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1 / 1)

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

「既如此,朕聽聞右衛郎將韋昭訓的第三女德才兼備,朕許其嫁給壽王為妃。」

「弘農楊氏女玉環,賢良淑德,封為貴妃,四月十五在太極殿舉行冊封大典,中書舍人擬訂冊封詔書,於十五日大典上宣讀!」

「鳳凰飛於京兆府,冊封貴妃,當天下之慶,朕宣布免去京兆百姓一個月的賦稅,與民同樂!」

李隆基向眾大臣說道。

沒有封後,大臣們長舒一口氣,但封為貴妃,讓大臣們震驚不已。

因為改製以來,已經沒有貴妃的尊好。看來聖人這是要重新恢複貴妃之稱。

不論如何,楊貴妃總歸不是皇後。

那些不滿禮製的大臣強忍下來。

但也有因此在心中大罵李瑄這種行徑,這不是一個清流名臣所為。

「陛下聖明!」

這個時候,大部分文武官吏都揣著明白當糊塗,向聖人拜道。

已經預料到,楊玉環的家人會因此雞犬升天,已故生父,將來也會被追封。

退朝的時候,安祿山又跑過來和李瑄套近乎,他和李瑄稱兄道弟關係很要好一樣。

他拍著胸脯承諾以後有事,可儘管開口,他赴湯蹈火也會完成。

李瑄表麵上不動聲色,安祿山的承諾,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安祿山的陰險程度,與李林甫不遑多讓。一旦有什麽把柄,安祿山必然會翻臉不認人。

「兩位將軍!」

這時,掛著笑容的李林甫來到李瑄和安祿山麵前。

「拜見右相!」

安祿山也帶著親切的笑容,向李林甫一拜,畢恭畢敬。

他知道李林甫當了十來年宰相,整個開元年間,都未有過這樣的事情。在聖人眼中的份量,不是他可比較的。

李瑄也微微禮,隻是正常的禮節。

「免禮!大唐有二位這樣的能將,邊境再也沒有憂患了。」

李林甫對安祿山的態度很滿意,對李瑄的舉止他心中難受。

因為李瑄是標準禮儀,不論兩人仇怨如何,私下怎麽互懟。但在公共場合,李瑄一直對他畢恭畢敬,有問必回。

正因為這樣,他才覺得李瑄有心機。

至於安祿山,不過是一個逐利逐富貴的胡兒,他自信可以輕鬆拿捏,不放在眼裡。

當初他輕視的李瑄,短短兩年時間,就成為軍功赫赫的「天下英雄」。

每每想到李瑄起步的豐安軍副使是他舉薦,他就想抽自己兩巴掌。

不過李林甫也清楚,以李瑄的能力,遲早會被賞識。

隻要李適之在相位,隨時會推薦給李隆基,尊貴的身份派遣出去,再怎麽也不可能是低級的牙將。

「我是粗人,隻有一些安邊的微末本領,哪像李將軍,才是真正的英雄……」

當著李林甫的麵,安祿山不斷誇讚李瑄,語氣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這讓李林甫眉頭一皺,因為他覺得安祿山對李瑄的敬重超過他,這可不是好兆頭。

看來要找機會敲打一下安祿山。

「安將軍過謙,我最多算些有勇力。」

李瑄笑著回複安祿山,然後又對李林甫說道:「右相,今晚我去你府上喝茶,應該不麻煩您吧!」

「哎呀!晚上我也要處理公務,怕是不能見李將軍了。」

李林甫臉色微變,拒絕李瑄。

他懷疑李瑄是故意擠兌他。一個手握十五萬兵馬的名將,會見他這個首席宰相,要是傳到聖人耳中,那還得了?

「可惜!我能有今日,全賴右相,您是我的大恩人啊。但右相日理萬機,又不能打擾。娘子冊封貴妃的那一日,我們坐在一起,親密親密。」

李瑄像是黏上李林甫一樣。

「行……」

李林甫知道李瑄沒安好心,但口頭上應承道。

隨後,他們三人有說有笑,沿著大道離開興慶宮。

明明走在同一條道上,他們的心,卻形同陌路……

在宮門前,李瑄與兄長李霅彙合,然後宴請王維,到宋國公府飲酒。

王維欣然同意!

宋國公府中,李瑄親自彈奏琵琶,是長離教他的一種頗為激昂的曲子。

李玉瑩聽得拍手叫好!

王維未問李瑄為什麽會奏楊玉環為貴妃。

他現在雖為補闕,實際上半官半隱。

他想辭官李隆基定不會允許,因為李隆基需要王維「天下文宗」的身份,來裝扮盛世。

每日朝會,文壇領袖在朝堂上,會使朝堂多一些不同的韻味。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是王維心境的寫照,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李瑄曾在信中請王維為幕府,但王回信拒絕李瑄。

這在李瑄意料之中!

李適之心中高興,拿出好酒與王維痛飲,他再請王維寫一副《河隴曲》的書法,掛在家中。

王維書丶畫丶詩丶樂,皆是登峰造極的境界。

連李隆基都會向王維討要書畫。

王維揮毫,片刻而就。

他用的是草書,李瑄的《河隴曲》,用草書更顯得有氣勢。

王維走後,李瑄將自己上奏楊玉環冊封貴妃的事情,告知李適之。

李適之見李瑄選擇的時間恰到好處,知道自己的目光差兒子很遠。

以後有楊玉環說話,不怕陰謀詭計到來時沒辯論時間。

五日時間,轉眼即過。

這段時間李瑄又去過三次皇宮,還陪李隆基丶楊玉環看過一次蹴鞠比賽。

也免不了楊玉瑤騷擾,但都被李瑄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大使末結桑東則布來拜見李瑄。

但李瑄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拒絕見他。

據說末結桑東則布以要向吐蕃讚普傳信為由,留在長安。

他希望大唐皇帝能在這期間,不啟戰事。

試圖通過這樣的方法,進行談判,暫緩過今年,完成布局。

但李隆基已經決定聽從李瑄的請示,九月初,主動對吐蕃發動戰爭,不論末結桑東則布如何拖延。

末結桑東則布在長安屢屢碰壁,宰相丶大臣都不敢私下見他,除非在中書省或者,門下省,正常交談國事。

四月十五日。

是楊玉環封為貴妃的大典。

典禮不在興慶宮,而是在太極宮舉行。

在京九品以上文武職事官,皆參加大典。

大典以後,便是宴會!

五品以上職事官,在太極殿內。

五品以下職事官,太極殿台階之下,分列站立。

宮中女官和各國使節也參加這次典禮。

「此次隆重,一如封後大典。」

大殿內,有大臣小聲竊竊私語。

他們看到一路上的金玉旗幟,長安的街道上,全是金吾衛執錦。從未有封貴妃典禮會如此浩大。

「封得是貴妃,能說什麽呢!」

也有大臣搖頭。

「李將軍還是年輕啊,此事對他將來必有影響!」

「噓!不要亂說……」

「主要是看李將軍回來後的操作,不像是一個邊境的名將。」

「多慮了,李將軍待人謙和,從未弄權,他是聰明人……」

在這種氣氛下,監禮官喊:「陛下至!」

滿麵春風的李隆基在女官的擁護下,到大殿的最深處坐下。

「拜見陛下!」

「眾卿平身!」

李隆基示意大臣們坐下以後,大殿變得靜悄悄。

這不是朝會,而是大典。

他們在等待楊玉環入場。

「宣楊氏玉環覲見!」

高力士身穿紫色的禮袍,手持詔書,在龍榻前方清喊一聲。

「宣楊氏玉環覲見!」

從殿內到殿外,宦官接見遞喊,一聲落,一聲起。

太極宮外,楊玉環乘坐的鳳輦從鼓樓出,停在太極門。

一襲華麗錦袍的楊玉環,從車上下來。她頭戴沉重的貴冠,盛妝花鈿,有十幾名宮女,需要拖住她的錦袍。

在一眾女官的擁簇下,她緩步進入太極門。

然後順著長道,在鼓樂聲中,一步步走向太極殿。

兩側無數官吏得以瞻仰楊玉環的風華絕代,他們也能理解為何李隆基會納自己曾經的兒媳為貴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