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容後再議(1 / 1)

朝天子 風塵落雨 1187 字 1個月前

看著人群前方蒼老而又佝僂的背影,顧思年的眼神微微一寒:

“原來是你~”

楊奇楊大人的臉色同樣不好看,他萬萬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的反對的竟然是當朝太傅。

塵堯輕聲道:

“老太傅,可否詳細講講?”

司馬仲騫緩緩道來:

“北荒三州是我朝龍興之地,淪陷多年確實是國恥,這一點難以啟齒,但不得不承認,是事實。

北荒百姓遭受苦難、民不聊生,文武群臣乃至陛下也日日憂心,掛念胸中,無一刻敢忘卻。

他們的苦,朝廷知道。”

楊奇眉頭一皺:

“太傅大人既然這麼說,為何還不同意出兵北荒?”

“不是不出兵,而是眼下並非出兵的最佳時機。”

老太傅接著說道:

“近年來我朝與北燕多次開戰,仰仗邊軍將士勇猛以及陛下洪福齊天,幾場仗都打贏了,確實民心振奮。

但勝仗的背後是國庫空虛,靡費甚巨。

去歲災情嚴重,許多郡縣都顆粒無收,眼下各地的注意力都在今年的春耕之上,國庫哪來的餘糧?

戰鼓一響,黃金萬兩,打仗打得是銀子啊!

沒有錢銀,如何開戰?”

此話一出就有不少官員下意識地點了點頭,沒銀子,這場仗怎麼也打不了。

楊奇皺眉道:

“太傅大人,下官鬥膽多一句嘴。

國庫空虛不假,但去歲鹽運案抄了不少貪官汙吏的家,應該有不少銀兩。

戰事一旦開啟,各級官衙可節省吃穿用度,舉國重心向戰事傾斜。

屆時民心沸騰,百姓、商賈、官吏必當踴躍捐款捐物,充實國庫。

微臣雖無甚家私,但也願意捐出全部家產,為國事儘一份綿薄之力!”

楊奇神情亢奮,慷慨激昂。

不少人的臉皮抖了抖,神色各異,或尊敬或無語,你楊大人要捐錢捐物,可彆帶上我們啊。

“好,就算楊大人的法子可行,我們能湊出大戰所需的銀兩,那老臣還有三問,問滿殿朝臣。”

老人顫顫巍巍地豎起三根手指:

“近幾次大戰都是我朝獲勝,但戰事規模都不大,北燕遠沒到傾巢而出的地步。

可收複北荒,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起碼要動用十數萬兵力。

大家彆忘了,北燕士卒從小熟練弓馬騎射,又連年征戰,戰力強悍。國內更有雄師百萬,枕戈待旦。

燕軍遊騎多年來襲擾邊境,我朝都是勝少敗多。

這第一問便是,就算能湊齊錢糧,誰能保證北荒之戰一定會打贏?

第二問,燕人南下的狼子野心天下皆知,但我大涼國威尚在,北燕宵小短時間內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北荒之戰打輸了,邊軍精銳儘喪,燕軍傾國之力南下,接下來的仗怎麼打?北境防線能不能守住?

第三問,北荒之戰打輸了,北境防線又沒守住,燕人馬蹄南下,戰火燒遍大涼全境,兵鋒直抵京城腳下,這個責任誰來擔?

誰又能擔得起!”

老人的三問問的所有人低頭不語,剛剛想要附和楊奇的少部分官員都閉上了嘴巴。

誰擔得起?

“楊大人。”

司馬仲騫回過身來看著楊奇:

“你擔得起嗎?”

楊奇滿臉漲得通紅,憤憤不平地說道:

“依太傅之言,北荒之戰就不打了?三州上百城就永遠歸燕人了?

大人有沒有想過百萬北荒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彆忘了,他們也曾是我大涼的子民,日日夜夜期盼重回大涼!”

“我說了,不是不聞不問,而是應該徐徐圖之!

楊大人出自涼州,思鄉之情本官理解,但凡事不可操之過急。”

老人目光平靜,言辭間聽不出半分情感,可顧思年以及滿殿的文武都聽出了語氣中的冷漠。

也就是楊奇這種膽子大的,換做旁人誰敢當麵質疑太傅?

塵堯坐直了身體:

“朕想知道,太傅大人說的徐徐圖之,是指多久?”

司馬仲騫朝著皇帝彎腰行禮:

“休養生息、積蓄國力、整兵備戰,起碼需要十年。”

“十年!”

楊奇的眼珠子一下子瞪了起來:

“太傅一句話,北荒百姓就得再承受十年之苦?那得死多少人?

再說了,我大涼休養生息,北燕何曾不在積蓄國力?太傅之言微臣不敢苟同!

與其苦等,倒不如放手一搏!”

楊奇越說越氣,滿臉通紅,唾沫橫飛。

麵對質疑,司馬仲騫並沒惱怒也未反駁,就這麼安安靜靜地站著。

“好了,楊大人不用急。”

塵堯輕聲道:

“朝堂議事,各抒己見,犯不著麵紅耳赤。”

楊奇這才低下頭來,但一看就是憋了一肚子的話。

塵堯掃視全場:

“太傅大人和楊大人都說完了,其他人呢?”

人群前列,一人邁步行出:

“臣吏部尚書司馬羨,讚同太傅大人所言。

收複北荒,當徐徐圖之,還請陛下三思!”

“臣工部給事中王何附議,請陛下三思!”

“臣光祿寺卿附議,請陛下三思!”

“臣戶部給事中附議!”

……

朝班中一道道身影行出,一道道喝聲響起,無一例外,全都讚成太傅之言。

楊奇的臉色差到了極致,渾身都在發抖。

站在前排的塵風轉過來頭,隱晦地看了顧思年一眼,可顧思年隻是微微搖頭,沒有說話。

皇帝凝著眼,站起身,來回走了兩圈,麵無表情地說道:

“既然眾愛卿都這麼想,那就依太傅大人的意思,徐徐圖之,先以休養生息為主!”

楊奇一急,趕忙抬頭。

“陛下!”

“楊大人!”

塵堯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頗為嚴肅地說道:

“朝堂已經議定的事,就不用再多言了。

你回去之後要好生安撫國子監的學子,讓他們知道,收複北荒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楊奇咬著牙,硬著頭皮回道:

“微臣遵旨!”

“還有件事。”

塵堯突然一挑眉頭:

“我大涼也曾以武立國,此前每隔數年都會舉行京城演武,前幾年因為戰事,演武都取消了。

今年就把這件事重新做起來吧。

以往演武都是京軍參與,今年再多兩支邊軍吧,分彆從雍州衛、琅州衛抽調,畢竟人家打了不少勝仗。

演武的時間,就定在六月初六!”

“臣等遵旨!”

眾人目光一震,雖然齊聲應喝,但臉上都帶著疑惑。

好端端的怎麼還演武了?

塵堯袍袖一揮:

“具體事務就由秦王主辦吧,平北將軍給他打下手。

務必要辦得漂漂亮亮,讓京城的百姓見識下邊軍的風采。

退朝!”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