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分?”
副總參謀長的這句話一出口,楚峰的眼睛一亮,他有點沒想到,領導們竟然這麼大氣,能直接霸氣的拿出一半來和自己分配,所以副總參謀長話音一落下,楚峰他就有些不敢置信的道:“副總參謀長,這句話當真?”
“自然當真!!!”
看著頗為有些不相信的楚峰,副總參謀長笑著道:“你也不用有什麼擔心或是不相信,就把心放在心裡吧,我們說五五分成就是五五分成,不可能在這上麵和你耍小心思,我們每天的事情多得很,那裡有時間和你在這些事情上扯皮。”
“行,沒問題!!!”
再次確定之後,楚峰也沒有猶豫,當即嘿嘿的點頭表示明白,道:“既然這樣,咱為了這對半分的好處,也絕對給領導們辦妥。”剛剛自然是舉個例子,真正談判的時候,則需要隨機應對,誰也說不準。
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交給楚峰的話,就不用擔心吃虧,其他人都可能吃虧,唯獨這小子不會吃虧。
也就在這個時候,炊事班的戰士們,也將飯菜給端了上來,飯菜的風格依舊是濃濃的第五軍分區的風格,那就是有肉有菜,有米有饅頭,炒的菜油汪汪的,看的就讓人有食欲。
就算司令員、劉師長、副總參謀長等領導們,在井陘縣城旁的臨時機場吃了早飯,但不知不覺過去了四五個小時,飯菜也消化的差不多,而且這個時代大家肚子裡都沒有油水,所以餓起來非常快,再加上飯菜做的色香味俱全,在味道的刺激下,自然是胃口大開,一個個也沒廢話,直接開造。
半個小時後,領導們將飯桌上的飯菜一掃而空,沒有浪費的,就算是菜湯都吃的乾乾淨淨 ,在這個時候,可沒有為了所謂的臉麵而浪費糧食。
“不得不說,第五軍分區的夥食真好,每次我去第五軍分區,雖然隻是幾天的時間,時間不長,可回來之後都會長幾斤肉。”副總參謀長用饅頭將碗裡的菜湯和油蘸完放在嘴裡,一邊嚼一邊笑著道,同時又給自己的碗裡到了一碗熱水,一方麵當做飯後的湯,另一邊也能用熱水碗裡的油脂都喝到肚子裡不浪費。
“嗬嗬嗬!”
聽到副總參謀長的話,司令員笑著道:“是啊,有了第五軍分區和楚峰的存在,我們司令部的生活也有了不小的改善,可我還是忍不住會想第五軍分區的飯菜,要不是我擔心,一個軍區司令員老是去下屬的軍分區蹭飯不好聽,我恨不得將軍區司令部搬到第五軍分區,到時候我們整個軍區司令部,以及根據地機關同誌們都能跟著天天吃好的。”
“哈哈哈哈哈!!!”
聽到司令員的這番話,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的確,在這個時代,大家的飯都沒辦法吃飽,餓肚子屬於家常便飯的時代,卻又第五軍分區這個另類,都會忍不住羨慕一下,當然也隻是羨慕一下,畢竟第五軍分區隻有一個,想要複製很難,他們可不敢保證自己的部隊能夠養活這麼多人,很多時候,主力部隊都是需要地方人民來養活的。
可第五軍分區卻是一個另類,雖然第五軍分區的老鄉們,也給第五軍分區上繳公糧,但因為人口有限,收成有限,繳獲的軍糧根本養活不了第五軍分區,第五軍分區的糧食都是對外購買,全都是真金白銀掏出來的。其次,就是第五軍分區在飯菜這方麵,油水很充足,並且還有充足的肉食供應,蛋白質攝入足夠的話,糧食消耗就會少了很多。
現如今,第五軍分區的食物的獲取渠道有以下幾條,第一條就是第五軍分區下轄的四個縣城的老鄉們交的公糧,因為人口和產量的限製,每年的公糧最多可以保證部隊和下屬各個工廠職工一個月的糧食保證。第二條,那就是外購糧食,這些都是去第二戰區、去三秦省等地方購買,外購糧食占據大頭,全軍和所有工廠職工們的口糧,一半都出自這裡,能夠保證六個月。
第三條是內購,第五軍分區通過用武器裝備這些,同其他根據地交換,因為大家的糧食都很緊張,但因為第五軍分區和整個八路軍幾十萬大軍做交易,所以這萬斤,那幾千斤,一點點彙聚在一起也是很大一筆,最終內購的食物能夠堅持兩個月左右,第四條,那就是自己養殖,以及帶領根據地的老百姓們搞代養殖,自己開荒種田這些,現如今最終的產出能夠保證兩個月的糧食。最後就是最本質的繳獲和係統獎勵,獲得的糧食保證最後一個月,這個屬於隻多不少,就目前來看,整個第五軍分區糧食供應還是很健康,能穩定運行下去不會有糧食缺口的危險。
不過對於現如今糧食的結構楚峰不是很滿意,因為一半的糧食都依靠外購,一旦國府方麵不當人,六個月的缺口怎麼辦?而且身為穿越者的楚峰,知道一年後國府就要不當人。
所以這才有了楚峰去邊區政府設立開墾部隊的原因,同時加大內部資源開發,比如繼續開墾荒地,比如建設化肥廠這些,比如配合係統給的高產種子,去提高畝產,大力發展畜牧業等。在楚峰的想法,爭取在一九三九初,也就是他帶著部隊離開第五軍分區,前往察哈爾省和綏遠省,成立新的二級軍區的時候,在第五軍分區在建立5個擁有3萬畝的大農場,10個牲畜在1000頭的養殖場。、
因為楚峰很清楚,自己一旦帶領部隊前往察哈爾省和綏遠省,建立新的軍區,前幾個月必須要依靠第五軍分區供養,而且到那裡之後,楚峰的部隊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維持在三四萬的主力部隊,必然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擴編。
就以現在的步兵團為例,每個步兵團都要擴充為一個旅,到時候步兵團不維持三千多人的甲種團規模,因為大編製這個要求,隨著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維持大編製已經沒有多少優勢,到時候這些步兵團擴充的步兵旅,人數在七千人左右,包括三個一千八百人的步兵團和一個一千五百人的炮兵團。
至於炮兵團的話,將所有迫擊炮全都下放,將所有低於120毫米口徑的火炮全都下放,炮兵團也升格為炮兵旅,武器裝備以150毫米的加重榴彈炮和122毫米的加榴炮為主。
所以部隊擴編了,除了武器裝備這些外,最最重要的就是糧食,如果糧食不解決,部隊擴編也就無從提起。可以說就算楚峰帶領部隊離開第五軍分區,但軍分區在這個1939年,也是他最重要最無可替代的糧食供應點。
一個新的地方建立需要時間,這和楚峰從小到大的發展不一樣,因為結束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楚峰要初步進入到爆兵狀態了,先發展出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他才能從係統獲得獎勵,才能放開手去利用綏遠省和察哈爾省廣袤的地盤和戰略縱深,以及豐厚的礦產資源去發展自己。
在楚峰的想法中,他的綏察軍區巔峰時期,主力部隊應該是二十萬左右,地方部隊應該在五萬左右,加起來達到二十五萬的規模,除了海軍外,裝甲坦克部隊!摩步化部隊!重炮部隊!火箭炮部隊!後勤保障部隊!工程兵部隊~擁有一千多架各型飛機的空軍,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等,當然海軍部隊沒有,但可以依托黃河建立一支內河艦隊,畢竟綏遠省這一段,黃河水流還是很緩的。而且這些地方還有烏梁素海、岱海等大型湖泊!
不過,綏察軍區要是達到這個等級,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第五軍分區的供養,因為綏遠省依靠黃河,本身就是有名的產糧區,還是國內幾大牧區之一,養殖業和農業都是有條件的。到時候化肥工業在發展一下,更會增加農牧業的發展。到那個時候,第五軍分區早就交給了晉察冀軍區去管理了。
不過這一切有點遠,最少也要等到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四一年才能見到,現如今,經營好第五軍分區才是最主要,同時,就是在邊區政府建立的農墾部隊也很重要。對於糧食問題楚峰也是關心的,不是不管不問。
對於領導們的調侃,楚峰也是笑著沒有說什麼。
吃完飯,領導們回去休息去了,戰鬥暫時結束了,大家也沒有要離開的想法, 反正自己的二級軍區和三級軍分區有政委、副司令員等領導們,暫時也不會出現什麼事情,而且隻要楚峰這裡的戰鬥不結束,整個正太鐵路沿線的各個軍區軍分區不用擔心小鬼子,靠近石門的有楚峰看著,靠近龍城的則是由第386旅和八路軍總部看著呢,就算有突發情況也不會波及到他們這裡,現在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好機會,多接觸一下楚峰和第五軍分區,大家都不想離開。
副總參謀長、劉師長他們也沒有吃完飯第一時間去看飯沼守等幾位老鬼子,而是先回去休息了一下。
本身昨天晚上因為關注楚峰的第五軍分區大家就沒有休息,一大早又早早坐著飛機過來,此時不困是假的,再加上吃完飯,也是人最容易犯困的,大家也就回到楚峰給安排的帳篷休息去了。
帳篷這個東西,已經成為楚峰第五軍分區的標配,當時對於生產這些東西的時候,高天明,楊成林他們還有點不理解,因為在他們看來不是浪費物資嗎?
但楚峰很認真的推廣,後來大家也漸漸發現這東西的好處,不管是上次橫穿太行山去同蒲鐵路作戰,還是這次作戰,帳篷這個不起眼的東西,發揮出來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因為像這樣長途跋涉的作戰,如果休息不好就會影響戰鬥力,可有了帳篷之後,在休息的時候有個擋風的存在,大家也能夠休息好,不然山區地方晚上可不是那麼好受。
楚峰沒有去休息,本身在係統給他加強完身體之後,楚峰每天休息三四個小時,就能保證一天都精神奕奕的。早上補的覺就讓楚峰休息夠了。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來到下午四點多。
領導們也都累了,這一覺睡到四點多快五點,太陽也走到西邊。睡醒之後,楚峰安排其他人帶著領導們去飯沼守中將那裡,他沒有跟著去,而是也跟著忙碌起來。
領導們是客,他們隻需要看不需要處理和工作,可是楚峰不一樣,他是司令員,雖然有搭檔能給他分擔工作,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定奪,不僅僅是現在部隊上的,還有根據地發回來的一些問題。
時間再次流逝,不知不覺太陽落山,天黑了,時間也來到晚上九點。
剛剛吃了晚飯的領導們再次聚在一起,大家開始複盤昨天的戰鬥,楚峰依舊沒有參與其中。
而此時,在他辦公的帳篷裡,後勤保障一團團長趙國章和政委於大忠站在他麵前,在趙國章的手裡握著一些紙張。
“司令員,這次各團的繳獲情況已經統計清楚了!”趙國章興奮的看著楚峰,將手裡的這些紙張放在楚峰麵前,道:“我們都已經登記造冊,派人給政委送過去了,而這些是我們另外抄的。”因為一直忙碌做這些事,已經兩天一夜沒合眼的趙國章和於大忠,滿臉的疲憊,眼珠子通紅。
趙國章的這句話一出口,楚峰沒有不開心,而是點點頭,道:“對,一定要給政委第一時間過目,這幾天就他最辛苦,不過你們三個後勤保障團也辛苦了,你們不僅要負責部隊物資補充,還要負責物資繳獲的運送,等這次戰鬥結束之後,論功行賞的時候,我親自給你們三個後勤保障團表功。”
楚峰自然清楚,三個後勤保障團的工作量,可以說,這次能有這麼大的戰果,他們三個後勤保障團功不可沒,而且不僅僅戰鬥,戰鬥之後的物資運輸這些,不僅僅是戰場,還有井陘縣城和井陘礦區的那些繳獲,他們都安排人配合楊成林和陳友群工作,整個第五軍分區最忙碌的部隊,排在第一的絕對是這三個後勤保障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