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女徐慧

聽到寧兒的勸告,李承乾揣著手惆悵地看著天空,「孤會注意言行的。」

寧兒明媚一笑,「殿下,今日還是繼續寫紅樓嗎?」

李承乾頷首道:「嗯,先將紅樓寫完吧。」

東宮還是要繼續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其實對李承乾來說還有更好的辦法,比如說向自己的這位便宜「父皇」要。

可拿了皇帝的就要看皇帝臉色行事。

皇帝的東西是這麽好拿的嗎?

大唐的太子不好當呀。

寧兒看著殿下重新走回殿中,拿起了一卷書,這卷書是論語的雍也一篇。

小福快步跑來道:「殿下,勝光寺的和尚說豆芽已經在長安城傳播開來,很多人家都種出了豆芽菜,讓坊民能夠在冬日裡多一口菜吃,這都是殿下的功德,若殿下有何所需,可以告知勝光寺。」

聞言,李承乾眉頭跳了兩下,「孤已是儲君了沒什麽需要的。」

寧兒連忙道:「殿下,早在武德年間,殿下的皇爺爺就說過僧尼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不事勞動,坐享衣食。」

李承乾忽然一笑,「孤知道了,往後關於勝光寺的消息就不用送來了,既然孤是儲君,這長安城乃至天下也該是孤的?長安城是什麽樣,早晚我說了算,隻要坐穩太子的位子,這隻是時間問題,何須讓他們這些和尚相助。」

小福的小臉還有些嬰兒肥,她行禮道:「喏。」

「殿下,許國公求見,已在崇文殿等著了。」

「嗯,孤知道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氣,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該麵對的還是要麵對的。

寧兒給太子殿下換了一身較為暖和乾淨的大氅。

宮女的陪護下,李承乾的腳步在東宮門口停下,其實崇文殿就挨著東宮,平日裡也算是個會客的地方。

在寧兒的注視下。

李承乾終於邁步走出了東宮。

殿下的腳步很從容,好似這走出東宮殿下來說是一件很理所當然,很簡單的事。

高士廉身份很特殊,他既是長孫皇後的舅舅,又是朝中掌握大權的吏部尚書,這樣的人物是必須要見的。

見他也是一次撈取朝堂資本的機會。

崇文殿還顯得破舊,門前還有些荒草,李承乾邁步走入崇文殿內,除了高士廉這裡還有兩個身穿淺綠色官服的文官。

見到太子,高士廉起身行禮道:「殿下。」

李承乾作揖回禮道:「見過許國公。」

高士廉會意一笑,示意一旁兩人走近,道:「這位是中書侍郎於誌寧,這是徐孝德陛下剛冊封的東宮長史……」

聽著高士廉介紹,李承乾笑容以對,於誌寧是中書省侍郎,又兼太子詹事。

徐孝德以往不在長安為官,這一次來就被重用封了東宮長史。

幾人落座,於誌寧與徐孝德見到太子神色上也多有滿意。

高士廉問道:「不知殿下近來身體如何,老臣奉陛下命前來探望。」

李承乾揣著說盤腿坐著,回道:「身體好多了,孤還打算往後健身,讓身體底子更好,強身健體。」

「嗯。」高士廉點頭,又道:「老臣聽聞陛下對越王太過溺愛,還以為殿下是心有怨念不肯出東宮。」

「舅外公說笑了,青雀一直很懂事,也很聰慧,不論行事機敏,還是才思方麵,孤都不如他,父皇會溺愛也理所當然,孤的弟弟能如此出眾,其實孤也很高興。」

高士廉撫須朗聲笑道:「殿下能夠如此開明,實乃大唐的福分。」

李承乾很想說我能來大唐這本就是大唐的福分,我是上天賜予大唐最好的祥瑞,雖然我已不是我了,李承乾也不是李承乾了。

於誌寧適時開口道:「聽聞殿下先前答應了趙節入東宮右率,統領東宮右率,可有此事?」

言至此處,李承乾苦惱地撫著額頭,道:「那時候是姑姑親自來說情,礙於姑姑的情麵,孤隻能事先順從,但從未明確答應過呀。」

高士廉的神色凝重了幾分,低聲道:「宗室中人向來都會以親族身份入仕,殿下能夠警醒,老夫欣慰。」

李承乾尷尬一笑,「多謝舅外公體諒。」

一聲聲的舅外公,讓高士廉很受用。

說起當年,還是隋末天下大亂,當時長孫無忌還是個布衣小子,長孫皇後也不是當今皇後,兄妹兩人父母早逝。

是高士廉帶著他們兄妹為生,後來結識了李世民,長孫無忌跟著李世民平定內亂,便有了如今的局麵。

就連李淵也十分器重高士廉。

高士廉當得起李世民的一聲舅父,也當得起李承乾的一聲舅外公。

「殿下不用擔心長廣公主的言語,老夫會替殿下讓長廣公主知難而退,還望殿下往後少給這些人承諾。」

「孤謹記教誨。」

言罷,高士廉站起身,讓於誌寧與徐孝德和太子談,自己便先離開了。

看這模樣,是要給太子殿下去擺平宗室中的言論。

因趙節的事情,太子的一句拒絕看起來輕巧。

可長廣公主在宗室眾人間煽風點火,就快將太子說得眾叛親離。

長廣公主會這樣,多半是李淵給慣的。

皇帝的一言一行,容易引起人們的議論。

儲君的言行,也同樣讓人們頗為關注。

除卻宗室眾人,朝中文臣不論是房玄齡還是魏徵都覺得太子拒絕是對的。

殿下的品行要從小抓起,任人唯親早晚會闖大禍。

崇文殿內,李承乾麵對眼前兩人道:「兩位,孤久居東宮,很少出去走動,也沒見過外麵的風景,不知現在長安人口幾何?」

於誌寧連忙道:「回殿下,長安有坊民十萬戶,大致人口有四十萬。」

說來經曆了戰亂與天災之後,長安城能有這樣的人口數目已經很不錯了,算上長安周邊的十二縣,勉強能有百萬人口。

關中還是蕭條的,長安也是蕭條的。

如今正是大唐休養生息,蓄養國力的重要時機。

所以現在大唐對外的國策上,都是以低成本的條件來運行。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