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周日的上午詹妮亞都坐在書桌前麵。她的桌上擺著化學課本和作業,還有兩本日曆。其中一本是她自己的日程規劃,最新標記還停留在她去海邊度假的日子,另一本則是從市政網頁上打印出來的“垃圾日曆”,用來提醒她今天是否該把家中某種顏色的垃圾袋堆到門口去。
不穩定的垃圾回收日向來是異鄉人在雷根貝格生活時的大麻煩,對搞不懂分類規則的外國人更是雪上加霜。她老哥在她小時候還經常犯錯,要麼是瓶蓋和瓶身一起扔,要麼是把牛奶盒也扔進藍色垃圾桶。他還總是錯誤地把不屬於“其他垃圾”的東西扔進黑色垃圾桶裡,以至於垃圾車無視了他整整四個星期。
這不能全算她老哥的錯,因為垃圾分類的事也常常難倒本地人。馬爾科姆倒是總能很精確地給自己製造出來的冷門垃圾分類,但卻經常錯過對應種類的垃圾車會來的時間。他連續錯過了有機廢物和剩餘垃圾的回收日,一股可怕的腐敗廚餘的氣味就在院子裡彌漫了近兩星期,她媽媽為此而火冒三丈。
“這有多難?”她媽媽用尖銳絕望的聲音問,“你隻要在前一晚把垃圾袋拿出去!”
但那有時候的確挺難的,尤其在你不能專心致誌且作息規律地生活時。她媽媽自己也搞錯過一次,因為臨時出現的重大不利證據而徹夜與客戶爭吵,又把藍色垃圾回收日記成了黑色。詹妮亞基本斷定,當時她媽媽心裡想的準是把她那富有而混賬的客戶也塞進黑色垃圾袋裡。
詹妮亞自己還沒有搞錯過垃圾回收日。她有時會在前一天晚上忘了,但總能在次日早晨垃圾車經過前及時想起來。可能因為她是家裡唯一一個不需要應付工作的人,但她覺得不僅僅如此。她在這方麵實在幸運,或者說她有一種踩著關鍵時間點辦事的天賦,像是趕上地鐵關門前的最後一秒,買走商店裡折扣的最後一卷紙巾。她總是隱隱約約地知道自己能趕得及。
可是光靠運氣是不行的。她也像許多走好運的人一樣,在無人處暗憂自己的運氣是否會突然用儘,像張負債累累的信用卡一樣帶來麻煩。她不能總是靠運氣,否則它遲早會在某個最要命的時刻棄她而去。她必須提前就有所準備。
昨天傍晚,她就非常大意。她早就知道她老哥回來了,卻還是把各種各樣暴露她調查工作的東西留在臥室裡。她掛在“偵探板”上的兩張照片,科來因與“手套先生”,當然一張也不能讓她老哥發現。還有她打印下來的種種神話傳說、梨海市的本地新聞、她老哥長達十多年的社交網站公開信息記錄……她總是把它們用機器翻譯轉成德文,再打印出來,偽裝成筆記帶到學校裡研究。以及,這件事當然會耽誤她上課聽講,因此上星期(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