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明月清風(126)一更(1 / 1)

明月清風(126)

京報重開之後的第一期,天青會聽從了那位元山平元先生的話,沒有人來試著投稿,得看看!看看這朝廷想通過這京報,說些什麼。

這一天一早上,周圍的茶館飯店,人都坐滿了。幾個人,十幾個人拚成一桌!真的,讀書人現在在京城的挺多的!畢竟嘛,皇上用人很有些不拘一格的意思。便是科舉沒上去,這不是還有書院呢嗎?書院年年招生,要是家裡沒甚要緊的事,要是這些讀書人在京城還湊活的能活下去,那基本來了就不想走了!要是日子寬裕,租住個屋子,或是幾個同鄉租合租個屋子,都行的!要是連租房子的錢都沒有,去收容所也能住的,隻要不嫌棄條件苦就行!那裡再不濟,還有大通鋪的炕可以睡,屋裡柴火燒著,不會凍著。當然了,讀書人嘛,很少有人厚著臉皮在那裡吃的,可要是實在沒法子,那裡也能吃一碗粥的。就是各種菜乾粥,最多放點紅薯,味道一言難儘,糊裡糊塗的啥都往裡放,但肯定餓不死誰。

不過大部分讀書人都要臉呀,不會這麼乾的!便是去抄書,也還換一日三餐不是?

再加上最近興起的天青會,陸陸續續的,也有讀書人興起其他會。這些讀書人可踴躍了,為啥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這地方能混飯!

真的!這些人有資金來源,有固定的活動場所!一處民宅,裡麵收拾出來,外麵掛個匾額,寫上某某讀書會,就自有人來參加。早起過來,晚上找地方睡覺,一混跡就是一天。

這興起的讀書會,很多都是從天青會分出來的!他們內部存在分歧,你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然後說著說著,就說的不愉快了,彼此不想見麵,一見麵就吵吵。那就分開吧!

這裡麵許多人,都是在江南頗有家資的!家裡有房有鋪子的,弄一群人也不是胡吃海塞,反正就是餓不著就行吧!一天花不了二三兩銀子,這對於領頭的一個或者幾個,就不叫事!於是,讀書會好似一下子之間就冒出來那麼些。

有人還擔心說,天青會有朝上的途徑,可這兩天卻又聽說,天青會之所以能有朝上遞稿件的渠道,是因為找了林家。

於是,找林家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凡是找上門的,林家特彆好脾氣的接待,也說了,不拘是什麼人,都可以遞稿件!京報有專門的征集稿件處,大門是敞開的,隻要登記,就能送稿件進去!

不過迄今為止還沒人送去,大家持有一樣的態度,那就是看看,看看朝廷想說的是什麼。

大家早早的聚在這裡,等的就是個消息。

好些做生意的人家,都去訂購了一年的,早早的打發了夥計,去等著了!一出來就趕緊領了回來!大部分都是訂了十份往上。提前做好了懸掛京報的架子,以供大家閱看和抄錄。

但說實話,在這裡混跡的看和抄所花費的錢財,比訂閱一份京報所花費的價值大多了。

等這京報出來,這才發現,當天買也行的!一份京報也就三個大錢,真不貴!

那有些行商可不就動腦子了嗎?這玩意現在隻有京城有,咱多買點,帶回去,哪裡沒讀書人呢?他們想不想知道京城的動向呢?彆說再賣的時候三十文了,就是三百文也賣的出去。

所以,京報一出來,門口就是烏泱泱的人群,好一陣子喧嚷。

一看這陣仗,還彆說,一篇文章十兩銀子,人家真支付的起,朝廷不會虧錢的。

在茶樓等著的那位元先生喝著茶,跟邊上的幾個朋友說說笑笑的,正說著呢,小二哥抱著油紙包回來了,“出來了——出來了……”

掌櫃的趕緊接了,拿了一份親自遞給元先生,其他的各處張貼好,大家都可以去看。

元山平客氣的接過來,身後立馬站了不少一起看的。

誰知道最醒目的是六個字——天可測,地可量!

這是什麼意思?

有人就喊:“這不是最近那個戲上的戲詞嗎?就半句!我記得後半句是人心不可防!這篇文章怕是說人心的。”

是啊!想到這個的都是這麼想的!還尋思著,這怎麼就說起人心了呢?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可看下去就覺得不對,這意思分明就是說,天象是可預測的!

我的天呀!說的這是什麼呀!這自來觀星看天相,都是道家的東西!比如祈雨,道家開壇做法,然後就來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然後諸葛亮借東風,這樣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極廣!

可這篇文章卻說了,東風是長江上一種再自然不過的自然現象,哪裡來的借東風?東風本就在,隻是諸葛亮博學,他有著極為豐富的氣象學知識,這才‘借’來了東風。文中隻陳述了這事的事實,但卻沒有攻擊諸葛孔明,而是通過這件事反襯孔明的神機妙算。說孔明設七星壇借東風,故意故弄玄虛不過是為了震懾江東。

這個……怎麼說呢?

長江上那個時節確實多東風,彆人不知道,但是走南闖北的商人是知道的。

那麼這個話是對的?!

若是對的,那豈不是早前都錯了!這錯的可不僅僅是道家呀,這錯的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