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

殺不殺劉仁軌是個很複雜的議題,首先要殺得有價值。

殺了他可以安定軍心。

可現在的劉仁軌身為陳倉縣尉,深受陳倉縣民愛戴。

如果不殺他,皇帝就可以收獲萬千民心。

張行成朗聲道:「陛下旨意,劉仁軌治理陳倉縣有功,深受鄉民愛戴,特此任鹹陽縣丞,望以往維持作風,剛毅正直。」

劉仁軌朗聲道:「臣領旨。」

「太子殿下,下官就告辭了。」

李承乾作揖道:「有勞了。」

張行成重重拍了拍劉仁軌的肩膀,便邁著大步離開。

鹹陽縣是漢時的新城縣,在鹹陽原之上,位於涇陽縣與始平縣之間,是武德年間重新劃出來的縣,是京畿道中的重縣之一,屬京兆府管轄。

而且毗鄰長安,是關中要地,也是連接涇陽的要衝,處於渭河的上遊。

「這一次打賭,孤贏了呀。」

忽聽太子殿下低聲一句,孫伏伽蹙眉道:「殿下剛說什麽?」

李承乾道:「沒什麽。」

劉仁軌手捧著官印與官服,激動得手有些顫抖。

孫伏伽道:「劉縣丞,如今你不用擔心會不會死了。」

他緩緩將官服與官印放在地上,快步走到了大理寺外,朝著太極殿方向俯身行禮,朗聲道:「陛下聖明,臣定不負陛下重托!」

他的聲音很響亮,此刻還穿著囚服,站在夕陽下,路過行人紛紛看過來。

而後他又匆匆跑進來,將官服與官印捧在手中。

李承乾道:「劉縣丞休息一晚,明天再去上任吧。」

注意到他此刻穿著單薄的囚服,多半還沒有住處,李承乾又補充道:「長安城有一個大善人,名叫杜荷。」

又看一眼,李承乾又道:「杜荷是孤的好友,如果尋不到住處,你可以先去他那邊暫住一晚,孤……」

一番欲言又止,李承乾準備離開,又道:「反正杜荷是一個大善人,你去了就好。」

孫伏伽送彆太子,看著還呆立在大理寺門外的劉仁軌就也讓人關上了大理寺門,他也早早下值了。

夜色就要籠罩長安城,劉仁軌問了幾個路人,便知曉了長安大善人杜荷的府邸。

原來太子殿下所言的大善人就是當年杜如晦的孩子。

劉仁軌在門前說清楚了來由。

其實劉縣尉的名聲早就在他被押入大理寺的時候,便傳開了,而後又被封為了鹹陽縣縣丞。

這個傳聞猶如爆炸一般,傳遍了朝野與滿長安城的權貴耳中。

小廝領著人劉仁軌進門。

杜荷家的府邸裝點很名貴,處處透露著規矩,甚至在院子裡放著一個大布袋子,大布袋子裡放滿了銅錢。

就連在這裡的小廝,他們衣著都是很名貴的,掃視了一圈有一桶桶的葡萄釀,還有玉樽,甚至就連地上鋪著的都是珍貴的瑪瑙玉石。

「這……」

小廝解釋道:「杜荷公子很煩這些玉石,想賣又不好賣,就用來鋪路了,來這裡的客人要是有看上的可以挑一些走,要是能夠都帶走,杜荷公子還會再送葡萄釀謝過。」

劉仁軌用袖子擦了擦額頭,感覺有汗意可明明沒有汗水。

小廝領著他來到一處院子,這處院子裡也有許多葡萄釀,石桌上放著的是翠綠色的玉碗,還有玉石雕刻成的棋子。

許敬宗與上官儀,孫思邈三人就在這裡,此刻三人正在打牌。

小廝道:「杜荷公子得知劉縣丞要來,特意安排了一間房,您看這間如何?」

「不!」劉仁軌退後一步。

「不喜歡嗎?」小廝先有錯愕,而後釋然道:「無妨,府中還有更好的房間。」

劉仁軌道:「不,這房子太好了,本官不能住。」

正在打牌的許敬宗瞅了一眼來人,低聲道:「他就是劉仁軌?」

上官儀道:「就是他。」

「做事要專心!」孫思邈打出最後五張牌,撫須笑道:「老道贏了。」

許敬宗歎息一聲,整理著牌。

最後劉仁軌一路退到了杜荷府邸的門前,他沒有選擇杜荷為客人準備的房子,而是住在大門邊上的小房子,那是府中看門的門房所住的。

而且他是抱著官服睡在了地上。

府中下人不忍心,還是給他蓋了被褥。

就這麽睡在地上過了一夜,天一亮劉仁軌逃命一般地離開了杜家的府邸。

杜荷睡醒的時候,穿著單衣正在晨跑,而後要練習箭術。

太子殿下每天要練,因此晨練也成了杜荷的習慣,地麵上還有些霜,深秋的清晨很冷。

杜荷的箭術很差,拉弓搭箭瞄準五十步外的靶子,一箭放出,箭矢根本沒有碰到靶子。

小廝在一旁說了劉仁軌的事,他糾結道:「公子,這位劉縣丞也太古怪了。」

杜荷放下手中的弓,用金盆洗手之後,道:「既然是太子殿下安排的,府中上下就要照顧好。」

「公子莫要為難小人,小人安排得很周到,隻是他不領情。」

「我們杜府就算再富裕又如何?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給的,就算我手中有再多的錢財,對太子來說讓杜府富有是太子的一句話,讓杜府沒落也是太子的一句話。」

杜荷又道:「太子給的富裕,杜府上下沒齒難忘,沒照顧好劉縣丞是我們的過失,我會向太子殿下請罪的。」

小廝委屈地站在一旁。

杜荷看了他一眼,道:「今天開始伱就去鹹陽縣,帶夠銀錢,但凡劉仁軌缺什麽,要什麽,你都去安排好,若再安排不好,你就去涇陽造肥皂吧。」

「喏。」小廝慌張地應聲,快步離開。

忙完這些杜荷用了飯食,寫了一份告罪的信讓人送去東宮,便跟著許敬宗去了京兆府,今年冬季還有一場互市,涇陽縣依舊是互市的大頭,因此有些事杜荷一定要一起去商議的。

皇帝依舊是個英明的皇帝,能夠接受直諫的忠誠,死了一個都尉卻還能提拔一個忠直之臣。

對皇帝來說這個選擇是最好的,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也是最劃算的,不僅僅能夠萬千的民心,對朝中官吏也是有好處的。

今天的早朝上,李承乾就注意到許多如魏徵,馬周,張行成一係的直臣麵對父皇時的眼神也多了許多敬意。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