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玖個人實力強橫,麾下的勢力也不弱,而且還和宋國,以及上清外門一脈的關係親密,所以在魔門眾人心中,他的優先級還要在安祿山之上。
安祿山自然也知道這點,隻憑他自身很難爭過重玖,所以他準備讓渡出部分利益,從而獲得一些盟友的支持,而首先要爭取的自然就是他的師弟,史思明。
作為掀起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李光弼的一生之敵,史思明顯然也沒有那麼簡單。
在安史之亂之中,史思明最初是安祿山的部將登場,後來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父稱帝,而史思明在安祿山死了之後才開始崛起。
鄴城之戰,史思明聯合安慶緒,大敗九鎮節度使幾十萬唐軍,後又發動政變誅殺安慶緒,並在收編其部後稱帝。
最終,史思明也落得跟安祿山一樣的下場,在一場叛亂中被其子史朝義所殺。
隨著安祿山和史思明的死亡,安史之亂也開始走向終結,不過大唐也因為這一場浩劫,從而走向了藩鎮割據時代。
另外,安史之亂中爆發了大量的戰役,比如:睢陽之戰、靈寶之戰、潼關之戰、河東之戰,鄴城之戰等等,自然也湧現出了大量的將才,比如:郭子儀、李光弼、張巡、崔乾佑、仆固懷恩等等。
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安慶緒目前還活著好好的,但史朝義卻已經死在了玉皇頂之戰中。
史思明自然不知道在某個時間線上,愛子史朝義會乾出弑父這種大逆不道的事,而大秦和百家一定意義上也算是為他報仇了,可他卻反而還因為史朝義的死而對大秦恨之入骨。
史思明麾下的實力雖不如安祿山,卻比其他義軍卻要很多,不但有著將近九千的兵力,而且崔乾佑、田承嗣、孫曉哲、令狐潮、尹子琪、李庭望等眾多將才都在其麾下。
史思明這種噬主自立的人,野心自然也同樣不小,不過他知道自己各方麵都不如安祿山和重玖,所以也理智的按耐住了爭鋒之心。
麵對師兄安祿山的拉攏,史思明果斷選擇與之聯手,因為唯有先壓製住重玖,才能保證他們兩家分到最大的果實,安祿山吃的最多,他跟在後麵肯定也不會餓著。
史思明的聰慧和識時務,自然是讓安祿山大喜過望,而兩家聯手後也和重玖拉開差距,大量的義軍統領也主動靠攏了過來。
兩天後,安祿山史思明發出聯合聲明,邀請張耳、元九靈、重玖、韓山童等十六路義軍統領,遣使前來泰山共同商議大事。
就這樣,魔門表明上一派和氣,可因權力問題,暗地裡的博弈極為激烈。
與此同時,嬴昊則在眾護衛的保護下,已經順利的返回了潁川。
結果才一回到潁川,嬴昊就收到了潁川、東郡等占領區,同時出現了大量了起義軍的消息。
之前郭嘉就向嬴昊彙報過,單單潁川境內,就有十三家豪強,以及三大門派,和魔門之間關係親密。
當時嬴昊想先解決中原三國然後再對魔門出手,所以就放過了占領區的魔門勢力,以免打草驚蛇。
但如今大秦已經和魔門徹底撕破臉了,中原三國境內的魔門勢力雖驚恐,但畢竟還沒和秦軍直接接觸,反而是秦軍占領區內的魔門勢力,幾十萬秦軍可就在他們眼皮底下,幾乎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秦軍殺上門來。
對於身後這部分魔門勢力,秦軍自然選擇了招撫,隻要放下武器投降就既往不咎,而這也讓很多人選擇了投降。
但也有一部分人造因孽太重,擔心就算投降也不能善終,反而還會在不久後遭到清算,所以遲遲不敢投降。
就在這時,魔門和曹魏都派來使者,而在這些使者的忽悠下,這些人不但信了,而且還選擇揭竿而起,並在秦軍眼皮子底下造起了反,還打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旗號。
潁川郡內有不少的白蓮教信徒,而底層百姓根本沒有多少判斷能力,在白蓮教弟子的忽悠下,竟有不少百姓加入其中,再加上強行裹挾普通報信,這讓義軍人數在短期內暴漲起來。
潁川魔門勢力分裂,近半人選擇了起義,而這可把大半投降的人給嚇壞了,擔心大秦會因此懷疑他們,所以巴不得起義軍儘快被秦軍剿滅,甚至不少人還主動提出要去鎮壓起義軍以自證清白。
對於這樣的請求,郭嘉自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於是命黃敘和馬岱率領兩千大軍,以及那些投降的魔門勢力去和鎮壓義軍。
可讓郭嘉也沒想到的是,潁川義軍之中也有能人,黃敘和馬岱還沒抵達戰場,投降的魔門勢力就被義軍給擊敗了,而義軍的實力也進一步增強。
隨後,黃敘和馬岱率軍與其交戰,雖連戰連捷,斬殺俘虜了近萬義軍,可他們手中畢竟隻有兩千兵力,難以在短時間內剿滅三四萬起義軍,最終在即將糧儘前選擇了撤兵。
就這樣,秦軍第一次鎮壓起義軍行動,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還助長了義軍的勢力。
投降的魔門勢力才戰敗時,義軍內部覺得秦軍不過如此,甚至想攻打縣城。
可是時在黃敘和馬岱兩千大軍的打擊下,潁川義軍的勢力也遭到了重創,紛紛縮回來了回去,再也不敢做夢了。
畢竟馬岱和黃敘才兩千人而已,就已經打的他們三四萬人找不到北,而整個潁川可是有著十幾萬秦軍呢。
此時,潁川義軍領袖們才感到後悔,意識到自己被曹魏給忽悠了,但顯然也已經晚了。
他們不但公然反秦起義,並且還打出‘伐無道,誅暴秦’這種敏感的旗號,他們手下的人投降或許能活,但身為首領的他媽呢肯定時刻必死無疑。
現在潁川的這些義軍,可沒了才起義時的風光,反而一心隻想著逃出潁川,可東南西北四方都有秦軍駐守,無論往哪個方向跑都會和秦軍正麵撞上。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跑也跑不掉,所以潁川義軍隻能低調行事,儘量讓秦軍不注意到自己,從而寄希望於秦魏之戰出現轉機,讓秦軍在潁川的布置出現缺口,到時自己就能逃出潁川這個囚籠了。
這幫人也不用腦子想想,連‘伐無道,誅暴秦’這種的旗號都打出來,秦軍又不可能不注意到他們?
無論他們再怎麼低調,哪怕沒有任何威脅,秦軍都都不可放任不管的。
而針對潁川義軍的第二次圍剿,也在嬴昊返回之後隨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