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另一個世界前,羅彬瀚又回了趟寂靜號。這次他沒有去馬林或霜尾,隻是讓∈把關於溺葉的資料又調了出來。那些內容多到十天十夜也不可能看完,他隻得儘量挑出重點的部分瀏覽。
羅彬瀚第一次接觸“溺葉”這個詞是在某本小說裡。那時他還沒單獨去鎮上調查巨人的消息,也並沒意識到溺葉和他老家的某些致癮植物有何不同。在那本暢銷小說中,主角的某個朋友因吸食溺葉而得了妄想症,堅信自己身處於一個虛假的畫中世界,唯有投身湖水才能洗脫汙濁,成為真實純粹的活人。那個精神病患最終在夕陽下投湖而死,“屍體怎麼都沒法撈著”。
當時羅彬瀚隻認為這是對岸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且作者對吸食溺葉的感受描寫過分詳細,簡直應該被扭送去檢驗一下。然而在去了藍鵲那裡後他的感受又變得有所不同,尤其在意這個角色的屍體失蹤問題。
他讓∈查詢了關於“溺葉”成分的信息,結果確像藍鵲所說,葉片含有一種類似煙草的生物堿。那其實並不怎麼危險,真正的問題是它具備一種原因不明的致幻效果,且有概率引發嚴重的精神疾病。儘管研究者還未找出其致幻成分,但臨床觀察和統計數據都支持這一結論。
∈給他看了幾張溺葉成株的照片,果真和野人田裡的泥葉極為相似,隻是葉片顏色更深,是種接近鬆葉的墨綠。羅彬瀚還讓∈幫他整理了溺葉的起源和曆史,發現它被世人所知的年頭並不長——大約兩百年前,一個考察隊在淶馬洲唐池山脈的大裂穀中發現了首株野生溺葉,研究後認定它是茄科地萍豆的遠親植物。
考察隊把其中一株作為樣本帶回了文明世界。這件事起初並未引發重視,直到煙草公司發現該物種有利可圖,於是積極遊說政府通過了食品檢驗程序,在市場上作為另類香煙販賣。溺葉煙因其獨特風味迅速地風靡世界,直到大量成癮者出現了致幻和精神問題,公眾才開始質疑其安全性。
爭議和抵製一直持續至今,最後各國均對溺葉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製,作為發源地的淶馬洲直接禁止了非藥用生產和販售。那在法條上約束得非常嚴厲,可惜實施效果卻很不如人意。
循著這條線索,羅彬瀚又查詢了“淶馬洲唐池山脈大裂穀”。那是一道橫貫淶馬洲北部的巨大山脈,自東部海岸而起,直抵中西部的大平原北麵。山脈中間被一個巨大的裂穀截為兩段,形成了一個奇異複雜的生態天堂——西邊是稀疏荒涼的低矮灌木,東邊則是高大茂密的喬木林區,古樹綿延兩百公裡,直至最東部的原石台山區。
那裡正是連接著兩個世界的通道所在。先前羅彬瀚所去的原石台小鎮則在山區和平原的緩衝帶上,距離裂穀邊(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