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二度到南京(1 / 1)

連曉敏進了屋,裡麵很寬敞,有兩張床,靠窗戶的床上還和衣躺著個人呢,上次見過的,是曲立東的三弟立民。

小夥子揉揉眼睛,一看進來的人,也立刻認出來了,是小馬!財神爺駕到~

他趕緊坐起來,開始整理被子。

曲立東已經用暖水瓶倒茶水了,他讓著小馬坐在那邊的桌子,給倒了缸熱茶。

連曉敏戴著口罩,也沒有喝,就摸著搪瓷缸暖暖手。

“小馬,你何時到的南京?我就知道你年前肯定能來。”

“我今早剛到的,車都停到郊外呢,是啊,上次答應說年前有貨的話會來,肯定來一趟。”

她照例從兜裡掏出一張紙,上麵寫著物資的種類,價格,看對方要多少。

曲立東和他三弟十分高興,上次的那批貨早就出完了,賺了不少,這回也準備好大黃魚,等著年前再要一批貨呢。

“小馬,細糧我還是要大米、白麵各五萬斤,大豆和小米各要兩萬斤。”

“……你這寫的皮鞋,有樣品嗎?”

連曉敏從放在地上的背筐裡,拿出兩雙皮鞋。

這跟給馬暉的不一樣,是單鞋,裡麵不帶絨,適合江浙這邊穿。

曲立東眼睛一亮,這皮鞋做工真好!

男士的是一雙42的黑皮鞋,他遞給三弟,瞅他咧著嘴笑的,就想自己穿上臭美呢。

“哥,這鞋真好,還是我的碼數,我穿了啊~”

說著就往腳上套。

曲立東也不管他,繼續拿起另一雙女士的小黑皮鞋,36碼,好像是羊皮的,也很精致,不像供銷社賣的皮鞋,粗糙一些。

立民穿上鞋,站起來走兩步,連連稱讚。

“小馬姑娘,你可真有本事,這麼好的貨,都能弄的到啊,擱我我也樂意花錢買,這雙我直接買了——算我哥賬上!”

曲立民二十歲左右,性格比較開朗,咧著嘴說笑。

連曉敏隨口答應著,想起啥,隨便問道:“你是老三,那你家是哥仨嗎?就你們倆在家啊。”

“噢,我二哥有工作,在機械廠上班,他成了家,單位分了房子單住……我爸媽都在鄉下,就是城郊的小窪村,我下麵還有兩個妹子呢,大妹十六了,小妹十四。”

他打開了話匣子,說洪南天是小姨家唯一的兒子,比自己大五歲,對自己家幾兄弟都很是幫忙。

這兩年,一直拉巴他們哥仨,也帶著做了黑市生意,掙些錢。

曲立東今年三十,其實也早就成了家,隻是媳婦生孩子,回小窪村去生了,在城裡這邊也沒人照顧。

現在就他們哥倆在這,一天天的忙叨,做這個黑市也有風險,家人不在這也挺好。

三人嘮著嗑,最後定下,要男士皮鞋兩千雙,女士皮鞋五百雙。

男鞋隻有黑色,女鞋還有紅色的,是那種棕紅色,也很好看,就兩個顏色各兩百五十雙。

價格就是按給馬暉的一樣,九塊錢。

連曉敏又從筐裡往外拿一瓶白酒,這是昨晚在車後座眯著的時候,隨意用精神力在空間的碼頭翻找,找出來的幾個集裝箱酒。

玻璃瓶,沒其他標識,這要不是知道空間有“刷掉標識”的異能,還得以為是前世哪個廠商進出口的假酒呢。

她輕輕一擰,把酒瓶打開,擱到桌上。

“嘗嘗?這白酒你們看看要不要~我自己不會喝,不懂。”

立民拿了個茶杯,直接倒了半杯,放大哥麵前。

曲立東拿起杯子,抿了一口,咂吧兩下嘴。

“這是好酒啊,小馬,你不喝酒,我告訴你,這是一等的佳釀!五十多度,口感非常不錯。”

立民一聽,拿過杯子,自己也來了一小口,在那兒品著呢。

連曉敏一笑:“那你出個價~”

他們是小洪的實在親戚,也算信得過的可靠人,她也不甚在意價格,反正剛翻出來的貨,有的是。

一個標準集裝箱能裝下三千瓶的酒,昨晚翻出來的五個集裝箱,估計至少有一萬多瓶呢。

“現在帶票的茅台酒八塊一瓶,是市麵上最貴的,這個酒嘛,不要票能在黑市賣上六七塊,我給你四塊五一瓶,你看行嗎?我要三千瓶。”

這個價不低了,畢竟沒有商標,比不了茅台。

“行,就按這個價。”

連曉敏用筆在紙上記下了,白酒三千瓶,四塊五批發價。

兩兄弟繼續低頭盯著她的背筐,曲立東笑著問:“你這‘百寶囊’裡還有啥好東西不?”

連曉敏又從裡麵拿出幾個水果,哈哈,果樹林又被她收獲了一遍。

上次給了建業縣城的大龍一批水果,還有很多呢,都在倉庫儲存著。

“還有就是桔子、蘋果、鴨梨,你們嘗嘗,報個數,兩毛錢一斤批發價。”

立民剝了個大桔子,跟他哥一人一半,塞嘴裡一嘗,真甜!

倆人又哢哢吃了蘋果和鴨梨,一挑大拇指,太好吃了!

過年期間這水果可太受歡迎了,能輕鬆賣到三毛以上。

“這三樣水果,我各要八千斤,行不?”

“沒問題,那就這麼定了,我安排人手,今天連夜就把貨運過去,你把倉庫鑰匙給我吧。”

小馬辦事就是痛快,曲立東讓弟弟去找鑰匙。

“還是上次那三處倉庫,那就麻煩你帶人送貨了。”

連曉敏接過鑰匙,那三個地方她都記得清楚,站起身就要告辭。

“還是明天早上天亮後,你們再去點貨,中午一點左右,我會到這來結算。”

說好之後,曲立東和曲立民一塊兒把她送出門。

兩人這下也沒了困意,抖擻精神,趕緊去準備夠數的金條,人手也得召集好了,明天去搬貨~

連曉敏離開他們家,差不多快中午了,難得來南京一趟,四處溜達一下,吃點小吃啥的唄。

她繼續步行往前走,前世記得也來過一次南京的夫子廟商業區。

當然現在這時代,1972年,啥商業不商業的,哪有那些,最多有兩個國營小館子。

她吃到了特色小吃鴨血粉絲湯,真是好吃啊!

還吃了南京傳統糕點“梅花糕”,吃完又點了幾份,掏出兩個鋁飯盒打包帶走。

可惜沒有本地的肉票,沒法吃鹽水鴨了,明天記得跟曲立東換點票,臨走買兩隻鴨子帶走嘗嘗~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