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1 / 1)

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

曲江暮春,像是一幅色彩漸淡的畫卷,花褪殘紅,綠肥紅瘦。

那柳岸如舊,微風輕拂,柳枝搖曳,落花隨水漂流。

李瑄提前到達曲江柳岸,看著如遲暮美人一樣的曲江,回憶曾經在這裡與賀知章和李白相遇。

物是人非,賀知章早已逝去,李白現正在睢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他多次給李瑄寫詩,李瑄也回贈。

李白知道自己回不到長安,從未讓李瑄幫他向李隆基求情。

朝野都明白李白是被李隆基趕出長安的。

「賜金放還」,隻是對李白離開宮廷的美化說法,是世人對李白才華的認可和補償。

同時,李隆基以此表現他對李白的寬大處理,體現皇帝的恩德與仁慈。

李隆基完全可以將李白貶到郡縣為官,但他沒有。

李瑄在柳岸徘徊大概一刻鐘後,李隆基的車駕,從夾道到達曲江。

此行,李隆基特意召集他的兒孫跟隨,這是他在暮春時間,最後一次在曲江遊玩。

當然,楊釗和「五楊」也跟隨其中,他們現在就像李隆基的家人一起,逢宴必請。

五楊表麵上與李瑄相安無事,實際上在李瑄一年多的壓製下,不滿的情緒到極點。

連楊釗都受製於虢國夫人,遠離李瑄。

此時的楊釗,已經改名為「楊國忠」。

去年的時候,他認為圖讖上有「金刀」,與他的名字「釗」吻合,是為不詳。

所以他請求李隆基賜名,以示忠誠。

自改名楊國忠後,李隆基對楊國忠愈發喜愛。

「臣拜見聖人,拜見娘子!」

李瑄到達曲江的夾道旁,向李隆基拱手拜道。

「七郎免禮!」

李隆基請李瑄平身。

他的身體看起來硬朗,實際上兩鬢斑白。

或許是沉浸在溫柔鄉中,每日快樂,使他的精氣神遠非同齡人可比。

「適逢暮春,天氣清爽,召七郎來,與我結遊,賞曲江最後春光!」

李隆基捋了捋胡須,向李瑄說道。

歌舞升平,滿朝花錦,他認為這是李瑄治理天下的功勞。

「願聖人和娘子可以儘情儘興。」

李瑄向李隆基和楊玉環祝福道。

「哈哈……」

李隆基大笑一聲後,吩咐兒孫們在曲江隨意玩樂,自由宴飲。

他和楊玉環一起,帶著楊氏姐妹,遊覽芙蓉園。

李隆基一直邀請李瑄並行,遊覽風光景色。

在這種情況下,楊國忠和五楊也得退後一步。

李瑄能感受到銳利的目光,直視他的背後。

但他卻沒有一點如芒刺在背的感覺。

楊玉環看似漫不經心,實則這是她最美好的時刻。

在此花中,楊玉環千般嫋娜,萬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風前。

她也是曲江中最迷人的一景,雖然她時不時搭一句話,但她沒有刻意去看李瑄,隻是用心。

大概遊覽一個時辰,李隆基也累了。

他與李瑄丶楊玉環一起登上紫雲樓,這裡已經提前備好美酒和點心。

此在樓外的廊上,李隆基讓李瑄陪坐,憑欄而望曲江的潭水和花樹。

「三郎,我要去做櫻桃饆饠,你們在此稍等……」

楊玉環沒有落座,而是向李隆基一禮後說道。

「玉環且去!」

李隆基向楊玉環回話後,又向李瑄說道:「七郎有福氣了。玉環所作的櫻桃饆饠,為天下一絕。」

「這是聖人的厚德賞賜。」

李瑄笑著回答。

饆饠是一種包有餡心的麵製點,需油煎而成,裡麵的餡料以肉為主,一般都是羊肝饆饠丶蟹黃饆饠等,以葷餡為主,呈卷狀,兩邊開口。

李瑄來大唐這麽久,還沒有見過水果饆饠。

「看曲江子孫滿堂,我也算享儘天倫了。七郎是孝子,覺得我這些兒子中,誰最孝順。在我百年之後,會好好侍奉玉環!」

李隆基在廊上指著下方以家庭為單位,嬉戲的兒女子孫。

他們或大或小,多已成家立業。

他甚至已經有重孫。

有的時候,李隆基是清醒的,知道人生不過百年,秦皇漢武追逐癡迷長生,不免一場空,他要為楊玉環的將來考慮一下。

「聖人洪福齊天,必然千秋萬歲。」

李瑄麵對李隆基的問題,不好回答。

因為這句話中的牽扯很大,他如果說壽王最孝順,難道李隆基還會廢李亨,立壽王為太子嗎?

「七郎不要再跟我說這種話了。你聽到的消息,肯定比我聽到的多得多。」

李隆基強要李瑄回答。

「恕臣直言,諸王恭孝,皆不如太子。太子能孝順,滿朝文武看在眼裡。」

李瑄隻好如此回答。

李隆基的話也可能是在試探他。但李瑄早有自己的計劃,太子李亨也是他的唯一答案。

「我也如此認為。張太師曾說過,太子英姿穎發,儀表非常,雅類聖祖,此社稷之福也。」

李隆基含笑點頭。

他最近聽說李瑄和李亨有矛盾,現在看來,這是風言風語。

李隆基心底裡認為李亨是孝子,所以忽視了曾經李瑄救他,讓李亨與皇位失之交臂,從而引發一係列悲憤。

最起碼在表麵上,李亨的孝順,是朝野中出了名的。

自成為太子後,李亨行事謹慎,處處小心,就連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也從不敢大意。

天寶二年的時候,宮中專門負責膳食的尚食局做了一桌熟食,其中有一個烤羊腿,當時李亨正好被召見,他就讓太子李亨割來吃。

李亨奉命割罷羊腿,手上全是油漬,他就順勢用旁邊的餅子把手揩淨,這一動作,李隆基看到很不高興,他認為李亨還未即位,就如此浪費,如何治理天下?

但忍著沒有發作。

李亨裝作沒有看見李隆基的怒色,待慢慢將手揩拭之後,又不緊不慢地把擦過油漬的餅子拿起來,大口地吃起來。這一下大大出乎李隆基意料,不禁喜上眉梢,對李亨道:「福當如是愛惜。」

李隆基如此態度,也是李林甫整不死李亨的原因。

「有聖人這樣的開拓之主,哪怕是守成之君,可以繼享萬世。聖人可以無憂無慮,頤養天年。」

李瑄舉杯一飲而儘,向李隆基祝福。

「有理!今日我還想問七郎一事。祿山久在東北,鎮邊有功,又是我和玉環的乾兒子。我覺得他當封為郡王,授玉麟勳章,七郎以為如何?」

李隆基向李瑄問出這個問題。

李瑄是郡王,天下唯一的玉麟勳章。

此時李隆基卻要封安祿山為郡王,授玉麟勳章。

他不是心血來潮,是認為安祿山守衛邊將有功,值得此封。

「封王是聖人的事情,宰相也無法乾涉。臣也覺得安將軍勞苦功高。」

李瑄昧著良心說道。

此時的李隆基,一旦決定一件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更何況,安祿山封王,其野心將更加膨脹,這是李瑄願意看到的。

但在朝野,一定會引起巨大的爭議。

安祿山已經不是異姓王那麽簡單,他是胡人。

按照大唐貴族的說法,安祿山這種粟特人和突厥人結合生下的子嗣,為「雜胡」。

一個雜胡封王,且有李瑄珠玉在前,誰會服氣呢?

李瑄知道,曆史上的天寶九載,安祿山因為各種阿諛奉承,將範陽丶河北的寶物,不斷送往長安,使李隆基為安祿山開先河,封「異姓王」,這是大勢所趨。

「善!」

李隆基大讚,有李瑄同意,他就可以沒有心理壓力地下詔書,封好乾兒為郡王。

他已經想好安祿山的封號,為「西平郡王」。

「七郎,昨夜高仙芝發捷報,說擊破朅師國。而昭武故地的石國無番臣禮節,又請求攻擊石國。」

李隆基又向李瑄說道。

他認為軍政大事,有李瑄商議足夠,不必要在中書門下堂。

去年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向大唐申請安西兵馬進攻朅師國。

李隆基允許高仙芝出兵。

吐火羅雖然分裂,卻是蔥嶺西的最強勢力。正常情況下,大唐的兵馬很難到那裡。

但朅師(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是一個彈丸小國,他就在蔥嶺西。

高仙芝一舉攻克朅師國,成為繼蘇定方之後,第二個翻越蔥嶺的大唐名將,將大唐的強大施加到蔥嶺以西。

然而蘇定方遠征,帶來的是整個大西域臣服。

就看這一世的高仙芝,會怎麽做了。

此時黑衣大食未站起來,他們雖然還控製著昭武舊地,但對蔥嶺西吐火羅一帶數十個國家的影響力減弱。

這些國家和部落,通常是誰強大,誰能影響到他們,就投靠誰。

「如果真是無番邦之禮,臣同意進攻石國。就怕邊將貪功,壞我大唐在西域的好局勢。」

李瑄模棱兩可的說道。

他意思是,相信高仙芝說「無番邦禮」,而非石國主動挑釁。

石國(今烏茲彆克斯坦塔什乾)為昭武九姓之一,是粟特人建立。

同時,石國也是距離蔥嶺最近的國度,拿下石國,將打開昭武故地的門戶。

但壞就壞在,如果石國沒有投靠大食,沒有侮辱大唐,高仙芝貿然攻破,大唐在西域的聲望,將一落千丈。

更何況李瑄知道,曆史上的高仙芝還不止這些……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辱大鄰,可亡也!直接詔令高仙芝發兵朅師,務必生擒朅師王,我要處死幾個西域國王,來震懾大食。」

李隆基話語中充滿戾氣。

以往大唐俘虜異域君主,李隆基往往網開一麵,甚至還會給予大將軍丶將領這樣的虛職,讓其在長安了卻餘生。

哪怕讓李隆基咬牙切齒的小勃律王,在被押送回長安後,也隻是幽禁起來。

現在卻想殺死他國的君主,可見李隆基心態的轉變。

「聖人……英明……」

李瑄隻是凝重地點了點頭。

「今年春,關中有大旱,常平新法派上大用,使大族難以兼並。七郎需要什麽獎勵呢?」

李隆基癮犯了,又想給李瑄獎賞。

這一年多來,李隆基賞賜過李瑄五次,每次都有金銀玉器,李瑄將其中的一部分贈給濟生堂。

「新法還未穩定,慈幼堂未建立,糾婚有眾多遺漏,聖人恩德深厚,臣不敢再討要獎勵。」

「隻是臣發現承平日久,各地官吏鬆懈,安於現狀,以為無功無過,就能高人一等。地方貪腐依然存在,即便現在震懾一時,然難改後世。」

「臣想出策略,希望能永久杜絕這種現象……請聖人過目……」

李瑄說話的時候,取出一份文書,遞給李隆基。

李隆基沒有猶豫,接過李瑄遞來的文書。

他從頭到尾讀完以後,眉頭微皺。

第一條為《考成法》。

李瑄羅列清晰,條理分明,並且解釋大唐承平日久後,官吏的懈怠,和難以遏製的貪腐現象。

甚至還有皇權不下鄉,朝廷法令無法執行,聖人意誌無法傳達的情況。

針對實際情況,李瑄希望推行考成法。

第一,登記造冊:朝廷六部和禦史台等府衙將擬辦之事按地域遠近丶時間緩急登記造冊,限期完成,按月考查。

第二,逐月檢查:六部和禦史台按帳簿登記事項,逐月進行檢查。每完成一件登記一件,未完成必須如實申報,陳述因果,否則論罪處罰。

第三,中書門下堂監督:宰相們根據帳簿登記,對六部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確保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考成法的最終目的,是整飭吏治,改變輕浮風氣,提高官吏辦事效率,為民謀福。

通過設立詳細的考核標準,考成法能督促官員履行職責,減少腐敗現象,提高了各地官府的行政效率。李瑄希望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官員考評機製。

這是在逼迫官吏有為。

李瑄的第二條,改租庸調為一條鞭法。

將各郡縣的田賦丶徭役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徵收絹錢,按畝折算繳納,簡化稅製,方便徵收稅款。

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員難以作弊,增加財政收入。

這是把地方官吏的命根斷掉。

一條鞭法有利於減輕百姓的負擔,使百姓擺脫了一部分勞役束縛。

更讓百姓對大族丶豪強的依附減少。

兩法在大唐非常理想,若成,國家必然走向新台階。

但李瑄知道,大唐和後世的大明不同,兩法必須要軍隊保駕護航,隨時鎮壓。

否則既得利益者一定狗急跳牆。

李瑄的常平新法他們能忍,那是因為常平新法損害的是大族和豪強的利益。

沒有地方官府撐腰,他們隻能忍。

但考成法和一條鞭法,損害的是官吏的利益。

當地方大族,官吏,一起得罪。

必然會有動亂發生。

「法令嚴苛,恐地方不可承受。」

李隆基緩緩向李瑄說道。

曾經姚崇丶宋璟的法令,和此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臣一直強調治吏,然而對於治吏的法門,依舊是以往的考核丶審查,此雖能揪出一些濫竽充數者,但依舊有許多隱藏更深的害群之馬。長此以往,官吏會想法設法逃避,越來越腐朽墮落。現臣拿著錘子,站在大唐的地圖上俯視,臣一直緊繃著弦,地方官吏已經知道臣落錘的位置,和臣捉迷藏……」

「吏部的考核,他們合格,不代表他們能力;禦史台監察,他們無罪,不代表他們明淨;他們欺上瞞下,陽奉陰違,地方百姓不知道他們的貪婪,將怨恨指向朝廷,而他們賺得盆滿缽滿,用這些民脂民膏,萌蔭子孫。這是豪強的誕生……」

「臣和聖人想像的一樣,兩法很難成。但臣願意排除萬難,敢當人先。整飭吏治一定會像常平新法一樣順利。」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臣手持錘子,就是在揚湯止沸。一旦一條鞭法和考成法完成,是為釜底抽薪。我李唐對江山的統治,也必然固若金湯……」

李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繪聲繪色地忽悠李隆基。

他了解李隆基,隻要在李隆基心中種下種子,畫上藍圖,讓李隆基認為一條鞭法和考成法能實現。

就算朝廷文武百官反對也沒用。

「七郎言之有理!」

李隆基信了李瑄的鬼話,主要是常平新法的順利,慈幼堂和濟生堂帶來的聲望。

讓李隆基對李瑄的能力深信不疑。

可以試試!

反正都是由李瑄一手推動,失敗也有人背鍋。

「那明日早朝,臣提出考成法和一條鞭法,與群臣說明。文武百官一定會反對,但臣會與他們辯論。」

李瑄試著向李隆基說道。

暗示李隆基明日要早朝。

「可!明日我會參加早朝。」

李隆基點頭說道。

他的想看看李瑄怎麽贏得文武百官的支持。

「櫻桃饆饠來了……」

就在這時,楊玉環親自用端著一個水晶盤從門內走出。

水晶盤上,摞著整整十個櫻桃饆饠。

一上來,清新的香味,便掩蓋玉案上的其他點心。

李瑄沒吃過櫻桃饆饠,隻見和印象中的油炸饆饠不同,楊玉環所做的櫻桃饆饠似乎是蒸的。

「七郎嘗一嘗……」

楊玉環坐下後,先為李隆基遞一個櫻桃饆饠,然後素手拿起一個櫻桃饆饠,遞給李瑄。

「多謝娘子賜膳……」

李瑄向楊玉環微微一禮後,接過櫻桃饆饠。

此時李隆基已經吃起來,看起來滿臉陶醉。

在楊玉環嫵媚又清正的目光中,李瑄也咬了一口櫻桃饆饠,薄餅裹著櫻桃肉,甜甜的,香嫩爽口。

李瑄覺得還不錯,回去可以試著做一下,給薑月瑤丶裴靈溪她們嘗一嘗。

「七郎覺得這櫻桃饆饠和其他饆饠相比如何?」

楊玉環很在意李瑄的感受。

「回娘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