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鏡之內外(下)(1 / 1)

從周妤日記的內容,大致可以推斷出十月十三日晚上的前因後果。心懷不軌的中年男人借口送彆會將她灌醉,遣走其他人以後就施行犯罪。

就在這個時候,“周雨”的人格意識替代周妤醒了過來。

也即是說,從頭到尾,周妤都不清楚自己在當晚經曆了什麼樣的危機,也就不存在精神創傷的可能。那一夜絕不是周雨誕生的真正成因。

另一條線索則是,周妤在十月十二日所提起的“經常忘記事情”。從描述而言像是被其他人格頂掉了。但周雨對此並沒有相關的記憶,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現這具身體存在第三人格的證據。

也許,這些記憶空白的時間段,正是周妤創造出第二人格的真實原因。

支持這猜想的另一個證據,是在十月九日與十月十二日,這兩篇日記的中間,留下了一點點輕微的撕頁痕跡。周妤本人似乎未發現,但卻沒瞞過將日記翻來覆去讀了好幾遍的另一個人格。

按理說,這消失的一頁上,記載的內容應該是十月十日到十月十一間發生的事情。但眼下留著的,僅僅就是一點點被撕壞的紙頁。

想知道那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恐怕詢問周妤本人也沒有用。因為十月十二日以後的日記已經完全回複了常態,甚至連容易忘記事情的描述都不怎麼出現了。

儘管那頁紙上的具體內容已經無法知道,但在十一月中旬時,日記裡隱藏的線索還是被發現了。

當周妤落筆寫下那被撕去的一頁時,一定是處在極端的情緒裡。所以,她的部分筆跡透過紙張,深深印在了相鄰的頁數上。

用手指反複觸摸後,可以拚湊出那些狂亂的、像是借此發泄般的文字。

寫的字隻有一個。

各種各樣的,混亂的,巨大的“殺”字。

是的,隱藏在十月十二日那些平淡文字記載下的,是一顆不久前不停鐫寫凶言,瀕臨於失控邊緣的瘋狂之心。

那深深的刻痕與劍戟似的筆觸,若非仇恨與憤怒,就必定是極度的恐懼所致。

周妤要殺死誰?或者情況相反,是誰要殺死她呢?

在發現這事後,周雨下定了主意。也許自己的主人格並非那麼簡單。

如果是她打算殺誰就算了,要是誰打算殺她,現在這種毫無防備的狀況可是坐以待斃。

於是,他開始和周妤共同使用著同一具軀體。在白天由主人格進行著普通的日常,夜晚,他則使用大約一個小時來閱讀日記,了解自己周遭的一切。

周雨進行的,這種小範圍的慣例性偵查持續了一段時間。

而那一天,周妤在地鐵上睡著,使他察覺主人格被人跟蹤的事情,讓周雨決定開始在白天活動。

這是很簡單的,因為兩者的人格切換明確地以“入睡”為條件。

隻需設法在周妤的日常飲料裡混入少許安眠藥,周雨就(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