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1 / 1)

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讀(上)

關於藩鎮研究的權威書籍,就是人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裡麵把和藩鎮有關的事情,基本上都說清楚了。

這本書比現在很多讀者年紀都大,在此之後,學界研究的成果,都沒有推翻這本書結論的存在,反倒是對其增補與強化的不少。

為了給我這本小說下半篇鋪鋪路,有必要在這裡專門提一下藩鎮。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麵,也就是讀者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來說,即:

第一丶藩鎮的分類。

第二丶藩鎮的社會基礎。

第三丶藩鎮對於中晚唐的正麵與負麵作用。

第四丶藩鎮的起源丶發展與滅亡。

不做基本概念的解釋,隻談談作者本人對於藩鎮的理解。

……………………………………………………………………………………分割線…………………………………………

第一個,藩鎮的分類。

這個概念,是中晚唐著名政治評論家杜牧提出來的。

沒錯,就跟人與人大不同一個樣,藩鎮也是可以分類的。

杜牧當時就總結了一下,藩鎮基本上可以分為四種:

第一種就是以河朔三鎮為主的叛亂割據型。它們表麵上是安史之亂的餘孽所在,但實際上卻有著深刻的社會基礎與長達數百年的利益糾葛。

河朔三鎮半獨立狀態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這一類的藩鎮驕橫跋扈,遠近聞名,中晚唐不少咄咄怪事都是出自這裡。比如說大名鼎鼎的「長安天子,魏博牙兵」就是如此。

它們的特點就是不給長安繳稅,藩鎮內部官員基本上自己招募,節度使由內部推舉,還時常可以得到長安這邊的賞賜。安史之亂結束不久,甚至還有河朔三鎮擴大地盤威逼中樞的情況發生。後期則是與唐庭相安無事,和平獨立。

其內部動蕩的次數,在所有藩鎮中首屈一指(65/171)

第二種藩鎮,就是為了防備河朔三鎮而生,在其河朔三鎮周邊一大片地區存在的防禦型藩鎮,也就是所謂的「中原防遏藩鎮」。

這一類的藩鎮,其特點就是節度使皆為朝廷任命,兵力雄厚,且驕兵悍將頻出,桀驁不馴。這一類藩鎮,也擔負著維護大唐生命線——江淮運河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這些,都隻是表麵上的解讀。實際上,這一類藩鎮完全不是支撐中晚唐朝廷的中流砥柱,其內部動蕩完全不遜河朔三鎮,同樣是不能被朝廷嚴密掌控。

內部嘩變哄搶軍需,殺節度使自立,搶劫其他藩鎮的朝廷物資,甚至拒不執行朝廷的命令,這些鳥事都是屢見不鮮。

順便提一嘴,唐末朱溫,便是擔任中原藩鎮宣武軍節度使後開始爭霸天下。所以稍微想想也知道,這些中原藩鎮裡必定是麼蛾子不斷。其內部動蕩的次數,僅次於河朔三鎮。(52/171)

第三種藩鎮,是西北邊疆在被吐蕃丶回鶻等外族不斷侵入,防線破碎以後重新組建起來的「邊疆禦邊藩鎮」。它們當中,有些是原河西節度使丶隴右節度使和朔方軍的殘部。有些則是朝廷新擴建的「神策軍」分割而成的。

這一類的藩鎮,其特點是兵力極為雄厚,但本地產出亦是極為有限,完全仰仗長安的補給,並且麵臨西北外族的強大軍事壓力。

因為軍費完全仰仗唐庭,又麵臨外族的強大壓力,因此這一類藩鎮的動蕩,比中原型藩鎮要少。(42/171)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藩鎮,動蕩的原因,其實隻是因為唐庭缺財帛,或者藩鎮節帥壓迫士卒,克扣糧餉。這一類的藩鎮,對朝廷的忠誠度是最高的,可以說是唐庭立足關中的本錢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西北藩鎮的所謂「忠心」,同樣是有條件,有邊界的。朝廷糧餉到位了他們才忠心。若是糧餉不到位,那也說不得要造反。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被戲稱為「小隆基」的唐德宗即位初期,便因為不重視西北藩鎮的訴求,而導致了「涇原兵變」的爆發。

第四種藩鎮,被稱為「東南財富型」,基本上都是位於荊襄丶江淮丶江南等地。這裡受到安史之亂的破壞較小,成為了維持大唐朝廷運作的糧倉和錢袋子。

這裡的藩鎮,都是安史之亂以後唐庭主動設置的,兵力都很少,一般不超過萬人,目的也僅僅是為了防禦盜匪。

這些藩鎮內部動蕩也較少。(12/171)

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類型的藩鎮,都是桀驁不馴的,都是驕橫跋扈的。真正明火執仗「不聽號令」的藩鎮,隻有第一種。

那麽,為什麽中晚唐藩鎮割據,唐庭卻無法收拾呢,這裡便要說接下來的第二條。

藩鎮存在的強大社會基礎。

……………………………………………………………………………………分割線…………………………………………

第二個丶藩鎮的社會基礎

任何一個政權能夠存在,都不會脫離它的社會基礎,否則這個政治結構就無法穩定存在。那麽,藩鎮的社會基礎是什麽呢?

這個問題無法直接回答,必須要把中唐的社會格局丶經濟格局丶政治格局擺在一起來看。

中唐時期,人口周期律已經進入「危險高發期」,天寶年間,戶部有超過八百萬的戶口,若是把隱藏戶口也算上的話,那麽整個大唐起碼有五千萬到六千萬人口,隻可能更多,不會更少了。

&nb-->>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