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羅馬編年史(1 / 1)

加拉塔的熱那亞人幾番拉扯,討價還價,見洛薩毫不讓步,也便屈服了。

羅馬將加拉塔納入統治,並未激起多少熱那亞人的抵抗心理,他已證明了在外敵入侵之時,究竟是誰才有能力保護他們。

這座人數,麵積都遠不及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因壟斷了帝國關稅特權,其鼎盛時期的收益,足以勝過君士坦丁堡十倍。

當然,這個數字看似恐怖,實際上這座眾城之女皇,在失去了商業利益,失去了身軀的供養之後,本也收不上多少稅金了,此消彼長,才有了如此恐怖的比例。

奧斯曼人的信使,很快也來到了宮廷,而且不是一方,是三方先後到來,都是為了尋求皇帝的冊封與支持。

皇帝雖然幫不了他們什麼,但肯定能壞了他們的事。

就像當初君士坦丁十一世繼位時,尋求馬哈木二世認可一樣,馬哈木二世挑個人不一定能坐穩羅馬皇帝的寶座,但隻要他不願,這個人就絕對坐不穩皇帝寶座。

這也是一條猜忌鏈。

縱使有人不願向異教皇帝卑躬屈膝,也會擔心其餘競爭者主動尋求皇帝的幫助,畢竟那可是擁有一位能殺死馬哈木二世的龍騎士的皇帝。

昔日力量弱小,朝不保夕的羅馬皇帝,儼然已成了高高在上的仲裁者,成了懸於所有人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可惜,三方勢力並未得到羅馬皇帝的認可。

當晚,洛薩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親自為奧爾汗加冕,賜封他為奧斯曼之王,授予他安納托利亞中部地區的治權,並賜予他自由向東方開拓自己領地的權力。

小亞西部沿海地區,生活有大量的希臘人,這部分領地曾是尼西亞帝國的核心領土,收複以後能為羅馬提供大量的兵源,奧斯曼人也正是崛起於此。

這部分地區自然不可能“羈縻”統治,必須納入直轄,在洛薩眼中,其重要性還要勝過巴爾乾北部的斯拉夫人的聚居地。

尼西亞能憑借小亞細亞西部沿海的一隅之地,收複君士坦丁堡,再造羅馬,也能側麵佐證小亞細亞對羅馬的重要性。

雖然比起這,洛薩更覺得是所謂的“拉丁帝國”商業利潤都被威尼斯人吸乾了,而稅收又因為中央集權薄弱,教會和地方勢力根深蒂固,諸多世襲領主,教會免稅地產的存在,根本提不起來。

財政問題,永遠都是王朝末年最直觀的體現。

降伏了加拉塔的熱那亞人,又通過奧爾汗間接掌握了一支軍隊為自己作戰,有兵又有錢,這局也就破了九成九了,接下來再沉浸下去,就都是消磨時間了。

洛薩在君士坦丁堡逛了一圈以後,很放心地選擇了托管。

公元145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德拉伽塞斯·巴列奧略,成功擊敗了圍攻君士坦丁堡的突厥軍隊,陣斬奧斯曼之王馬哈木二世,奧斯曼陷入四分五裂狀態。

同年,羅馬皇帝收複色雷斯行省,建立起以軍功田製為核心的新貴族體係。

公元1454年七月,羅馬進軍塞薩洛尼基,喬瓦尼·朱斯蒂尼亞尼將軍陣斬割據此地的奧斯曼軍閥頭子。

那些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希臘民眾們,麵對闊彆已久的雙頭鷹旗幟,歡欣鼓舞,夾道歡迎。

他們經曆了十字軍與異教徒的殘酷劫掠,在雙頭鷹旗幟重新飄揚在塞薩洛尼基之際,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異教徒的統治。

同年,羅馬軍隊繼續南下,收複伊庇魯斯與雅典。

摩裡亞大公,皇帝的兄弟迪米特裡拒絕了喬瓦尼為羅馬軍隊提供補給的要求,並在科林斯城牆與羅馬軍隊對峙。

可笑的是,皇帝隻是派出了龍騎士薇薇安娜女士,騎著那頭紅黑之龍在頭頂飛過,摩裡亞大公迪米特裡便被親衛們綁縛著送到了陣前。

自此,希臘地區除愛琴海諸島,克裡特島,羅德島以外,已儘數光複凱旋。

公元1455年,奧爾汗以奧斯曼家族正統繼承人的身份,在小亞細亞地區獲得了大量地方勢力的支持,與當地奧斯曼軍閥展開內戰,經過短暫休養生息的羅馬,趁機進軍小亞細亞沿海,收複尼西亞軍區。

公元1456年,羅馬與奧斯曼聯軍,擊潰了馬穆魯克,卡拉曼,奧斯曼割據軍閥聯軍,小亞細亞中西部地區,小亞細亞沿海地區光複。

即位奧斯曼之王的奧爾汗,再次重申其基督信仰,公然向皇帝宣誓效忠,布爾吉王朝的馬穆魯克之王怒斥其為叛逆,趁機吞並了卡拉曼,杜勒卡迪爾等小亞細亞東部領土。

與奧爾汗在托羅斯山,大阿勒山一代對峙。

同年,羅馬展開了一係列恢複小亞細亞生產的舉措,重建起軍區製度,利益受到侵犯的舊貴族們紛紛擁護奧爾汗起兵叛亂。

但奧爾汗堅定站在了皇帝這邊,僅是半年時間,便重新鎮壓了叛亂,殺了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一時間小亞細亞的異族與地方勢力,噤若寒蟬,再不敢有半點異動。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