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主考官衛誡(1 / 1)

會試主考官兩人,一正一副,主要是看正主考官。

當然副主考官和八個同考官也很重要。

會試的卷子由他們評選出來,才呈上來,再由主副考官定奪。

如果意見不一樣,就以主考官的建議為最終建議。

朝中有人好辦事,臨近會試,何家人一直留意有哪些考官。

等確定最終名單後,何家也第一手收到資料了。

何侍郎拿著這屆的考官名錄給孫山等人看。

這次會試的主考官是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衛誡。

何侍郎感歎地說:“看來殿下很重視這次會試,主考官等級竟然是最高等。”

會試由禮部主持,主考官一般也是由三品以上的官員擔任,這次會試直接由禮部的大佬來主持,規格可以說相當的高。

禮部部長為尚書,隻有一人,正二品。

負責負責國家的禮儀製度,包括祭祀、朝貢、外交等事務以及主管國家科舉考試。

東閣大學士,是內閣大學士之一,正一品。】

主要職責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點檢題奏,票擬批答,起草詔令、批複奏章等。

相當於是皇帝的秘書。

何侍郎繼續說:“衛誡曾是當今聖上的太師,是聖上的心腹,這次由他來主持會試,看來是想從中選拔自己的人才。”

何侍郎的意思是:這是聖上登基的第一屆會試,上榜的考生也是當今聖上的第一屆門生。聖上很重視,所以主考官的規格非常高。

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如果能從一眾考生中脫穎而出,入了聖上的眼,前途不可限量。

何侍郎鼓勵地說:“你們好好考,爭取上榜。這是當今聖上第一次主持會試,你們是天子門生,是當今聖上的人,說不定機遇會比以往的門生好。”

辭舊迎新,對任何事來說都一樣。

最幸運的是當今聖上的第一屆門生,最倒黴的是先帝的最後一屆門生。

不過這種事隻適合一般規律,不適合所有人。

孫山想起“冷麵書生”餘南望。

好巧不巧他是先帝的最後一屆門生,不知道慶幸他能上榜並且取得好成績,還是暗歎一聲做“末代門生”。

不過孫山相信餘南望不符合一般規律,他本來就不是一般人。

之前從大表哥那裡獲悉,餘南望從翰林院實習完畢後,順利留館,正式授官,成為翰林院正七品編修。

走的路線跟大表哥一樣,同樣也跟大多數官員的路線一樣。、

大家對謀求翰林院出身的身份趨之若鶩,這可是將來做官最好的傍身。

何侍郎跟孫山等人說了老半天成為聖上第一屆的門生的好處。

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能得到好處,得要上榜。

何書駿一夥人對自己真沒啥信心能金榜題名。

孫山發現何侍郎其實跟何三老太爺不僅樣子,外形像,性子也挺像。

其實話也挺多。

或許平時礙於自己是高官身份以及長輩威嚴,不好跟晚輩說太多。

但此時此刻,跟孫山等人聊天子門生聊得雞啄不斷,一直在那裡講,哪裡是話少的人。

講了好一會兒終於講完成為第一屆天子門生的好處後,正式轉入正題。

講衛誡衛尚書的生平事跡。

衛誡的履曆其實不複雜,跟何書駿一樣,出生地方大家族,從小享受名師教育。

從秀才,舉人,進士一直考上來。

何侍郎眼裡摻雜著點嫉妒地說:“衛尚書通過了會試,並在殿試中以一甲第三名(探花)進士及第。”

頓了頓又說到:“其實那屆他的會試成績排名第一。傳聞因為他在那一屆最年輕,長得最周正,所以才被從狀元之位下降到探花之位。”

隨後摸了摸胡子,好似隱隱約約有股幸災樂禍地味道說:“對此,衛尚書一直耿耿於懷,鬱鬱寡歡。”

孫山幾人聽到後,眼睛瞪得老大。

哎呦,可憐的衛尚書,明明那麼出色,明明可以做鳳頭,結果因為是靚仔被擠到第三。

嘖嘖,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悲傷。

不過對衛尚書來說,肯定悲憤。

明明有才有貌,結果卻成為外界“空有其貌”的探花郎。

明明憑本事“吃飯”,結果卻讓人認為“倚貌吃飯”。

嘖嘖,這是一件悲傷的事。

何侍郎繼續說:“衛尚書因為這件事頗有憤恨,文風犀利尖銳,嫉惡如仇。不過這幾年不知道是老了,還是頗受當今聖上重用,心態變得平衡了,言辭不再像以前銳利,說話也不急不緩。”

最後何侍郎說到:“我跟你們講衛尚書的事跡,其實想告訴你們,我現在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麼樣的文風。要是以前肯定喜歡言辭犀利,一針見血,直至要害的文章。現在他大變樣了,不知道所愛好的文風跟以前一樣,還是平平緩緩,溫潤如玉的文章。”

何侍郎一擺手,無奈地說:“我跟衛尚書隻不過點頭之交,平時也隻是在朝中相見,沒說過幾句話,私下更隻是禮節性交流,對他算了解也不算了解,所以沒辦法根據他的好愛給你們提建議。”

孫山和何書駿幾人對視一眼,瞬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前半生和後半生完全不同性子的人,他們也拿不準衛誡衛大人是繼續欣賞鮮衣怒放的曾經自己,還是溫和平靜的現在自己。

何侍郎最後補充道:“我們參加會試,不是寫主考官喜歡的文風,畢竟文風這一點很難改變,忽然地去討好,反而適得其反。我們隻要不寫主考官不喜的事物就行。衛大人最不喜的就是空有其表,誇誇其談的文章,正如他不喜彆人記住他是探花郎的身份。”

何侍郎又跟孫山幾人介紹副主考官以及同考官。

根據自己的經驗,有和孫山幾人講述進考場的注意事項。

當然他說話的對象更多是孫山和何族弟。

第一次進場,總要格外照顧的。

說完後,何侍郎就重重地離去。

過了一個年,何侍郎更胖了。

何老夫人擔心地請大夫,幸好大夫說沒什麼事,注意飲食就行。

何家胖是遺傳的,需要九天吃三頓這樣餓才能變瘦子。

一旦重新正常飲食,喝水都會胖。

勸慰何老夫人不用太擔心,何侍郎隻有老人病,並沒有什麼大毛病。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