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
吃完一碗麵,李孝恭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乾慶元年終於到了入秋的時節,今日的早朝結束之後,李承乾便來到了太液池釣魚。
皇宮內的內侍與宮女,比以前更少了。
自從母後與父皇離開皇宮,這龐大的皇宮內,也離開了不少宮女與內侍。
其實現在皇宮中的皇帝一家,也就這麽幾口人。
皇帝身邊也沒有這麽多妃子,用不上如此多的人手。
皇宮蕭條了許多。
李承乾坐在水榭內,身後是婉兒與寧兒正在照顧著兩個女兒,小女兒孟極還在學著說話,她開口講話比較晚,現在三歲了,想要說一些太長的話,就會有些磕磕絆絆的。
婉兒一直教導著,希望女兒可以耐心些,慢慢說話。
小鵲兒道:「昨天女兒去看望爺爺與兄了。」
李承乾剝開杏仁的外殼,將果仁給她。
小鵲兒嚼著果仁道:「爺爺說有人說爹爹的壞話。」
「說朕什麽壞話了?」
她不悅地努著嘴道:「有人說現在的爹爹登基之後,隻關心三件事。」
李承乾道:「那一定是很重要的三件事。」
「有人說,爹爹隻關心他的錢,他的國事,與他平靜的內心。」
李承乾提著魚竿,抬首道:「那一定是你河間爺爺與江夏爺爺說的。」
小鵲兒還在嚼著杏仁點頭,道:「嗯,一定是他們。」
「朕的老叔叔們都年邁了。」
小鵲兒也剝了一顆杏仁,遞給一旁的爹爹。
宮女拿著奏章腳步匆匆而來,看到陛下一家如此寧靜,也不好打擾,默不作聲地將奏章放在一旁。
李承乾聽著女兒新學會的歌謠,良久才翻看一旁的奏章。
奏章是鴻臚寺卿郭正一送來的,鬆讚乾布在長安養病的這半月,郭正一時常去看望。
現在鬆讚乾布不會病死在長安了,但他也沒有答應朝中的要求。
沒想到他是如此固執的人。
曆朝曆代,當君王的人呐……不管統領地界的大小,他們多多少少都是固執的。
李承乾放下奏章,看著平靜的湖麵,目光看向遠處,見女兒正坐在鹿的背上。
幾頭鹿安逸地走在太液池邊,甚至會親昵地用鼻子碰碰小鵲兒的臉頰,惹得這孩子抱著鹿的脖子笑個不停。
深秋時節,李世民與李孝恭,李道宗,李道彥等人策馬在驪山腳下。
驪山成了這位太上皇的獵場。
眾人的戰馬在一處山林間停下,李道宗望著長安城方向道:「這個鬆讚乾布竟不來覲見陛下。」
李世民朗聲笑道:「朕的兒子已讓他寢食難安了,他如何還有膽氣來見。」
終於,李泰策馬跟了上來,他道:「父皇,不論鬆讚乾布是否答應朝中的要求,於皇兄來說吐蕃是必取之地。」
李世民在山林間笑著道:「如此說來,承乾既要取吐蕃,還要告知一聲鬆讚乾布?」
李泰拉住馬兒的韁繩,讓馬兒停下走動,這才穩住了身形,又道:「那是皇兄給鬆讚乾布留了餘地。」
李道彥道:「吐蕃而已,帶鬆州兵馬踏平便是。」
李孝恭望著關中的秋色,道:「如此美景怎能沒有美酒。」
眾人又是放聲長笑。
乾慶元年是很平靜的一年,平靜到朝中的官吏們也都在冬季,按時休沐了。
入冬時節,關中的十一月就早早下起了大雪,明達穿著一身藍色的道袍,發髻上有著一根木釵。
她邁開步子走著,雪地上的腳步距離以及深淺極其一致,走路的姿態極為自然。
從黃道渾天儀的高台走下來,她提筆記錄著今年的冬季節氣。
幾個工匠走入太史監,領頭的工匠道:「臣等奉陛下旨意,來給公主殿下擴建太史監。」
這個太史監確實要修建了,而且還要擺放日月星辰的模型以及星圖。
讓一眾工匠走入太史監內,明達雙手背負走到門外,抬頭望著漫天的雪花落下。
她凍得通紅的臉頰,看著東方,李道長自從去了老君山,就再也沒回來了。
思來想去,明達還是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老君山給李道長。
信中所寫的是領悟了引力與氣壓的事,若李道長看到書信,想必也能對世間的真相更明悟幾分。
明達撐著傘走入大雪中。
溫暖的新殿內,李承乾聽著郭正一的講述,他說鬆讚乾布的病情在冬日裡有所加劇,太醫署的醫官說這是正常的,冬日裡的寒氣對病體來說是個負擔。
現在吐蕃上的高原,應該更冷。
有越來越多的牧民遷入了鬆州,自從鬆讚乾布來長安治病之後,從邏些遷入鬆州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現象一度加劇,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麵。
會發生這種事不是沒有緣由的,因在吐蕃有一個叫作欽陵的年輕人,他與吐蕃的大臣正在修建邏些城,還要修好鬆讚乾布沒有修完的布達拉宮。
在冬季如此徵召勞力,勢必會造成人口流出的趨勢。
當鬆讚乾布來長安治病,這位讚普不在吐蕃後,誰也不敢保證鬆讚乾布的兒子是不是一個橫徵暴斂的人。
即便是鬆讚乾布的兒子不是這樣的人,可他還年幼,他能夠管束臣子嗎?
吐蕃的子民能夠信任鬆讚乾布,但能夠信任彆人嗎?
子民與掌權者的信任關係,正在逐漸疏遠。
鬆讚乾布是熱愛他的吐蕃子民的,吐蕃的子民也是愛戴這位讚普的。
現在的鬆讚乾布就算是在長安,還是有很多的吐蕃子民願意追隨。
李承乾神色平靜,低聲道:「讓人修建布達拉宮的事是鬆讚乾布的要求嗎?」
「臣問過了,是讚普給吐蕃臣民留下的交代。」
「鬆讚乾布有說過該在什麽時候徵召民力嗎?欽陵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郭正一作揖回道:「吐蕃使者們都沒說,臣再問時他們閉口不談。」
李承乾看向殿外,見到明達正在帶著小鵲兒與小孟極玩鬨。
小女兒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