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最大的魚

宅居宮中萬曆皇帝最近有點煩,近兩月陸陸續續開始有言官和大臣上疏,催促早立皇長子為東宮了。??? ?????υ?.?Oм ????

三年前,受寵的鄭貴妃誕生了皇三子,大臣們看出了萬曆皇帝對皇三子的偏愛,就上疏勸皇帝立嫡立長,請立早三四年出生的皇長子為東宮。

當時萬曆皇帝放不下對皇三子的偏愛,就藉口說皇長子年齡還小,不知道身體是否康健,過三年再說。

然後萬曆皇帝過了兩三年相對清靜的日子,溫水煮青蛙一樣的慢慢開始懶政。

朝會丶講課丶覲見等儀式開始荒廢,就連內閣大學士也經常幾個月見不到一次皇帝。

如今三年約期已到,果然大臣們就開始舊事重提,再次掀起了國本議題,讓萬曆皇帝心煩意亂。

「真廢物嗬!」萬曆皇帝忍不住再次大罵了一句,然後下旨說:「那就讓錦衣衛官校去接人,直接領到北鎮撫司審理!」

聽著左都禦史和刑部尚書互相推脫,學問不多的張廠公雖然麵無表情不動聲色,但心裡有點懵。

但問題是,萬曆皇帝依然看不上皇長子,還是想讓最喜歡的皇三子來繼承自己的江山。

陸光祖丶吳時來丶孫鑨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廠衛對各衙署的監控,其實都是擺在明麵上的。

比如說三法司重要案件的審理,必定會有廠衛的人旁聽。

陸司寇說:「但林泰來所以依仗的就是公務身份,如果沒有公務身份,他怎敢動手並能全身而退?伱們都察院不受理說不過去。」

然後就聽到萬曆皇帝急不可待的說:「前數日已經下過詔,派了人將林泰來帶回京師審問。

「對官員而言,公罪指的是與職權直接相關的,譬如貪贓枉法這些罪名;而私罪就是殺人放火丶強奪財產之類的私人行為罪名。

陸司寇說:「林泰來以欽差身份出使塞外,執行冊封和款待公務的過程中,打死了虜酋,當然算公罪,該你們都察院收留。」

吳總憲說:「林泰來打死虜酋,完全靠的是武力,與他職權無關,所以說這是私罪,你們刑部就管了吧!」

經過深思熟慮的盤算,萬曆皇帝將東廠提督張鯨召了過來,詢問道:「關於林泰來打死北虜酋長之事,你可有更多消息?」

到目前為止,連在哪裡主審都沒有商議出結果。

明明就在上個月,皇爺還無視了林泰來製造兵變扣押巡撫的行為!

萬曆皇帝頓時就明白了,廠衛並不知道更多情報,罵了句:「廢物!要你們東廠何用?」

上月最大的新聞可能就是,廣東始興縣僧人李圓朗在四月初組織數百白蓮教教徒造反,然後四月初九就被鎮壓斬首了。

所以被硬生生炒成了熱點人物的林狀元,終於引起了萬曆皇帝的特彆關注。

至於朝臣一起參加的廷審,那和司法已經沒多大關係了,是政治和人文領域的事情。

一輛囚車緩緩從關門裡行駛出來,一具眾人十分熟悉的雄壯身形坐在車上囚籠裡。

然後就是林狀元出塞冊封北虜時,親手弄死了一個很有勢力的酋長。

當即三人就開始商議起來,左都禦史吳時來對刑部尚書陸光祖說:「此乃私罪,理當在刑部審問,並由陸大司寇負責主審。」

麵對大臣們的態度,於是萬曆皇帝就想著,找點什麽事情來轉移大臣的注意力,或者是推出一個人幫自己來承擔火力。

居庸關南門外,接到通告的林泰來友人們從京師長驅百裡,站在了這裡,迎接林泰來從宣府歸來。

沒什麽本質區彆,反正都是抓人過來審問,無非就是皇帝想給九元祥瑞一點體麵而已。

張鯨答道:「這個.還在打探。」

公罪?私罪?這是什麽?與都察院和刑部有什麽關聯?

幸虧他帶了比較專業的東廠僉書過來,此時在他耳邊低聲解釋:

一開始就不該那麽麻煩,直接讓錦衣衛審就行了!

不過大仇得報的張廠公文化程度不高,對字詞不敏感,沒有在意皇帝說的是接人和領到北鎮撫司,而不是拿人下詔獄。

吳總憲說:「被打死的虜酋並非林泰來冊封對象,與林泰來公務無關,算私底下鬥毆,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私罪,送你們刑部最為妥當。」

張廠公也沒辦法,隻能先散了。

但隻有企圖釣魚的林泰來心裡明白,這時候怎麽能為自己喊冤?

但是最近天下大致太平,實在沒有什麽能引起爭議的話題。

周應秋如同閃電般的撲了上去,扒著囚籠就嚎叫道:「林兄啊!怎會如此?天日.」

張鯨非常委屈,但又不敢頂撞辯解。

萬曆皇帝作為一位受過完整教育的皇帝,最基本的帝王之術還是知道的。

先給林泰來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