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也不指望隻憑勒索來這麽一隊舟船便能完成對江陵水軍力量的超越,因此對於王僧辯的要求無作多想便答應了下來。
如今侯景雖然敗逃東去,但其勢力尚未土崩瓦解,江陵軍府想要徹底的平定叛亂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再加上之前北齊清河王高嶽南來雖被李泰率軍阻退,但其淮東地區的行台辛術卻仍然積極的開拓勢力範圍,王僧辯等未來就算攻入建康丶趕跑了侯景亂軍,也需要麵對威逼而來的北齊,很難立即便抽出兵力來與荊州總管府對抗。
李泰在這一節點的任務,那就是收斂自身的鋒芒,維持同江陵軍府良好的互動,通過非軍事性的行為加以滲透,降低江陵軍府對他的危害評估。當然在背地裡,就是要不遺餘力的加強水軍力量的建設。
既然目的已經達到了,那接下來便是要釋放善意,於是李泰又笑著對王僧辯說道:「王征東將要東去定亂,江東萬民福祉係此一身。我雖然並非南梁士民,但同樣也是道義中人。侯景虐害蒼生,天人共厭。職事所限,此身雖然不能同往討賊,唯輸穀米萬石以壯將軍征程!」
王僧辯聽到李泰此言,頓時也是一臉驚喜,忙不迭開口道:「李大將軍此言當真?實不相瞞,自亂軍西進以來雙方無日不戰,江陵之前雖然略有薄儲,但也已經是逐漸耗儘,糧草將要不繼。若得補益軍需,實在感激不儘!」
江陵作為大江中遊首府,物資儲備當然還是有的,但近年來消耗也快。侯景之亂爆發之後,湘東王也並沒有閒著,先後同湘州丶雍州丶郢州等交戰,糧草消耗頗巨。
此番亂軍西進,前後交戰又長達大半年的時間,所以如今也已經是諸軍乏食。當聽到李泰願意資助一批糧草的時候,王僧辯當然是欣喜不已。
「長短互補丶盈缺相濟本來就是盟約本意。王征東勇赴國難丶不辭辛勞,我感此壯義,捐物助事亦與有榮焉!」
李泰又笑語說道,但接著便又話鋒一轉,歎息說道:「今我雖然接掌北岸諸津渡,但麾下儘是北人,並無明智才士可以相輔經營津渡港灣,至於舟楫保養,則更乏人可用。因觀江陵舟師雄盛,心實羨甚,故而冒昧懇求,若是軍中有才不堪用丶急欲逐之的末流下士或老廢船工,能否發遣此邊緩我用疾?」
「李伯山當真收心有術!」
李泰當然不嫌亂卒們道德標準差,事實上除了一些以殺虐為樂的窮凶極惡之徒,大部分的亂卒要麽是被裹挾為亂丶要麽是本身便被南梁權貴們壓迫的活不下去了。
李泰自然是一個講究人,不會學南人出爾反爾那一套,在王僧辯離營之後不久便著員準備船隻將之前所承諾的糧草送往江陵水軍大營。
而且這些將士們也不可能天天盯著運糧的船隊,他們隻知道李大將軍援助的糧食從早到晚的運到大營中,隻看那舟船往來的頻率,怕是最少得有數萬石。所以各自心中對於這位素未謀麵但卻久仰其名的李大將軍也是充滿了好感與感激,每每遇到魏軍船隻往來,也都友好的打聲招呼。
王琳雖然年少輕狂丶性情強直,但本身的確勇武有力,兼且樂善好施,待人頗為豪爽,因此在軍中人緣也並不算太差。
王僧辯一開始還隻是欣喜於李泰的信守約定,倒也不疑有他,隻道是沔北水師的確是舟船匱乏,連這樣的小船都用上了。
戰事進行到如今,就連王僧辯這江陵軍府嫡係都糧草告急,其餘州郡諸軍當然也都並不寬裕。一萬石穀米雖然不足以維持接下來的戰事全過程,但起碼也可以稍解燃眉之急。
王僧辯實在沒想到李泰還有這樣的請求,剛才答應將王琳舟船相贈已經是勉為其難的妥協了,但今卻又得隴望蜀的提出人員的要求,偏偏還說的這麽坦然,仿佛完全沒有意識到這請求有多過分。
眾將在聽完王僧辯艱難的交涉過程後,心中對於王琳也不免暗生抱怨。將夏口等諸津渡劃給西魏乃是湘東王決定之事,他們諸軍隻需要順流而下繼續進討亂軍便有大功可以分享,偏偏王琳無事生非去惹怒強人丶險些將大好局麵毀於一旦。
所以在第一批糧草運抵大營後,他便也投桃報李的將王琳所部舟船讓人送到了李泰的水營中去,並且著員在俘虜中揀選船工等陸續送去。
而且這也意味著他們努力的價值也得到了一定的承認,西魏方麵也算是有所付出,並非完全不勞而獲的趁火打劫,讓人心裡憋著的一口氣有所舒緩。
麵對眾將關切詢問,王僧辯先是長歎一聲,旋即便排開眾人,著令將王琳押上前來,直將佩刀抽出架在王琳頸上,眾將見狀後忙不迭發聲勸說。
李泰聞言後便又笑語說道,旋即便又強調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