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正式成為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1 / 1)

第247章 正式成為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

數日後,大宦官林招隱通過驛站,快馬至湟水城。

當李瑄得知消息後,林招隱距離湟水城隻有十裡遠。

特使前來,李瑄需要出城迎接。

放下手中公務,李瑄帶著僚屬和西平郡的官員,通知監軍張道斌,出湟水城。

「林常侍……」

在湟水橋前,林招隱下馬,李瑄微微一禮。

「不敢當,不敢當……」

哪怕隻是平常的禮節,也讓林招隱受寵若驚。

他不顧疲倦,趕緊向李瑄回禮。

一般情況下,特使不論到哪,都是鼻孔朝天,就算是節度使丶都督,也得笑臉相迎。

但李瑄不一樣!

一戰天下驚,今已王爵加身。

作為李隆基的內侍,他清楚李瑄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

也知道高力士對李瑄的看重,如果得罪李瑄,高力士一定會整死他。

「林常侍遠道而來,請回湟水城,已為你準備宴席。」

李瑄就要邀林招隱入湟水城。

「請李大夫先接詔書……」

林招隱暫不入城,問候過後,收斂神色,請李瑄接旨。

李瑄和僚屬立刻恭敬而立。

林招隱這邊也在準備。

在林招隱拿出詔書後,隨行的羽林郎將印璽丶衣袍丶冠帶,放在托盤上,站在林招隱後方。

「楚國公李瑄封天水郡王詔!」

林招隱剛宣讀正題後,李瑄的僚屬皆側目。

王加在李帥身上!

雖有預料,但確認詔書,讓僚屬們振奮,為李帥感到高興。

他們見證李瑄封王,也是關鍵之戰的參與者。

「河西丶隴右丶朔方丶河東節度上柱國楚國公瑄,文韜武略,立身邊塞,破吐蕃之侵,威服戎狄……今封天水郡王,實封一千五百戶……」

林招隱宣讀詔書後,羽林郎攜帶王印和衣袍丶冠帶上前幾步。

「臣李瑄領旨謝恩……」

李瑄一拜後,接過詔書。

然後李瑄的親衛上前接過羽林郎手中的托盤。

李瑄雖然心中沒有波動,但臉色卻是很激動,很驚喜的樣子。

他要讓林招隱看到他的喜悅,讓李隆基知道他的高興。

封郡王,不是他的目標。

「天水王,今後還請您多多關照。」

林招隱改變對李瑄的稱呼。

「林常侍在禁中,我哪能關照呢!回去後還要靠林常侍美言幾句。」

李瑄向林招隱客套一聲。

「哪裡!這是中書省和兵部的文書,由我轉交,請天水王過目。」

林招隱擺了擺手,又將兩份文書交給李瑄。

李瑄打開文書,發現是準許建立神策軍丶綏戎軍丶定戎軍的文書。

同意李瑄的建議,任南霽雲為神策軍使,李晟和張萬福為神策軍副使。

綏戎軍使為段秀實,定戎軍使為曲環。

青海郡太守劉晏丶積石郡太守楊綰丶柏海太守高適。

許多將領的職事官和勳官被晉升。

其他獲得英雄勳章者,入朝後會被聖人加封。

蘇毗王沒陵讚被封為懷仁王。

成為李瑄管轄區域內,唯二的王。

其他的胡人部落,直接由大唐新設計的郡縣管理。

李瑄可以隨意調動那些胡人部落的兵馬和人力資源。

除了文書,每個官吏的敕牒和魚符都有攜帶。

在親衛的拱衛下,李瑄和林招隱一起回湟水城。

節度使府衙內設宴款待,為林招隱接風洗塵。

宴會席間,推杯換盞以後,林招隱問李瑄:「聖人特意讓我詢問天水王,大概什麽時候,可以押送吐蕃讚普和吐蕃諸王大臣回長安?聖人想要早點目睹這種功績。」

如果是死人,直接傳首長安。而主帥獻俘,是將帥的榮耀。

當初李瑄生擒烏蘇米施,加上王忠嗣胸懷寬廣,使李瑄聲名滿長安。

而這一次的獻俘虜,必有由李瑄出馬,派任何一鎮的副帥,都不得李隆基心意。

「吐蕃龜縮回雪域高原,目前還不知其內形勢。征服的通頰丶蘇毗丶黨項丶青海吐穀渾等,還未徹底穩定。需待神策丶綏戎丶定戎三軍完成組建,將河西丶河東丶朔方的騎丶步抽調離開,我才可以回長安向聖人獻俘虜。預計五月底到六月出發,八月之前到達長安……」

李瑄向林招隱回答道。

隻要神策等軍沒有建立好,他就一日無法回到長安。

「天水王深謀遠慮,為國家為聖人鞠躬儘瘁。我會將此話轉達給聖人。」

林招隱點了點頭。主帥有諸多考慮,他無法多問。

現在已經三月下旬,八月之前到長安,也沒多長時間。

李瑄又陪林招隱聊天一些長安的事情,林招隱知無不言,還告訴李瑄他的家人皆被受封。

見張道斌來拜見林招隱時,李瑄才起身失陪,給他們兩個太監說話的空間。

宴會上,僚屬們紛紛向李瑄敬酒,祝賀李瑄封王。

此時,高適和劉晏在宴會上,他們兩人心情複雜。

判官丶行軍司馬,到新郡太守,還能掌握胡人兵權。

無疑是高升的!

但李瑄把最心腹的判官調走,很明顯是誌不在此。

意味著他們將脫離李瑄。

李瑄經常流露出澄清四海的誌向,使天下間海晏河清。

而李瑄的入相之勢,再明顯不過。

就看聖人能不能過去心中的坎,讓剛及冠的李瑄,坐上天下文人士子最向往的職位。

郡王雖是王,但宰相位更重。

因為王隻是爵位。宰相是權力。

是李瑄的權力,襯托出現在天水王的顯赫。

一個身為王的宰相,將貴氣逼人,

長安其他的郡王都是遛狗逗鳥的閒人,不敢摻和一絲一毫的政事。

「兩位太守,祝賀你們成為一地父母官,希望將來有一日能完成心中的抱負。」

李瑄看劉晏和高適向他敬酒,欲言又止的模樣,主動開口。

「我受天水王的恩德,隻是遺憾時間太短,沒有機會報答!」

劉晏一臉難過地說道。

幾年時間,他從一小小的縣令,搖身一變為大郡太守,全賴李瑄。

「我為國家推選賢人,你們儘忠為國,就是對我的回報。雖爾治下多為胡人,但我相信你們終有一天,會飛往更高的地方。安民之道,在察民間疾苦也!不要想著是國家養育百姓,而是百姓養育國家。」

李瑄笑了一笑,對高適和劉晏安慰道。

他一直有一件非常苦惱的事情,就是擔心他造反的時候,他麾下的將領,特彆是文官,不聽從的他。

反而回過頭對他口誅筆伐。

他為心中的理想,可放棄一切。

但在根深蒂固的思想中,或許他就是一王莽丶曹操一樣的反賊。

他之前一心想著提拔賢臣。

而賢臣們麵對那種事情,或許會與他背道而馳。

不過即便知道有那麽一天,李瑄也會堅定不移的用他們。

李瑄不忘思考對策,希望有上等的計策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

「達夫,如果我們天各一方,彆忘了書給我一篇詩歌,我隻要你安好,不要寄來思念。」

李瑄又動情地向高適說道。

蝴蝶效應,已經在高適身上體現。

李瑄明顯感覺到,曆史上高適的有些名作,不會再出現了。

反而是更多雄闊的山河壯麗停留在他的筆下,堪稱千古絕句。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這樣的失意和不得誌,高適不可能再作出來。

甚至他「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都轉而變成豪放的詩歌。

李瑄雖抄襲名篇,但從不抄襲這個時代的詩人。

即便如此,也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但願還能與李帥一起騎馬跨越大好山河。」

高適本闊達,也不禁流淚。

天寶三載的時候,他已經窮困潦倒了。

自幽州歸來,前途一片黑暗。

劉晏好歹貴為縣令,而他是一介白身。

李帥是他真正的伯樂。

沒有李帥,他都想回老家耕種了。哪還有今日的揚名?

在李瑄身上,高適看到他為官的方向和人生的意義。

崇敬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李瑄隻是拍了拍高適的肩膀,又轉而向其他僚屬。

今日宴會隻有李晟和張萬福兩名將領。

二人都想繼續追隨李瑄。

他們也是剛知道自己被李瑄提拔為神策軍的副將。

「我想入長安為官,你們要追隨我入長安嗎?」

李瑄反問他們。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