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反攻有望
「唐軍跋扈,不敬士人,恃其雄壯,虐人用威,致我鄉情大遭侵害,知其必不能久,某等忍辱偷生丶待王歸耳……」
這信上的辭令語氣可謂是非常悲愴,然而陳蒨卻看得眉飛色舞丶目露精光,尤其當見到信尾落款乃是他之前在吳興鄉中屢加招攬而不肯來就的沈眾時,他臉上的笑容便越發的歡暢起來:「老物自以計深練達,固執不肯與我共事,今遭唐人恫嚇威逼,當真是自釀苦果!」
他如今雖然已經逃到了會稽,但是對於吳中訊息仍然有獲知的渠道,自然也清楚知道如今唐軍在吳興境內大肆掃蕩那些之前聚集在他麾下的豪強們。
得知這一情況後,陳蒨的心情也是頗為複雜。一方麵心痛於這些人事力量的損失,隨著唐軍在吳興的掃蕩力度加強,眾多對其心懷敵意的豪強都遭到了清理,來日就算他再率部殺回吳興去,境中鄉情勢力怕是也要變了模樣。
另一方麵他心裡還隱隱有些幸災樂禍,之前選擇撤離吳興的時候,他也曾經招攬勸說讓當中一些豪強率部追隨他一起南來,以便於保存實力丶伺機反撲,但是這些豪強多數還是眷戀舊巢丶不肯棄家追隨。
他們或許還盤算著唐軍到來後應該也會對他們有所包容撫恤,不會痛下殺手,如此一來他們便也可以暫時苟且保全自身,但是卻沒想到唐軍態度如此凶狠,竟然要將他們連根拔除!
如此一來,那些不肯追隨陳蒨南來的豪強們自然是遭了殃。就算是未來能夠反擊成功丶將唐軍再次趕出吳中,可是在唐軍打擊中所受到的人員和物資的損傷卻是實實在在的,很難再獲得補償,在未來的鄉勢秩序當中必然要處於劣勢地位,甚至於就此家道中落丶一蹶不振。
唐軍如此凶狠的做法,不隻嚴重打擊了吳中鄉土勢力,就連那些本來保持中立丶隻想保全自身的豪強們也都難免心生驚悸,難免兔死狐悲的惶恐。
就比如這個傳書至此的沈眾,之前陳蒨屢屢遣人前往拜訪徵辟,沈眾卻一直都在推脫拒絕。
其人因為經曆過舊年江陵的陷落,見到唐皇李伯山對於江陵士民多有優待寬恤,故而心存幻想,認為就算唐軍占據了三吳之地也沒有什麽大不了,所以不肯出麵抗擊唐軍。
然而這一次唐軍入境的作為卻打破了他的幻想,吳中豪強多遭那些驕兵悍將們的打擊虐待,就算沈眾家一時間還未遭波及,但唐軍的跋扈本性也已經流露出來,未來隻會繼續的變本加厲,沈眾為了自救,隻能主動的傳書聯絡他之前不肯依附的陳蒨,希望其能快快率軍殺回吳興丶趕走唐軍。
「你等諸位對此是何看法?是否已經到了反擊之時?」
在收到沈眾和其他一些吳中豪強的暗中傳書之後,陳蒨便召集麾下心腹們對此事進行商討。
他之前最為倚重的沈恪因為撤退的慢而遭到唐軍捕獲,之後又被亂兵虐殺,而其他文武下屬也不乏離散或戰死,如今麾下的心腹才力也不像之前那樣充足。
眼下還追從在陳蒨身邊的,大多都是武將,也並不能給其提供什麽中肯且有見地的建議,隻是各自拱手說道:「大王若欲發起反擊,某等自誓死追從!」
這些人的忠誠態度固然可嘉,但單純的表態也並不足以讓陳蒨有所參考,他又不由得長歎一聲,旋即便感慨道:「若是沈長史仍在,還可共我商討計議。如今欲謀大事,卻乏人與論啊!」
這話自然搞得在場幾人有些尷尬,紛紛垂下頭去,唯韓子高自恃與主公的親密關係,開口說道:「大王之所憂懷,無非沈眾之流心跡是否可信,吳鄉殘留人力是否仍然可用。但若講到回攻吳中的大計,則是不得不為,區彆隻在於時機該要如何把握。
如今唐軍困頓錢塘江北,聲勢不複之前雄壯,但其勢力仍然雄大,若小覷其眾而貿然試探,一旦失敗恐怕仍是難免死傷慘重,但若能夠先以彆徒投石問路丶試探虛實,則能免於我自身受創,可謂良計。」
陳蒨聞言後便點點頭,一臉嘉許的望著韓子高說道:「子高所言,正是我之所慮。沈眾等人非我心腹丶不可儘信,然其所陳也甚有道理,如今吳中鄉勢多遭唐軍掃蕩打擊,我卻避於錢塘之南,若再無動作,來日歸鄉恐怕也乏人響應。然而當下我已勢力孤困,貿然有所動作,再遭唐軍挫敗,恐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