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這種梟雄手筆有傷天和 絕非老朱能夠做出來的(1 / 1)

“這等天賦,怕是隻有高祖可比了。”

趙匡胤感歎道。

放牛娃、乞兒、寺廟的僧人,化緣的和尚。

這四個詞無論如何也很難跟行軍布陣這四個字聯想到一塊。

而以老朱的地位,他想接觸尋常的書籍都是癡人說夢,更彆說兵書了。

不管是排兵布陣還是約束部下、整頓軍紀,可以肯定的是,這都是老朱本身的天賦。

沒有人教他,隻是他自己覺得該這麼做,便這麼做了。

“旁的事情上,寡人或許還真就當仁不讓了,可這排兵布陣,以及戰場上屢出奇謀、屢建奇功……”

“這也是寡人能碰瓷的?”

劉邦自認自己在兵法上的造詣並不算差。

此番盤點之前,在他眼中能夠穩勝自己的,也僅有以一己之力打下李唐江山的李二一人罷了。

可現在看來,若是老朱進了李二的挑戰,恐怕他還真有機會能夠複刻一遍李二的路!

單論軍事天賦,這兩人之間,至少劉邦是評不出個勝負。

“可惜仙人沒能抽中他老朱參與朕的挑戰,否則還真能看看,朕橫行無忌的戰場,他能否再現一次。”

對於劉邦的話,李二也很是認同。

哪怕天幕盤點那個時間的老朱還很稚嫩,排兵布陣的能力遠沒有到巔峰,卻也已經能看出其天賦之恐怖。

若冥冥中真有天命存在的話,興許老朱真就是天命所歸,為驅逐韃虜,光複中原而生!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是謀士給老朱的建議,而老朱向來是個聽勸的人。

在被封為左副元帥之後,他便依舊以龍鳳紀年號令軍中。

韓宋負責吸引蒙元的主要注意,而朱元璋則在暗中秘密擴張自己的實力。

靠著這三句話,他撐過了郭子興剛死,自己在紅巾軍中地位又算不上穩的那段時間。

就因這過分的低調,乃至於即便有其他元帥忍不住,想要染指郭子興留下的遺產,他們的矛頭也對不準朱元璋。

若非是和州內的糧草不夠,外界的供應又難以跟上,他怕是能在其中暗中發展數年再出山。

可問題出現了便要想辦法去解決。

事實上朱元璋的目標早已經盯上了和州相對那長江對岸的太平。

隻是苦於沒有船隻,沒有水軍,這才每日隻能眼巴巴的望著對麵的糧倉流口水。

擺在他麵前的,似乎隻剩下一個選擇,韓宋有精銳水軍,向韓林兒求援!】

“不能求援!”

李二毫不猶豫的道。

不向韓林兒求援,那這君臣之名便是有名無實。

將來雙方無論如何反目成仇,誰也說不出老朱個不字!

畢竟以老朱眼下發展的趨勢來看,與韓宋為敵是板上釘釘的事。

有的時候,人走到了某一步之後,即便你想停下腳步,身後的人也會不斷的推著你往前走。

眼下他一旦頂不住壓力,向韓宋尋求水軍的增援,那將來翻臉之時,韓林兒定然抓住這一點對其口誅筆伐。

彆小看輿論上的壓力,在某種意義上,這甚至有可能決定一場爭霸的勝負!

“的確,不能求援!”

“利用韓宋吸引蒙元的敵意,這誰也挑不出個不是來,畢竟即便沒有老朱,蒙元也同樣要滅韓宋,這算是合理的手段。”

“可一旦求援,那即便是拿下太平,老朱跟韓宋之間也將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於這太平的歸屬都不好說!”

老朱最好的選擇,就是儘可能的不與韓宋有任何的糾葛。

看著這些人急切的模樣,朱棣若有所思的想了想。

“誰也不知道我爹那個時候在想些什麼,但依著我對他的了解,他多半是在猶豫。”

和州一旦真的斷糧,那可不是鬨著玩的。

且以老朱的性子,他也絕不會忍心看著那些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們餓肚子。

如若真的想不出辦法,他真有可能向韓林兒與劉福通求援的。

“不得不說,這樣的性子幫他走到了這一步,但在某些時候,也讓他有些束手束腳。”

劉徹略有些惋惜。

“束手束腳?那你說,若是換做你,你會怎麼做?”

朱棣有些好奇的問道。

“征糧,征民夫造船,訓練水軍。”

劉徹的這一句話,讓很多人都沉默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若真的實行下去,或許還真能撐到水軍訓練出來的時候,可卻不知多少百姓會因此死於非命!

“我爹就是平民出身,能活到今日也多虧了無數好心百姓的施舍,他不是你,他做不出這麼殘忍的事。”

朱棣的臉色霎時間便冷了下來。

在老朱的教導下,他學會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以民為本!

對於老朱而言,若是要犧牲大量百姓才能換來一個王超的新生,那這王朝不要也罷!

“確實,這種梟雄手筆有傷天和,絕非老朱能夠做出來的。”

“不過武帝,你還真有夠不擇手段的。”

李二似笑非笑的嘲諷了一句。

“要不然呢?真要找韓宋求援,然後對他們俯首稱臣?”

這個頭一低下去,恐怕便再無抬起來的機會!

“稱臣……自然不可。”

趙匡胤微微搖頭。

見他們都很關心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朱棣也不再賣關子。

“放心吧,我爹運氣不錯,他既沒有強征百姓口糧,也沒向韓宋俯首稱臣。”

“就在糧草即將耗儘之時,也不知哪冒出來的巢湖水軍突破了元軍對和州的封鎖。”

“哪怕這些人是紅巾軍的人,哪怕我爹已經在猶豫要不要向小明王求援,可既然他還未求援,這幫人便不請自來,那便順手收複。”

接下來的事也不需要朱棣細說了。

這麼一支水軍撞到手裡,都已經是到嘴的鴨子,還能讓他們給飛了?

“該說不說,這運氣是真不錯。”

“始皇帝說的也沒錯,能力與運氣,缺一不可。”

趙匡胤笑著道。

“拿下了太平這盛產稻米的地方,又有水軍來投徹底補足了自身的缺陷,對老朱而言,便是真的再無後顧之憂了!”

“隻等積蓄實力,真正攻下一處能夠安居之地,便算是徹底翻身,再不用那般小心翼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