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賦異稟
親娘送的金車當然要好好保存,李承乾將金車拉進東宮西池院的一處庫房中,將這裡又收拾了一番,關上庫房門這才去休息。
寧兒道:「太子殿下打算何時用這駕金車出行。」
李承乾道:「聽母後的,以後再安排吧。」
她溫和一笑,默不作聲跟著殿下的腳步。
翌日,李承乾早早就見到了頂著黑眼圈站在東宮門前的道長。
李淳風站在朝陽下一動不動。
「李道長用個飯,如何?」
見太子遞來的一碗餛飩與一張餅,李淳風先坐下來,用著飯食。
李承乾道:「李道長,明達她近來學得如何?」
「嗯嗯……」
李淳風嘴裡塞滿了食物,不住地點頭。
李承乾將吃完的空碗放在一旁,道:「李道長這麽早來尋孤一定有要事吧?」
李淳風歎道:「還請太子殿下與貧道走一趟欽天監。」
這個時候爺爺也才睡醒,張著嘴打著哈欠道:「承乾,你這一早要去做什麽,不是休沐嗎?」
「孫兒跟李道長去一趟欽天監。」
「是出了何事?」
李承乾道:「多半不是紫微星異象之類的,李道長?是吧?」
李淳風作揖道:「貧道還有一些疑問還請太子殿下解惑。」
東宮內,李麗質拎著李治的後襟,將弟弟提了出來,道:「皇兄要跟李道長去欽天監,你也去一趟。」
「姐……」李治慫慫地道:「弟弟去欽天監做什麽?」
「旁聽,對你有好處。」李麗質又踹了一腳這個不曉事的弟弟。
李治好奇地張望著,問道:「紫微星有異象了?」
李治忙又道:「不然李道長請皇兄去做什麽?」
再看姐姐陰沉的神情,李治又怕挨揍,妥協道:「弟弟這就去。」
說罷,他一路跑去,又喊道:「皇兄!等等我。」
李淵撫須看著孫子健步如飛的樣子,道:「稚奴跑得很快呀。」
李麗質不屑道:「他這是逃命。」
知道姐弟倆的心思,李淵不住笑著,「哈哈,伱們真是……」
如果有個長跑比賽,李治現在的體格與運動能力也絕對是達標的,因為在東宮每個月三次體育課,每個月一次體能測試中鍛煉出來的。
走入安靜欽天監內,小兕子穿著一身道袍,正在閉目打坐。
李承乾走入其中,看了看四下道:「袁道長呢?」
「袁道長出一趟了遠門,今年入秋就會回來。」
至於袁道長是不是隋朝宗室的隱秘,朝野上下知道的人並不多,楊堅都死去這麽多年了。
就算是袁天罡真的是隋朝遺留的血脈,現在的皇帝對前隋舊人這般善待,這位道長也願意為皇帝殫儘竭慮的。
小兕子跟在皇兄李治身邊,小聲問著話。
李治有一句沒一句話地回答著。
這兄妹倆的交談,是在問今天東宮吃什麽。
其實李治哪裡知道東宮吃什麽,隻是說了小兕子在道門修行是為了治病,她的吃食有時候都是李淳風道長安排,偶爾李道長還會讓道門中人,將一些較為罕見的草藥食給小兕子吃。
近來小兕子在學一種步伐,這種步伐暗含北鬥七星之意。
也可能是她啟蒙時就是用北鬥七星,因此李道長覺得小兕子的命數與北鬥七星有著聯係。
當然了,這些說法,用道門的話來解釋多了一些彆樣的意味。
李承乾可以理解為那是一種鍛煉身體平衡的步伐。
走過龐大的渾天儀,這座增加了黃道的渾天儀表裡一共有三重,根據準基又有六合。
而後四人走入一間小屋,這間小屋內放著一個物件,這個物件很大,有三顆球體,分彆以軌道相連。
這些軌道可以動的。
李淳風將一顆較小球移動一圈,道:「殿下,這一圈便是四季嗎?」
軌道不是平行的,而是有上下起伏。
李承乾道:「多半是的。」
李淳風撫須又將另一個更小的球體擺動在另外一邊,道:「如此一來便是日食?」
李承乾沒有當即回複。
而後李淳風繼續推動三個球體,在中間的球體放在一個位置固定,一邊道:「貧道用現在的太陽與月亮以及星象的距離推測,那麽現在的位置,便是如今的時令季節。」
李道長的理解能力很強,他將太陽月亮與地球之間的運動有一個滿是軌道大羅盤來解釋。
李治與小兕子走到屋外,聽著皇兄與李道長之間的交談。
這一場交談足足有三個時辰,李淳風與李承乾在屋內商議了許久。
直到李淳風道長從屋內出來,似乎有了頓悟,正看著渾天儀思索著,消化著剛剛得到的見解。
李承乾帶著弟弟要離開的時候,李淳風行禮道:「謝太子殿下又給道門一份造化。」
「這都是李道長所領悟的,這就該是道門的造化。」
李淳風笑道:「隻要不違背道義,不違背貧道準則,往後但有吩咐,貧道定當全力相助。」
李承乾滿不在意地擺手,領著弟弟與小兕子離開這裡。
李治追問道:「皇兄與李道長說什麽了?」
李承乾解釋道:「李道長說天外有天。」
「天外的天是什麽樣的?」
「他說我們的天地之外是一個龐大的球,而這個漫天星辰都在這顆球中,一直在不息地轉動,漫天星辰也在跟在轉動。」
李治回道:「沒聽懂。」
「嗯,知道你聽不懂。」
「弟弟以後會懂的。」李治牽著小兕子的手問道:「兕子懂嗎?」
她搖頭道:「妹妹也不懂。」
今天李淳風走出了皇宮,他召集了許多道門中人。
李承乾從來沒有想過改變道門,道門也不會因此而改變的。
如果將來能夠多一些較為偏門的學識,這無疑是好事。
今年的夏季難得涼快,皇帝打算去遊獵了,這一次出去的遊獵人手並不多,而是在龍首原的衛府邊上遊獵。
李承乾答應了這一次遊獵,讓父皇去外麵散散心,人手不多,一千兵馬護送。
隻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