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的步兵到薩末鞬城,故作聲勢地組裝攻城梯,攻城車。
同時,李瑄下令工匠製作投石車,而且還是在城北的那密河畔,不加掩飾地製造。
大有趁騎兵大戰勝利,一鼓作氣攻城之勢。
唐軍此舉,加劇了薩末鞬城中大食人和粟特人的矛盾。
歸根結柢,薩末鞬城是粟特人的城池。
曾經的薩末鞬城是貴霜帝國的重要城鎮,被華夏稱為康居。
也是絲綢之路在河中最繁華的城鎮。現城內康國百姓有近三萬。
另外還有近兩千的康國士兵。
這些士兵本是聽從親大食的康國王調遣的,但目睹大食的失利以後,他們不再效忠國王。
粟特人是逐利的民族,他們錙銖必較,在勢不可為的時候,更容易做出清醒的判斷。
大食阻礙他們的信仰,此時讓大食人占據薩末鞬城,是對他們的侮辱。
在唐軍打敗大埃米爾騎兵的第五天,康國人軍士在西城嘩變,準備進攻康國王宮,將呼羅珊總督和康國王逮捕,從而逼迫康國士卒向唐軍獻城。
但康國人低估了呼羅珊總督。
呼羅珊總督雖因城外的大敗意誌消沉,悲痛絕望。但他知道此時此刻,城中的康國人是不穩定因素。
而呼羅珊總督將騎兵和親衛全部交給大埃米爾後,大食軍士還有一萬餘人,在內憂外患下,不可能主動將薩末鞬城中的男女老少全部屠了。
但這不代呼羅珊總督不去防備。
如果大食騎兵勝利,呼羅珊總督完全沒必要擔心,因為康國人是審時度勢的。
問題是慘敗!
接連的慘敗,使康國人認為大食人不可能再是天將軍的對手!
薩末鞬城的四門,全部換成大食士卒,重兵把守,防止康國人攻擊城門,放唐軍入城。
呼羅珊總督居住的王宮處,隱藏有大食重甲步兵,康國士卒一出現,就遭受大食重甲步兵的圍堵,根本無法殺入宮門。
趁此時機,呼羅珊總督傳遞軍令,調兵遣將,欲短時間內,將這批康國士卒誅殺,然後全力防守薩末鞬城,等待奇跡。
不過數千人大戰的人喊馬嘶,還是傳遞到薩末鞬城外。
李瑄聽到傳令,立刻猜測出薩末鞬城內訌,應該是康國人在反抗大食人。
康國人避免清算,準備誅殺大食人將功折罪,給大唐有個交代。
「城中康國人與大食人力量懸殊,未必可以成功!」
李瑄向諸將領說道。
他在考慮是否以此時間攻城。
「稟李帥,末將建議立刻進攻薩末鞬城,早日克定河中。據可靠情報,大食人從木鹿城等地方運輸大量糧草,儲存在薩末鞬城。這些糧草本供十幾萬大食兵馬食用,現城中隻有萬餘,我們一直不攻城,他們的糧食能用到發黴,於戰術不利!」
「現康國人造反,守城士卒定心存憂慮,機遇稍縱即逝,當立刻準備強弩攻城……」
封常清向李瑄建議道。
他知道李帥不喜攻城。
但薩末鞬城的統領是呼羅珊總督,此人是黑衣大食的第一開國功臣,是一個堅信大食教的頑固分子,想讓他妥協投降,難如登天!
薩末鞬城的糧食隻要不腐爛,夠大食人吃十年。唐軍沒有這種耐心。
而且大唐聯軍數量眾多,為在河中持久立足,也需要這批糧食。
「李帥,末將認為封判官言之有理。我軍願為先鋒,必在今日一舉登上城牆!」
龜茲鎮守使向李瑄說道。
騎兵在此戰立下大功,而步兵寸功未立。
程千裡被認命為步兵的指揮者,怎能不急?
在程千裡話落後,畢思琛等統領步兵的將領,紛紛應和。
連馬璘丶來瑱丶車神塞等統帥騎兵的將領,都認為要儘早拿下薩末鞬城,然後向呼羅珊的首府木鹿城進發。
「天將軍,薩末鞬城是我們康國人的都城,裡麵有我們的父母妻兒,我們康國人願意打頭陣,猛攻薩末鞬城!」
康國的將領向李瑄請命道。
其他粟特國度的將領也紛紛請戰,他們隻想早日將大食趕出河中。
戰至此時,每個國家都信心倍增。
如果表現的好,還會迎來李大帥的青睞。
天將軍的威勢,已植入他們的內心,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天將軍就是天神下凡,不可撼動。
「好!準備強攻薩末鞬城!」
李瑄果斷同意攻城計劃。城中的康國人不一定能堅持多久。
沒有人知道,李瑄更需要時間,他不能在中亞待太久,他的精兵也需要一段時間休整,為他的大事謀劃。
「李將軍,你率領三千重甲步兵為主力,進攻東門,強弩為輔助你。」
「程將軍率領三千步兵在南麵進攻。」
「粟特諸國在西門攻擊,吐火羅諸國和拔汗那丶布哈拉等在北麵進攻……」
李瑄又迅速下達作戰指令。
很明顯,李嗣業所率領的重甲步兵,為攻城的主力。
其他三麵隻是為拖住大食的兵力。
張興率領的六千經略軍步兵在南麵鐵門關一帶,使唐軍強弩不足。
所以要將有限的強弩,全部用在東麵。
其他三麵由弓箭手輔助。
馬弓手也輔助攻城,攻城之初,由馬弓手進行數輪拋射。
「遵命!」
諸將打起精神,領命行動。
「嗚嗚……」
號角吹響,兵馬集結後,於薩末鞬城四周聚集。
不到半個時辰,攻城士兵已經到位,他們抬著雲梯,向薩末鞬城靠近。
在他們身後,無數弓箭手握住強弓,等待接近後的拋射。
不同的是,東麵進攻的唐軍,全是身披鐵甲的勇士,他們持盾護住頭部,背負橫刀,短矛。
李瑄親自在東麵坐鎮,他手持兩石強弓,在百步外專門瞄準大食的將領,充分發揮他百步穿楊的箭術,為攻城的士兵,儘綿薄之力。
知道李帥在身後掩護,攻城的士兵士氣大震,立誌成為先登者,奪得軍功。
攻上薩末鞬城這樣的大城,必然可獲得勇士勳章,最少提拔為衙將,並獲得豐厚的絹錢獎勵。
「唐軍要進攻了….」
「戒備……戒備……」
大食的警鐘敲響,有的新兵驚慌失措。
前幾日的戰鬥,凶悍的唐軍,為他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他們害怕極了。
現在呼羅珊總督在王宮中。
城中康國人的叛變還未平息,這加劇大食守城士兵的恐懼。
不過呼羅珊總督宣揚為安拉而戰,還是有一部分士卒,有一定勇氣。
他們的將領迅速在每一段城牆上分配士兵,城牆上堆積有大量的雷石滾木。
弓箭手各就各位!
「唐軍果然選擇在這個時候進攻!」
呼羅珊總督在王宮聽到警備聲,喃喃自語。
從他的神態能看出,他心中並沒有那麽平靜。
現在是城中最危急的時刻。
康國人不足為懼,就怕影響大食士卒的士氣,給唐軍可乘之機。
一萬人守衛薩末鞬城,使薩末鞬城成為毫無疑問的堅城。
康國人堵住王宮的大門,呼羅珊總督暫時無法離開王宮。
「總督,隻要我們能在薩末鞬城,讓唐軍頭破血流,我們就還有希望!」
阿林·伊布拉向呼羅珊總督鼓勵道。
都知道他們已經窮途末路,就看還能堅持多久。
「我辜負了哈裡發,但不會忘記我的使命。天將軍野心勃勃,一定會向西進攻。隻要在薩末鞬城多殺死一名唐軍,就會使我大食人在抵抗中輕鬆一分。如果薩末鞬城告破,我會與其共存亡!」
呼羅珊總督握緊拳頭說道。
他認為自己是大食人,忘了自己是波斯人的後代。
或許是出於信仰,使他覺得信仰大食教的人,都是同一類人。
這番話,表明呼羅珊總督沒有信心守住薩末鞬城。
守衛城池,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軍民一心」。
在守城的時候,百姓為守軍簞食壺漿,為守軍搬運雷石滾木,製造箭矢。
古往今來,那些守衛數月,甚至一兩年之久的城池,無一不是軍民一心。
很遺憾,大食人和康國人有天生的矛盾,可以用武力壓迫,並不能同舟共濟。
現在大食人還在與康國士卒戰鬥,康國人對大食人心懷怨恨。
在大食人守城的時候,還得分一部分人看守大食人的老弱婦孺。
「屬下也會與薩末鞬城同死!」
阿林·伊布拉願意追隨呼羅珊總督同死。
從呼羅珊總督揭竿而起的時候,阿林·伊布拉就追隨呼羅珊總督。
他認為呼羅珊總督是安拉化身,遇到天將軍,隻是時運不濟。
半個時辰後,大食軍士終於將王宮門前的康國士兵打散。
現在康國士卒落荒而逃,為絕後患,大食士卒必須在城中追捕,不放過一人。
呼羅珊總督也終於到達城牆上。
此時,城牆上插滿箭矢,唐軍在數輪箭雨之後,正式攻城。
登城梯也勾在女牆下,不斷有大唐聯軍的士卒攀爬梯子。
但基本上都被雷石滾木砸下去。
勉強摸到女牆,又被眾多大食士卒用長矛刺下去。
「總督,下方有唐軍神箭手,您快下城牆。」
一名大食將領頂著盾牌向呼羅珊總督說道。
城牆上太危險了!
唐軍數輪箭雨以後,等士卒攻城的時候,就不能再拋射,那樣會誤傷自家士卒,影響士氣。
但唐軍在每一麵城牆下,都留下數十名百裡挑一的神箭手。
這些神箭手大部分都是騎弓手,能做到五十步,百發百中。
而且他們大多集中在城樓前。
呼羅珊總督所在的北麵城牆,已經有一名將領被唐軍神箭手射死。
被射殺的隊長有十幾名之多。
正是因為這些神射手,一度使唐軍摸到女牆。
大食弓箭手想要弓箭反擊唐軍神箭手非常困難,因為唐軍神箭手處,有盾牌兵掩護。
而且大食弓箭手要將箭矢留給攻城的大唐聯軍!
呼羅珊總督聽後往城樓處靠一靠,不去接近女牆。
不是他怕死,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