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不失盟義
返回建康城後,陳霸先第一時間便召見了徐陵一行,仔細詢問此行收獲與見聞。??? ??????x.???? ????
此番陳霸先遣使通魏,雖然主要的意圖是希望能夠聯合抗齊,但同時也兼有想要看一看西魏權力更迭之後的現狀以及李泰所作出的改變。
畢竟他們二者都是取代原本的霸府權臣而從方鎮入主中樞,雖然彼此的發展路徑與上位方式不同,但所采取的操作也是有著不小的借鑒價值。
尤其陳霸先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裡對於李泰這個年齡遠小於他丶但勢力和成就卻超過他甚多的西魏權臣頗有幾分羨慕,尤其是在將李泰的崛起曆程審視一番之後,更有一種類乎仰慕的情感。
因為李泰的崛起曆程實在是太過夢幻了,那種對於機會的洞察和把握,以及各種未雨綢繆的準備與操作,越是身在這個時局中浸淫極深丶同樣又有類似壯誌之人,越是會對其驚為天人。
如果能夠拋開各自的立場不談,陳霸先甚至都想向李泰請教一番,在麵對他如今這樣一個處境的情況下,究竟怎麽做才是最好的選擇?
徐陵此番前往長安雖然也停留了一段時間,但也不足以深刻了解如今西魏國內的秩序現狀,隻能將自己的見聞與同他人的交流向陳霸先講述一番。
當聽到李泰從河洛前線退回關中後那一係列鎮壓騷亂丶重建秩序的操作後,陳霸先也不由得感歎不已,心情也說不清是羨慕還是佩服。
而當聽到他侄子陳頊因為想要返回江東而自作主張丶從而觸怒李泰時,陳霸先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但並沒有及時發聲表態,而是聽徐陵將此事前情全都講述一番。
「能為偉事者,其無前跡乎?李伯山用令之嚴明丶處事之乾練丶待人之寬宏,確是令人歎服啊!」
聽完徐陵的講述後,陳霸先感觸最深便是李泰對於下屬那種絕對權威的控製。
最能體現上位者權威的,便是刑罰,生殺予奪,無所不能!而為了確保刑令能夠貫徹下去,不引起下屬的抵觸與反抗,就需要佐以各種的統治手段。
統治的本質就是剝奪,剝奪被統治者的時間丶體力丶財富丶自由乃至性命!好的統治能夠讓被統治者心悅誠服的接受,甚至於主動的去奉獻。而壞的統治就會讓民怨沸騰丶叛亂四起。
陳霸先在聽完這件事情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這樣的事情也值得嚴懲自己的下屬?並不是他的道德感不高,而是巧取豪奪丶欺男霸女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真要去立法追究,那基本上彆的事情不用做了,單單這一項就能耗儘一個政權所有的行政力量!
李伯山居然就此嚴懲自己的心腹下屬,這所反映出來的律令嚴明甚至都超出了陳霸先能夠理解的範疇。統治雖然是一種剝奪,但想要發展為穩定的統治,那就必須要進化成為交換,用你所需要的來換取我所需要的。
陳霸先同樣也非常強調軍紀,當年大軍平定侯景叛亂時,眾多的軍伍都在城中搶劫擄掠,唯獨陳霸先約束部伍丶沒有參與這樣的暴行,之後他能比較順利的掌控建康局麵,也和這一點比較有關係。
但就算是陳霸先,也並不覺得軍紀需要嚴明到這種程度,或者說沒有這樣的能力維持到這一步。因為軍隊是其權力來源,而將士們之所以聽命,除了對於榮譽和前程的追求之外,也是需要滿足他們當下的各種生理需求。故而一定程度的放縱,既能保持軍隊的活力,也能降低養軍的成本。
從這樣一件事情當中,陳霸先感受到的是李伯山對其內部的絕對控製丶以及在軍隊建設上所投入的巨大成本,同時也能感受到李伯山的勃勃野心。
因為自古以來,道德就是比暴力更高一等的統戰工具,同時也需要使用者有更強的力量與更高的技巧。如果罔顧現實而陷入對道德盲目虛無的追求,對個人而言會摧毀他基本的價值觀,對一個政權而言則就是自取滅亡。
李伯山顯然不是一個盲目追求道德快感的愚人,而其寧願花費最高的成本來維持一個更加嚴明的軍紀,不隻體現出更加深厚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