跟著拜下,請求劉璋受封,而如鄭度、趙昂等人,本意不讚成劉璋受封的人,此刻竟是在思忖一二後,也跟著下拜。

無他,蓋因劉璋受封王爵,往九五至尊之位更加靠近了,對他們這些臣屬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隻有劉璋進步了,他們才會跟著進步。

雖說在場諸人,有的人並不對功名利祿看重,隻求報得劉璋的知遇之恩,但大多人,都是打著攀龍附鳳的心思,所以才追隨的劉璋。

因是如此,在劉璋登臨王爵一事上,堂下一眾文武,多是冀望劉璋受封,更進一步的,許多人都盼著劉璋直接登上至尊之位,那時候,他們才算是真正的攀龍附鳳,前途無量。

“諸君之意,吾自當思忖一二。”

在眾人的期盼中,劉璋給出了一個回答,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入夜。

劉璋立身於中庭,望著天穹上的明月,月明星稀,鴉鵲南飛,美景在前,他卻是心不在此,而是在思慮白日眾人議論之事。

對於稱王的事情,雖是在荀攸帶頭下,眾議以劉璋領下王爵之賞為宜,但劉璋卻是心存猶疑,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帝王教條在告戒著他,稱王不可也。

“夫君,夜深了,當早些歇息。”就在劉璋深思紛亂的時候,一聲清脆之聲從他身後響起,不用回頭,劉璋就知道來人乃是他的夫人黃婉。

劉璋轉身,他向著黃婉道了一句:“婉兒,今者天使駕臨長安,旨意以我為秦王,你認為我當不當受。”

思慮深重的劉璋,向著親近之人黃婉問詢了起來,他打算了解一下黃婉的看法,看看能不能有所啟發。

隻是黃婉推脫了劉璋的問話,她隻言道:“夫君,此等大事,當和王長史、荀主簿等人商議,妾身不過一女子,卻是沒有什麼高見。”

“哦。”劉璋點頭應了一聲,卻是沒有追問,也是他從黃婉的神色瞧出了黃婉的偏向,但見黃婉眉宇間帶著一二期望之色,看起來對於劉璋稱王,而她升任王妃一事心下向往,是以顯露在了臉上。

也是這一刻,劉璋心中有了定論,他踏步上前,牽起黃婉的手,微笑著道了一句:“夫人說的是,須得早早歇息。”

“夫君。”瞧見了劉璋臉上的揶揄之色,黃婉嬌羞了一聲。

第二日。

程昱攜帶著黃布製成的天子詔書,來到了大司馬劉璋的府邸,在侍從的牽引下,向著府邸的大堂行去。

‘倒是簡樸。’程昱一路行來,所見屋宇的裝飾和用料都是用的尋常之物,而沒有去揀選奇珍之物來建造,可見劉璋是一個質樸簡約的人。

不多時,程昱來到大堂,見到了大司馬劉璋,劉璋給他的第一印象是年輕,雖是劉璋蓄起了短須,但麵容落入程昱的眼中,還是讓程鬱窺見了劉璋的年輕。

“大司馬。”程昱拱手進禮道。

好派頭,好姿容,劉璋打量了一眼身材高大、容貌壯麗的程昱,他對程昱的外表甚是喟歎,接著劉璋伸手請道:“程君,請。”

正事要緊,劉璋沒有和程昱客套的想法,他延請程昱到主位上宣讀天子的旨意,雖是劉璋作為大司馬,官爵高過程昱數個檔次,但程昱身為天使,代表是天子,自然得尊崇無二。

程昱站於主位,而後劉璋領著一眾文武拜下,洗耳恭聽起了程昱宣讀天子的令旨。程昱聲音洪亮,誦讀起詔書來,滿堂皆可聽聞,且詔書的內容文字用詞華美,可見是出自大家之手,兩相配合,讓劉璋聽起來頓感愉悅。

先是詔書的前部分,都是在闡述劉璋的功勞,掃清秦隴,誅除諸賊,為漢家立功的事情。

“……是故加封劉季玉為秦王,使天下之人明知朕優待功勳之意……”

詔書的內容不是很長,程昱很快就念叨了結尾,也即是詔書上的正事,加封劉璋為秦王一事。

“大司馬,請領旨謝恩吧。”

念誦完詔書的程昱,他將舒展開來的詔書合攏,向著劉璋遞去,不過他心中揣測,劉璋多半是和前幾次一樣,拒絕王爵的封賞,以免木秀於林,崖高於岸,遭到宇內諸侯的忌憚和窺伺。

所以程昱做好了收起詔書的準備,他見著劉璋起身,預備著劉璋拱手推辭。

但起身後的劉璋,卻是伸出手接過了程昱手中的文書,讓準備收回詔書的程昱神色為之一愣,潛意識裡差點將詔書收回,不過很快程昱反應了過來,他微微垂首,放任劉璋接過詔書。

“天子屢次降詔,以璋受王爵之賞,如是者二三,璋不宜再辭受也。”接過詔書的劉璋,他朝著程昱溫言了一句。

程昱點頭微笑道:“大王說的是,天子厚意,不宜屢屢推辭,自當受之。”

隨著劉璋接過詔書,並同程昱說起場麵話,堂下一眾文武莫不神色振奮,雖是劉璋受封王爵,但見眾人臉色,卻是比起自己受封王爵還要高興。

但見關中的一眾文武,一個兩個都是眉飛色舞,神采奕奕,恨不得朗聲揚笑,隻是礙於場麵,不好放聲大笑。

正主劉璋神色淡然,他同程昱講完場麵話後,向著程昱言道:“程君遠來辛苦,又受封璋以王爵,今夜璋當置酒高會,一則是為程君,二則是為王爵之賞。”

入夜,大司馬,不,現在應該是秦王劉璋的府邸,其內的大堂中燈火通明,亮如白晝,傳出來絲竹之聲不絕於耳,酒香之味散於周遭。

“程君,請滿飲此杯。”劉璋向著近前的程昱言道,作為天使的程昱,被安排在了劉璋左近的位置。

“大王,請。”程昱麵色含笑,他回禮道。

作為帶著詔書來到長安的程昱,他太清楚這一行的真實目的了,明麵上是授予劉璋王爵,實則是將劉璋推到高處明處,好讓劉璋吸引袁紹的注意了。

隻是考慮到前幾次授封劉璋王爵,劉璋都推脫了,所以本以為這一行當不如人意的時候,程昱卻是未曾想到,劉璋這一次竟是乾脆的領下了親王的爵祿。

這也就意味著程昱這一次出使圓滿成功,所故程昱心下開懷,麵色含笑。

“聽聞先生乃兗州名士,必有高明之見,不知以始皇帝何許人也。”劉璋放下酒杯,向著程昱問詢道。

程昱抿著胡須,思忖了一二後道:“始皇帝懷有虎狼之心,鞭笞天下,與桀紂相類也。”

劉璋追問了一句:“可還有其他?”

程昱秉著多說多錯的道理,他搖了搖頭,不再多言,以免留下什麼話柄。

見程昱搖頭,劉璋歎息了一聲道:“程君適才所言,乃始皇帝之過也,而未能言其功。”

“向著周德衰頹,諸侯並起,春秋、戰國之世,諸侯混戰,宇內紛爭,蓋有百餘年也,而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掃清六合,席卷八荒,一統天下,可知天下歸一,紛爭消弭,由始皇帝所啟。”

“故始皇帝有過於天下,亦有功於天下也。”

言訖,劉璋似是有所感觸,他下場同一眾武將舞動搖擺了起來,並誦唱道。

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

諸侯儘西來。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