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
自劉宏以下,所有的官員儘數被驅趕至此。
曾經舞樂從未停過的大殿裡,已然充斥了肅殺之意。
坐在龍椅上的,不再是劉宏,而是項羽。
“這個位置,坐起來倒是也沒那麼舒服。”
半躺在龍椅上,項羽不屑的咂咂嘴。
直到現在他仍舊覺得,還是分封諸侯更適合他!
至少不會因為一家之言,而導致全天下所有人都苦不堪言!
“說說吧,諸位,想怎麼死?”
下麵沒有一人敢吱聲。
“霸王,若是將他們殺光了,那朝廷怕是會無法運轉,屆時天下會更亂啊!”
簡單包紮之後的曹操匆匆趕來。
雖然他也恨不得親手屠戮眼前這幫人麵獸心的官員,但真要是一個不留,定然會出大亂子!
“天下更亂?”
“那你說,該怎麼辦?”
項羽饒有興趣的看向曹操。
此番能夠提前攻下洛陽,他居功至偉。
“讓他們自己檢舉,檢舉其餘官員的罪名,最後總結,罪名輕者,可寬恕一次以觀後效,罪名重者,夷三族!”
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如若在這的不是項羽而是劉邦,或許還真聽了。
可惜的是,項羽並不是能聽進去他人意見的性子。
讓曹操說,也隻是給他個麵子。
他站起身,指了指下麵跪倒一地的官員。
“孟德,這些人全殺了,或許有冤枉的。”
“但若是隔一個殺一個,還不知會有多少漏網之魚!”
“他們這樣的官員,留在朝廷隻會禍害更多的人。”
“不如殺個乾淨,朝廷的一切,從頭來過!”
“我答應張角的,可不是再造第二個大漢,而是第一個黃巾!”
“更何況,眼下我們手中的隻有洛陽與汜水關,留下他們,又有何用?”
隨著項羽說話間一步步走近,劉宏渾身抖如篩糠。
“然後就是這最大的垃圾,說說吧,你想怎麼死?”
項羽低頭看向這大漢的皇帝。
“阿父跟寡人說過,霸王你不會殺寡人的,你還需要寡人將這皇位禪讓給你呢,對吧?”
“霸王,你這是在嚇唬寡人對吧?”
劉宏露出一抹討好的笑。
可惜在項羽眼中,這抹笑意,仿佛是在嘲笑。
“我若想登基稱帝,何須你們劉家人禪讓!”
“劉宏,你這是在諷刺我在楚漢之爭中敗給劉邦嗎?”
雖然項羽來的時代,他還未敗,卻也頹勢已現。
劉邦得了天下,這件事他能接受。
可他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登基若想名正言順的話,竟然還要劉邦的子孫禪讓!
“這天下之主的位置,劉邦坐得,我項羽自然也坐得,我在這,就是名正言順!”
“來人,將他拖出皇宮,扔在大街上,讓百姓自己動手。”
“記住,一個人隻準啃他一塊肉,彆太快弄死,多折騰兩天。”
項羽擺擺手,兩名甲士便直接上前,一人拽著劉宏一條腿,直接往外拖去。
“霸王,霸王彆殺寡人,寡人願意禪讓啊,寡人什麼都願做!”
劉宏掙紮著。
但他那孱弱的身軀,又如何能從兩名披甲士手中掙脫。
那兩隻手在地上拖出兩道血痕。
這一幕,看的在場官員無不膽寒。
在此之前,他們都還覺得,項羽隻是在放狠話。
若真殺光了他們,那還有誰能為朝廷做事?
可現在看來,項羽連禪讓的正統名聲都不在意,又如何會在意他們!
“剩下的人,挨個帶出去給洛陽的百姓指認,若指認的罪名不多,便殺滿門,指認的罪名多便誅九族。”
“諸如何進這樣的首犯,夷三族!”
既然他們都不願說自己想要的死法,項羽便很和善的為他們安排妥當。
隻是一瞬間,不少人直接痛哭流涕。
讓百姓指認他們的罪名。
那有幾人能有好下場的!
所有官員皆為士族出身,哪怕其中嘴上最重視百姓的,落到自己身上,也壓根沒做過什麼好事。
反而剝削百姓的事,大夥都沒少乾過。
畢竟沒有百姓的犧牲,又哪來他們上百年的士族門閥!
“孟德,看到他們的表情了嗎?我不否認,這世上有張角這樣的人,但這種人通常不會出現在朝堂中。”
“這些人,沒有一個不該死的。”
“沒有真正經曆過百姓的苦,又如何能做到所謂的愛民如子?”
項羽自認自己看到過,在巨鹿之時,張角曾刻意讓張梁帶他看過百姓的慘狀。
在黃巾未曾到達的地方,有著見不完的枯骨與屍體。
唯有在黃巾軍占領的地方,或者說,有張角在的地方,百姓才真的有那麼一線希望。
如今,他將這一份希望帶來了洛陽!
眼見一個個官員被拖拽出去,曹操頓時慌了神。
“霸王,若是真一個官員都不留,那我們難道就如之前一般,打一個地方丟一個地方嗎?”
沒有人才能夠治理地方,哪怕留下守軍,也同樣無濟於事!
想要這天下,光有武力可不夠!
“自寒門挑選人才,讓百姓自己推薦。”
項羽想了想道。
科舉這樣的辦法,不適用於現在。
他沒那個時間。
但百姓其實沒有大部分人想象的那麼笨。
什麼人對他們好,他們都很清楚。
讓百姓自己舉薦出來的人才,或許能力上要略顯遜色,但他們至少不會反過來壓榨百姓!
“啊?”
“這麼做,真的合適嗎?”
曹操愣住了。
寒門中大部分人可能連書都沒讀過幾卷!
這樣的人才,真的能為朝廷所用嗎?
“不是我想的,是張角通過張梁的口告訴我的,如若是他,他會這麼做。”
“既然是他的想法,即便出了什麼紕漏,想必他也不會怨我。”
對於這類事,項羽必須得承認,自己不擅長。
好在,曹操對此也算是有所涉獵。
在沉思片刻後,他便有了辦法。
“百姓自己引薦的人能力不夠的話,倒是也有方法能夠彌補。”
“每過一地,便讓百姓舉薦一位刺史掌控兵權,另讓當地士族舉薦一位太守,負責處理一應大小事務。”
“且太守不得與舉薦士族有血緣關係!”
士族舉薦?
負責一應大小事務?
“那這太守,權力是否太大了些?”
“霸王放心,太守權力再大,也沒有兵權大!”
如若太守真的勾結士族作惡,刺史隨時都可調動大軍鎮壓!
百姓舉薦的人能力不夠,那便隻需要負責監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