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而言,死亡就意味著人生的終結。但對有的人來說,這卻是一個新的開始。
王明遠出身京兆名族,父親也稱得上是一代名臣。但相對而言,他自己則就要平庸得多,人到中年乏甚可稱,無論功勳還是名位全都無所表現。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的人生也就大概如此碌碌無為下去,等到老死那一刻,除了親友流涕,不會給世道帶來任何的影響和觸動。
但身在亂世之中,每天都有新的動蕩丶新的變革,想要平凡庸碌的過完這一生,對許多人來說也隻是一個奢想。甚至當大限來臨時,能夠選擇自己的死法都是比較幸運的事情。
由於王明遠是在東宮自殺,他的死也變得不平凡起來。僅僅經過了一夜的時間,這一消息便傳遍了整個長安城,甚至就連閭裡百姓都有耳聞王明遠的臨終遺言:但守鄉裡寸土,何惜七尺此身!
這個世道之中,英雄人物有很多種類,但最能引起鄉裡百姓們感情共鳴的,無疑是那些為了守衛鄉土利益而與惡勢力鬥爭丶甚至甘心為此付出生命代價的人!
所以這一夜,整個長安城中的士民都重新認識了王明遠其人,關西兒郎的筋骨與豪情也被深深撼動。到了第二天,不同階層的人也在用各自的方式來回應王明遠為了守衛鄉土利益不惜捐軀赴死的義舉。
長安城並沒有嚴格的宵禁製度,城牆也不乏破損缺口可供人畜通行。所以在黎明時分便不乏群眾絡繹不絕的出城,道逢夜行人,偶或發聲喝問,得知所去目的地相同,於是便結伴同行,奔赴王明遠霸城鄉裡。
這些群眾們隊伍規模越聚越大,同時也將相關的消息往鄉裡進行傳播,這也激發了鄉裡百姓們的向義之心,於是便也都自發的聚集跟隨。
閻慶昨天便率領人馬入鄉控製住了王明遠的族屬家人,但因未得大行台進一步的指令,隻能暫時將王明遠的族人們限製在鄉裡王氏大宅中不使外出。
清晨時分,王氏大宅外便陸續有鄉人聚集過來圍觀。對此閻慶也未以為意,此家乃是鄉裡望族,但有什麽風吹草動自然也都吸引鄉徒矚目,隻當這些人隻是單純湊過來看熱鬨的。
於是他們便紛紛退避一側,將楊寬從隊尾禮讓到了排頭處。楊寬見狀後心內自覺一苦,他本就不想深涉此事之中,但如果不露麵的話難免會人望大損,在戶中子弟們的勸告下勉強湊來看個熱鬨,卻不想直接被群眾們推為頭目。
真正讓他感到頭疼的,是王明遠死在東宮讓整件事情的敏感度拉升數倍。雖然東宮與此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對許多不明內情的人而言,乍一聽聞此事難免就會錯以為這是台府逼迫東宮的結果。
楊寬在府前的話很快便也傳到宇文泰耳中,於是他便將楊寬召入府中,不顧其人謙辭而將審判王明遠此案的任務交付給楊寬,並讓他儘快拿出一個定論來以示大眾。
為了保險起見,他打算不再留此等待大行台的指令,而是先將王明遠的直係親屬們帶回長安。然而他不動還好,一俟命人將王明遠妻兒引出宅院,周遭原本還在遠觀的群眾們頓時湊近過來,同時神情激動的呼喊道:「還我王使君丶還我王使君!」
不說蘇亮等人心內的糾結,大行台宇文泰這會兒也頗感焦頭爛額。本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現在看來卻漸有難以收場的趨勢。
夜犯宮禁雖然也是大罪,但隻要不涉謀逆,倒也不會牽連妻兒。而大行台當然也不希望這樣一個鄉裡強徒被當做鄉義壯士,倍受鄉裡擁戴。同時王明遠是因冒犯宮禁而死,更不會與東宮有什麽深刻的牽連。
所以眼下這些急於為王明遠發聲之人,他們究竟是基於鄉情而仗義發聲,還是要藉此向東宮傳達什麽心聲訊息,都是難以判斷的。
楊寬不情不願的出門上車,來到皇城中丞相府外時便發現他已經是來的比較遲的人,前方已經有十多名鄉籍關中的朝士們於此排隊等候大行台的召見。
眾人聽到蘇亮那番話後,原本各自已經萌生退意,可在聽到此言之後,搖擺的心頓時又堅定起來,有的發聲附和,有的雖然默不作聲,但也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這些人見到楊寬的到來,各自也都精神一振,關中本鄉並不以人物繁盛著稱,楊寬久仕河洛丶後隨孝武入關,如今也被這些關隴士人引作同黨而自壯聲勢。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