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開局就成了大盤(1 / 1)

而技術學院這邊,科類分彆有:

農業——耕種、灌溉、施肥、收割等農業技能,以生產更多產量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

手工藝——陶瓷製作、紡織、木工、鐵匠等;

商業——一買賣貨物、開設店鋪等。學員需要學習商業頭腦、談判技巧和市場洞察力;

漁業——捕魚、養殖魚類等。學員需要了解魚類的習性和養殖捕撈技巧。

畜牧業——養殖大型家畜,如養牛、養羊、養雞等。學員需要掌握飼養、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技能;

服務業——烹飪、大夫、管事等。

建築——房屋、橋梁、城牆等建築建造。

運輸——船夫、車夫、擔夫等。

采礦——開采煤炭、金屬礦石等。

這些都是古代百姓營生技能的一部分,往後還需根據百姓營生情況增加或減少相對應的學科。

而不同地區的百姓可能會選擇不同的營生方式,取決於當地的資源、商貿發展和社會需求。

此外,一些百姓也可以選擇學習多種技能,以增加收入和應對生活的挑戰。

每個科類也是獨門獨院,都可容納五十人,獨院內還設有每科相對應的操作間。

當然,技術類學科,大多需要親自去外頭實踐的,所以清遠學院準備在郊區買田地莊園商鋪,可供學子們操作實踐。

也可與外頭各行當的管事聯絡,采取合作的方式。

……

政學院這邊分隔的學堂相對技術院和藝術院,要中規中矩很多。

政學院教導科考相關內容,隻需準備座椅書案,供學子落座聽課。

夫子坐的位置自然是正前方,宋清濘仿照現代的教室,設了一個講台。

講台下麵有兩級台階,夫子可站在上頭,對下邊學子的狀態一覽無餘。

政學院中心位置有一座小花園,花園南北兩個方向,各建了一座高樓。

一座名為教導樓,夫子集中辦公、整理教案的地方。

平日裡學子們遇到什麼疑難問題,也可來教導樓請教夫子。

一座名為學海樓,裡麵藏有與科考相關的各類書籍,當然,還有一些增長見識,稍作閒適的雜書。

……

而清遠學院包圍圈最外圍的位置,單獨劃分設立了夫子、學員、夥計夜宿的廬舍。

而男女廬舍又單獨切分開來,分彆在南門和北門兩個方向。

至於所有人用飯的膳廳,在東中西三個位置分彆設有。

主要是學院太大了,要是隻設一處膳廳,學子們吃個飯得繞上大半個時辰。

在學院中心筒位置,開設的膳廳最大。離大操場不遠,立於三所分院相連的交界處。

膳廳裡頭有學院專門供飯菜的窗口,吃飯的食盤都是宋清濘仿照現代學校食堂的餐盤設計的,找了專門的作坊訂做了上萬份。

學子們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點餐,點餐前先用銅板去食堂幾個收費窗口排隊買飯票,根據自己買的飯票去相對應的窗口打菜。

這種統一窗口的菜價都不高,一文兩文的,不管百姓有多窮,應當都是吃的飽的。

至於膳廳的隔壁,還開設了另一個商業膳堂,引進各酒樓飯堂的分鋪,每月收取一定的租金,將分隔的鋪位窗口租賃給他們,他們自行給學子們供應食物,收取銀錢。

至於生意如何,就得看他們自己的經營模式和庖廚做的餐食類型。

那些家庭富餘的學子,估計更樂意去商業膳堂用食。

這商業膳堂對外招商的事情宋清濘早就和容妹妹說了,容妹妹立馬發現了商機,一回府便同張伯伯說了。

張伯伯大手一揮,直接承包了三個商業膳堂。往後招商引進的事情都不需要宋清濘管理。

宋清濘也樂得自在,開心應下了。

清遠學院真的很大,一整圈逛下來,靠的雙腿,幾人都有些雙腿打顫。

所以才需要在學院裡修設清石板路,供馬車行走。

要是那些富貴人家的公子小姐進學,沒有馬車轎子估計得走暈過去。

準備回去時,一行人從南門出的學院。

宋清濘抬頭望著高高掛著的學院牌匾,心中縈繞著一股道不明的情緒。

她原本打算的是先開一所藝術學館,往後再慢慢擴大。

可沒想到,開局就成了大盤。現在算是成了全大昇最大、涉獵最廣的學府。

聽張伯伯說,清遠學院的占地麵積比國子監都要大上很多。

接手了這麼大一個盤,宋清濘可不敢砸在自己手裡。

所以年關前,她都忙到了起飛。弄得阮姐姐、容妹妹、寶珠和雲棲都跟著她一起忙碌。

小半個月下來,便把幾人都給累廋了。

尤其是雲棲,她原本身材略微豐滿的,一通忙碌下來,下巴都有尖尖了。

為此她還高興的不行,覺得自己平日裡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沒想到跟著宋姐姐東跑西跑倒是瘦了。

為此太後好氣又好笑,好好的一國公主,天天撒丫子往宮外跑,還把自己累瘦成了這般模樣。

但她也知道,宮外聲名大噪的清遠學院是誰開辦的。

自己這個還沒嫁過來的兒媳,竟然這般有本事。

不愧是她兒子看上的女人。

她卻不知道,自己的兒子,祈王殿下,最近幽怨得不行。

因為宋清濘忙到都沒時間搭理他了。

晚上他偷偷去莫府尋她,宋清濘要不是在忙,要不就是已經倒頭呼呼大睡,不論他如何鬨她親她,她都不醒來。

他隻好白天過去抓人,結果宋清濘幾乎沒有時間和他多說幾句話,更彆說單獨陪陪他了。

墨行墨止幫她打聽到各學科相對應的有些名氣的人,她正一家家拜訪中,請人來清遠學院教學。

她請不動的,便讓阮裴出馬,準能成功。

然後夥計也一批批麵試,護衛、守門員、灑掃奴仆、廬舍管理、後廚夥計等等……

宋清濘每天除了不停記錄就是不停看人。

她早在一個多月前,得知學院已經在改建進行中後,便已經給雲花村的郝叔郝嬸去信,收到回信,他們一家人都願意來京中做事。

等過完年,就和族長一家一起過來。

安陽哥和棉嫂子原本要與家人分開走,年前趕到京城的。

但莫全陽出門做事時,意外摔傷了腿,現在還纏著布。

家中老老小小人不少,最年輕頂事的莫全陽傷了,莫安陽擔心家人上京時,在路途中碰到些什麼事情應付不了,隻能將入京的時間推遲。

好在過完年進京也來得及,春闈在二月中旬,他們一行人大年初三就出發。

到京城後,莫安陽也還能休整個幾日。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