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我有點新的想法

許青舟先去宿舍休息半個小時,1點50到達實驗室,見到了實驗室負責人馬良載院士,另外一個還有常教授。

馬良載院士打量著許青舟,有些驚歎:「年輕得有點嚇人呐,老常,咱們這個時候可都還在啃書本呢。」

「是啊,小許可是季主任他們從數院那邊挖過來的。」常教授說道。

許青舟笑著說道:「您過獎了,我還需要多向各位前輩學習。」

常教授說:「小許,你的那個實驗很有意義,根據你的空間走離效應對壓縮影響的理論模型,我們已經對信號源進行細微的調整。」

「目前,信號通道的穩定性整整提高了1.5%。」

「能幫上忙就好。」許青舟說,和自己當初估計得差不多,1.5%,在這樣的大型試驗中,哪怕是0.1%,都可能產生決定性影響。

常教授問:「小齊都和你說了任務了吧?」

「嗯,說了,我先跟鍾教授這邊。」

常教授點頭,「你先跟著鍾教授,從那些論文來看,矩陣與線性代數,剛好是你擅長的領域,其它實驗,等你熟悉項目過後再說。」

京大物院這些年實在是有點拉跨,不過,現在不一樣,他在許青舟身上看到希望,所以想著有機會就多讓許青舟接觸其它實驗,提前積累經驗了。

「好,謝謝常教授。」許青舟笑著點頭。

馬院士和常教授鼓勵了一下許青舟,就開始把大家叫出來開會。

這種會議就沒有什麽空話,基本都是總結上周的實驗情況,一針見血地指出實驗裡的不足,或者安排接下來的實驗日程。

整個實驗室一共有16個人,加上他們這些實習生就有19個人。

馬院士是總負責人,其次是常教授。

對於馬院士和常教授口中的各種專業術語,許青舟倒是不陌生。

他曾經主持過好幾顆量子衛星的研製工作,對什麽軌道參數之類,量子態之類簡直不要太熟悉。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比如那時候的量子衛星研製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發射的基本都是中高軌道衛星。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嘛。

現在算是處於開疆擴土的階段。

低軌衛星,星地之間的對準和跟蹤的難度直線上升,接收到量子信息同樣很少。

許青舟所在的這個組,主要是提供算力支持,有5個人,除了鍾勇濤教授,還包括了2個博士,外加許青舟和鄧子怡2個。

現階段的工作內容——負責設計量子態和糾纏態的數學模型和算法。

這個模型,將會和之前已經完成了的姿態控製模型,自由空間損耗模型等等,合並組成一個完整的模型係統。

工作會開完,大家很快又投入工作裡。

鍾教授組這段時間的任務是製作量子態的數學模型。

量子態在量子力學中通常表示為一個複數向量的線性組合,這個向量存在於一個稱為希爾伯特空間的抽象數學空間中。

鍾教授帶領許青舟和鄧子怡負責模型中的複數向量表示,另外兩個人負責密度矩陣表示的設計。

旁邊的計算教室。

「量子態的數學模型允許態矢量表示為基向量的線性組合,我們的會更複雜,將以這個為基礎,搭建一個更加高效和先進的模型。」

&n-->>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