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野無遺賢」鬨劇的澄清
嗯,快寫到這個背景了,所以很有必要提一嘴,要不然可能會有爭議。
畢竟,某些曆史小說不加以考證就亂寫,實在是混淆了視聽,所以我很有必要詳細考據一下。
考據嘛,就是先擺事實,後講道理,事實在前,證據在前;臆測在後,想像在後。
假的就是假的,真理越辯越明,是真的,就要大聲說出來,喊出來!
我不會打著「《新唐書》上就是這樣寫的。我一個寫小說的,沒有必要為某些曆史人物翻案,歐陽修和司馬光怎麽說,我跟著他們說,隻要我覺得高興就好了」
我不會有這樣不負責任的寫作精神。
寫書,就是在做人。甚至是先做人,再做文章。其身都不正了,寫出來的東西又怎麽可能會正呢?把讀者不了解的曆史講出來讓他們了解真相,這本身就是曆史小說作者的責任!
……………………………………………………………………………………………………………………………………
首先說說「野無遺賢」鬨劇到底是咋回事。
天寶六載,唐玄宗李隆基為了締造像「貞觀之治」一樣的盛世,把「開元盛世」延續到大唐的千秋萬代。他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處處比肩太宗,於是下詔:凡是四海之內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都可以彙集到京師參加朝廷對他們的選拔。
然而當朝宰相李林甫卻害怕殿試時,那些有才能的人在皇帝麵前指責他的失職和罪過,於是就向皇帝上表稱:這一次來參加朝廷選拔的人才當中,全部都是才能不過關的人,稱不上人才,如果把這樣的人拉到皇帝麵前,恐怕會侮辱了皇帝的耳目。他對前來應試的人才故意刁難,把詩詞歌賦等統統過了一遍,篩選下來,竟然沒有一個人中選。
李林甫立即將此事向皇帝上報,並表示祝賀,聲稱「野無遺賢」。當今萬歲已經把全天下的才人都網羅到了朝中,在民間已經沒有一個人才了。然後基哥居然信了!
……………………………………………………………………
事情呢,大概就是這個事情,很符合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新唐書》《資治通鑒》裡麵都有記載,也把李林甫釘在了恥辱柱上。
但是吧,這個事情,嗯,怎麽說呢,雖然不能百分百證偽,但它有極大概率是宋朝人編出來的。
看看資治通鑒怎麽說的。
《資治通鑒》:上欲廣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對策斥言其奸惡……乃令郡縣長官精加試練,灼然超絕者,具名送省委尚書覆試,禦史中丞監之……既而至者皆試以詩丶賦丶論,遂無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賀野無遺賢。
這裡的說法是「遂無一人及第者」。也就是「野無遺賢」的證據。
《新唐書》的說法類似,不舉例了。
那麽這個史料的原始出處在哪裡呢?其實《資治通鑒》和《新唐書》都是抄的當事人元結(杜甫也在這次考試裡麵)的一段。
當事人元結的《喻友》中這麽說的:天寶丁亥中,詔征天下士人,有一藝者皆得詣京師就選,相國晉公林甫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當時之機……於是奏待製者悉令尚書長官考試,禦史中丞監之,試如常吏(如吏部試詩丶賦丶論丶策),已而布衣之士無有第者,遂表賀人主以為野無遺賢。
這裡的說法是「已而布衣之士無有第者」。去掉那些詞序不同,關鍵字多了兩個:布衣!
那麽再來解釋一下,這個「布衣」到底是什麽意思。
總結就是:沒有做過官的人(但極度暗示有做官資格)。
如:李白的詩《贈崔司戶文昆季》中便有「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不僅說他自己是布衣,而且還強烈暗示他有做官的資格,隻是懷才不遇。
所以古文裡麵出現的「布衣」二字,常常是說那些有資格做官,且暗喻「懷才不遇」的人。並不是你不當官就可以是「布衣」的。這是後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