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人氣高漲

仲夏五月,沔北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尤其是城中大市更加的人滿為患。

隨著各種工坊不斷的興建投產,諸類商品也被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吸引了諸方客賈雲集於此挑揀購買。作為商品原產地的荊州,民眾們也都享儘了物美價廉的好處。

荊州大市位於城東,足足有幾百家的邸鋪分布其中,直接席地開張的小攤位更是數不勝數。邸鋪中售賣的往往都是行銷遠地的精美商貨,並不怎麽接待散客。而那些地攤上售賣的則就是日用百貨,吸引了眾多的人流連挑選。

如今的荊州早已經不複往年的混亂蕭條,單單穰城並周邊地帶長居人口便有數萬眾之多,戶數更是早早便突破了兩萬戶。這還僅僅隻是一城在籍人口,並沒有加上下屬郡縣的數據。至於往來經商客貿的人數,每季度也都能超過上萬人次。

這麽多的人口聚集一城,所體現出來可不僅僅隻是市政管理丶戶籍製度的嚴密周全。單單這麽多人何以維生丶飲食供給等諸事便體現出社會結構的方方麵麵。

穰城的人口暴漲其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固然也有總管府施政有術的原因,但同時也跟其地其民的特殊性有關。

關中立治這麽多年,在宇文泰和蘇綽勵精圖治之下,到如今人口達到這一規模的也不過隻有長安和華州城兩地而已。而這兩城所居住的平民也甚少,大多都是宗室丶官員並其部曲家奴,還有就是隸屬於宮廷丶官府的士伍匠戶等等,像華州城還生活著大量的府兵家眷,真正的自由民少之又少。

這是因為關中重耕,宇文泰是真的被饑荒嚇怕了,所以霸府施政的重點就是勸農墾荒,這也成為考核郡縣官員政績的第一標準。

因此整個關中新增的民戶基本都通過均田而散布於鄉野,再加上關中本就盛行的大莊園耕作模式,也讓民眾並沒有大規模聚集城邑的需求。

雖然有一些手工工業的發展,但市場化的程度也非常小,拋開官府的軍工或者供禦等生產,真正民間手工生產主要還是以商原渠盟為核心的一係列手工作坊。

隻不過那時候江陵正忙於反攻建康,湘東王蕭繹又宣布人事戒嚴,使得江陵與外部的人事交流都大受限製。一直到了收複江陵丶侯景授首的消息傳來,江陵的戒嚴令才撤銷,於是那些孝子賢孫們便紛紛北上尋訪自家祖墳所在。

去年年中的時候,這一本被命名為《南陽時萃》的書便被編寫了出來,並且在印刷術的加持下很短時間內便印刷了千數冊,通過不同的渠道向江陵等各地進行傳播,並且很快便成為了一個輿論焦點。

所以為了避免戰亂之後便出現人口返鄉潮,致使勞動力大量流失而中斷荊州總管府當下的繁榮景象和發展節奏,李泰也做了許多準備。

如果是在關中,這樣的模式未必能玩得轉。老陝們對於土地的需求那是非常熾熱的,沒有良田起碼也得給塊荒地,才能把人留住。

荊州總管府雖然也將農業的發展擺在了第一位,但也並沒有忽略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畢竟南陽盆地的地理優勢實在是太突出,並不同於關中相對比較閉塞的地形,即便談不上四通八達,可同周邊地區的聯係和互動也都非常方麵,是東西交流丶南北溝通的重要樞紐。

一方麵,他加強了諸邊關塞對於人員流出的管製,如果沒有州郡官府之令,原則上都不允許大規模的人員流出境外。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穰城便成為沔北手工業發展的大本營。關中和荊州總管府本地豪強們紛紛被吸引過來投資建廠,總管府為他們提供場地與合格的工人進行生產。而這些投資建廠也並非盲目擴大產能,且不說外部市場如何,單單總管府內部就有著大量的需求,眾多的官府訂單吃得下大部分工坊產能。

擁有工技在身或者能夠通過短期培訓的流人,大部分都被輸送進了工坊中。至於其他的則就由各地官府加以整編,統一進行屯墾勞作,擴大耕地麵積的同時滿足基本糧食供給。

在大批接納流人的同時,李泰也知道這樣的安置方式雖然效率高也見功快,但也會讓人離附心重,未必就會長久安居。畢竟南朝丶北朝隔閡頗深,不隻是感情和習慣方麵,甚至就連根本的意識形態都有待統合。

這麽多人口的流入,也是荊州總管府能夠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而總管府在流人安置方麵體現出的高效率也讓人驚歎,半年內流人安置量便超過了流入人口的八成。

&nbs-->>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