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曉敏從空間拿了一條麻袋,裝了五斤棉花。
還有一身女款的,深紫色碎花厚棉襖棉褲,一件很厚的暗紅色毛衣,一件黑色男款毛衣。
五米藍格子細棉布,三斤灰色的羊毛線。
又裝了一袋十斤裝的大米。
這些東西其實沒多重,不過棉花還有棉衣都鼓鼓囊囊,比較占地方,這樣一裝,也就差不多滿了。
月牙一共給了五百港幣,也彆具體換算了,這些東西去掉以後,再給她姐400塊人民幣吧。
將四十張大團結卷起來,用一條白色手帕包著,塞在棉襖的內側口袋裡,摁好按扣。
這條手絹上,有月牙親手繡的一個“小月牙”圖案,還縫了“平安”兩個字,相信她姐肯定會懂的。
才月亮嫁過去的地方,正是王家兄妹所在那個高坎公社。
她丈夫雖然腿有殘疾,歲數還大不少,但是有一份工作,是“高坎紡織廠”食堂的廚師傅,叫韓建設,為人很是忠厚。
包裹地址可以直接寫韓建設單位的地址,這時代,郵遞員隻會將單子送到,然後本人再去郵局自己取包裹。
連曉敏拎著大麻袋就出了小胡同,再走三十米,進到郵局裡,辦手續,把東西給寄了。
工作人員一直看表,等著下班呢,臉色不大好,但手上辦的也挺利索,沒費啥事。
連曉敏鬆了一口氣,又完一個事,這縣城在她來說,其實也沒啥意思,不過對整天都在村子裡的玉芳,還是挺新鮮的。
溜溜達達又往回走,回到了國營飯店。
現在已經馬上五點鐘了,她倆點了兩個菜,溜肉段和炒土豆絲,兩碗米飯,連曉敏交了錢票,回到桌邊先坐著嘮嗑。
玉芳小聲說:“曉敏,昨晚你問我的那個問題,想不想去香江,我忽然想到,如果小立子哥能去那樣的地方就好了,他們家人就不會因為富農的成分,遭那麼多罪了。”
“……我剛才坐在這窗戶前等著的時候,看到幾個人,腦袋都扣著個帽子,被押著在街上走呢……我就想,好在啊,咱老李家幾輩兒貧農,沒遭過這些事。”
連曉敏也沒有辦法告訴她後世的發展軌跡,再熬過七年就能開始變好了。
七年後,玉芳也就是二十二、三歲,還是非常年輕的。
黃立原比玉芳大三歲,那時候也才二十六左右,往後的人生還長,改開以後,國家會飛速發展,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現在這些話沒法說。
兩個人小聲聊著天,等飯菜好了以後,過去端回來開始吃。
晚飯過後,她們出了國營飯店,走回去糧站後街的院子,早早地躺下休息了。
連曉敏前一晚忙活了那麼多事,這一晚得好好睡一覺。
一夜好眠。
……
第二天起來後,連曉敏終於徹底恢複了精神,她們照樣是吃了玉芳煮的大米粥。
雞蛋沒了,連曉敏拿了一盒牛肉罐頭,拌著粥吃也很好。
早飯以後,收拾妥當,二人坐著汽車到三道溝公社,然後再走回村。
到家的時候,大概中午一點多鐘。
“娘,我們回來啦!”
玉芳玩了兩天,十分滿足,飛奔著進屋去找張大翠,真想讓她立刻看看,曉敏幫著淘換的毛線多好!
小娃子們在大炕上躺了一溜排,三胞胎、小鳳、小福、小丫……一個個小娃呼呼地睡午覺,看著真招人稀罕。
“你小點聲!那三寶最警醒了,你要是把他吵醒就完了,他一哭鬨,其他娃子一個也睡不成了。”
張大翠比劃著讓玉芳彆炸呼,趕緊下炕穿鞋,拽著她去隔壁屋說話去。
連曉敏看見姑姑在哄墩墩睡覺呢,跟她點頭打個招呼,也沒進去,轉身也到玉芳那屋去了。
“你這袋子不小啊,鼓鼓囊囊裝的啥玩意?”
“嘿嘿,娘,我把錢全買毛線了?你看!”
玉芳在掏東西。
“那你忍住了沒買新衣服啊?”
“曉敏非要送我一件棉襖,你瞧,這是她給我買的!好看不?”
張大翠一聽,就站起來要去拿錢,看著站在門口笑的連曉敏:“你這孩子,又給玉芳花錢,不行,大翠奶去給你拿去,玉芳,一共多少?”
連曉敏趕緊推著她又回到屋裡,將人摁著坐到炕沿上。
“哎呀,行啦大翠奶,那是我專門送給玉芳的,我可不要你的錢!”
張大翠要抬身站起來,勁兒也沒連曉敏大,站幾回都沒站起來,最後笑了,拍了一把她的胳膊。
“這小丫頭,哪來這麼大勁呢,行了我不去了,你鬆開我吧!”
真是哭笑不得。
玉芳拿著毛線給她娘看,一邊說:“曉敏,那說好了啊,我給你織一身毛衣毛褲。”
連曉敏坐到她旁邊:“你彆給我織了,我真有,我有兩件毛衣呢,這樣吧,你給小福和小丫織。”
“這倆小人兒能用多少線呐……那行吧。”
一共八斤毛線呢,連曉敏讓玉芳先可著大翠奶和黃立原的毛衣織。
織完再給兩個小娃織,小孩子過春節穿上就行,其實他倆也有穿的。
這是玉芳的一片心意嘛,到時候過年穿新毛衣好了。
多的線肯定還夠給小鳳和其他娃織。
“娘,我織的慢,你得幫我啊!”
張大翠用手指頭戳著閨女的腦門子:“噢,你給我織毛衣,你還讓我幫你織,所以最後是我自己給我自己織?你可真行……”
“哈哈哈哈……”連曉敏笑得不行,玉芳為數不多的心眼子都用自己老娘身上了。
真是親閨女啊。
玉芳從炕櫃裡找出了毛衣針,這就立刻開始了。
張大翠也用手仔細摸著,說這毛線是純羊毛的,顏色真好。
她挑了棕色的線給自己織。
玉芳挑了墨綠色的線給黃立原織。
看她們這麼稀罕這些線,連曉敏心裡也有一絲絲滿足。
她能對自己的手下都給那麼多好處,花錢不含糊,換到自己的家人,這點東西實在太微不足道。
隻是大環境所限,你太冒頭容易招彆人的眼。
就儘可能的稍微做一些吧。
玉芳頭一回進城,興奮勁兒還沒過去呢,一邊用毛線起著頭,一邊給娘講著這兩天的見聞,還說到了張勝林家出的事。
本來小秋提過是不讓跟家裡說的,但是沒想到事情峰回路轉,全解決了,張勝林自己今天也要回老家,所以沒有必要隱瞞了。
張大翠一聽,哎呦,竟然遭了這麼大的無妄之災!可真是唏噓不已。
看來在縣城上班,當個會計也不容易啊,好像還是在老家種地更踏實……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