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章惇要守製了

呂公著說得口乾舌燥,才總算將楊丶崔兩人的罪證列舉完畢。

他忍不住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湯,潤了潤自己的喉嚨,然後才接著奏道:「陛下,如臣所言,此二大臣,皆乃無德之小人,安能用為國家大臣?」

「拜任一州太守,已是陛下皇恩浩蕩……」

趙煦卻是唔了一聲:「相公所言,若是屬實,朕卻是欠缺了些考量……」

「隻是……」他看著呂公著:「皇考曾言,此二大臣,可堪社稷……」

「難道皇考會看走眼?」

「此二大臣,總歸有些本領丶才乾的吧?」

「不如這樣,且先召回京城,待朕當麵堪問,再做計較!」

呂公著頓時急了!

他連忙起身拜道:「陛下……」

「此二大臣,皆是有小材而無德之輩……」

「若陛下召回,還委以重用,臣恐天下以為,陛下幸愛小人……」

依然是在打道德牌。

這張牌,若是在上上輩子的趙煦麵前打出來,他還是會有顧慮的。

畢竟,儒家構建的整個社會體係,都是圍繞著德與道展開的。

而上上輩子的趙煦,雖然因為少年時的經曆,聰明丶隱忍丶早熟。

但,他終究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從小就生活在被儒家綱常和道德倫理環繞的環境下的。

對於儒家提倡的很多東西,他是真的信!

奈何,如今的趙煦,在現代留學了十年。

而他所處的那個社會,還是一個極端現實主義的商品經濟社會。

在那個社會裡,隻有成功的人,才能得到讚美。

而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就是賺了多少錢!

普羅大眾,甚至根本不在乎,這個人是通過什麽方式賺到的錢。

尤其是他剛剛在現代重生的那個時間點上。

那可是,一個富商的衙內,僅僅是因為有錢,就被無數人稱作國民老公的時候。

某位大富商,更是榮膺著『爸爸』美稱。

在這種環境下,留學十年後的趙煦,不可避免的被那個社會所影響丶重塑。

早已經成為了一個道德真空。

在他的上上輩子,他甚至會因為西軍殺良冒功,而下詔製止,並為了防止西軍繼續殺良冒功,而給西軍下詔,將俘虜老弱婦孺的賞格,提高到與斬首相當的地步。

而在現在,他卻是熙河棉莊和交州甘蔗莊園的最大後台。

他竭儘所能,隻為了一個目的——成功!

為了成功,趙煦和現代人一樣,可以不擇手段,無視良心。

當然了,在現代留學的經曆,也讓他知道,偽裝和表演,也是很重要的。

於是,趙煦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說道:「相公所言,朕會仔細考量的!」

呂公著露出些喜色,但他還沒得及高興,趙煦就繼續道:「但是,朕也會派人去調查,看看百姓對這兩位大臣議論,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如相公所言一般有材無德……」

呂公著瞬間變色!

因為……

楊汲和崔台符這兩個小人,雖然在士林眼中,是壞事做儘,生兒子沒屁眼的混帳!

但在民間老百姓眼中,卻不是如此。

甚至,可能形象將完全顛倒過來!

尤其是在楊汲身上,這個特點將極為明顯!

呂公著隻能是硬著頭皮,拜道:「陛下……民間愚夫愚婦,不識聖人經義,不明忠恕仁義……彼輩所言,未必可信!」

趙煦輕笑一聲:「相公何出此言?」

「朕自即位以來,嘗讀《尚書》丶《春秋》丶《禮記》……」

「學聖人之教,觀先王之政!」

「書雲: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

「《春秋》有教:國將興,聽於民,又教: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教!」

「《禮記》又教: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說著,趙煦就看向呂公著:「相公,緣何勸朕不聽民言呢?」

呂公著頓時啞然,說不出話,隻能拜道:「陛下聖明,是臣失言了!」

他終究,臉皮還是不如文彥博,沒有辦法頂著那些政治正確的聖人丶先王之教,喊出那句在他心裡麵的話——陛下,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緣何要聽百姓之言?

當然了,除了臉皮不夠厚,呂公著還有一個顧忌——趙煦在去沐浴前,特意將一個人,也叫到了這東闔靜室的屏風後麵。

呂公著在進來後,就已經看到了那個在屏風後麵的身影。

正是在今年接替範百祿,成為起居郎丶同修起居注的黃寔。

此人,是章惇的外甥,其父黃好謙,今以朝散郎而出知潁州。

黃寔父子,和二蘇是密友,關係好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當年,蘇軾兄弟被貶,所有人都忙著和他們切割的時候。

黃好謙父子,依舊與之往來密切。

甚至,為了證明關係鐵,黃寔冒著極大風險,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全部嫁給了蘇轍的兩個兒子蘇適丶蘇遠。

故此,蘇轍出知前,向官家舉薦了黃寔,還特意說明,此人是章惇的外甥。

官家聞之便以蘇轍推薦,加上『寔,章相公之甥也,朕宜嘉之』的理由,拜為起居郎丶同修起居注。

也正是因為發現了黃寔的身影,呂公著也有所忌憚。

好多話,都不好說。

就怕被記下來,寫到了國史上。

……

送走呂公著,趙煦抿著嘴唇,坐在坐褥上。

等到黃寔的身影,從那屏風後消失。

趙煦才歎息了一聲:「唉……」

這大宋的士大夫們,不要看滿嘴仁義道德,但到了關鍵時刻,卻是分得清自己的階級的。

這一點,無論新黨,還是舊黨都是如此。

麵對問題,所有士大夫,都會選擇——再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背!

而且,在這個過程裡,他們不會有任何猶豫。

所謂仁義道德,隻限於他們自身。

準確的說,是和他們同一個出身,同一個階級的群體。

將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雙標發揮的淋漓儘致。

當年,狄青為樞密使。

朝野內外的反應為什麽那麽大?

就是因為狄青不是他們的人。

隻是一個大頭兵出身!而且,哪怕被拜為樞密使,也不肯洗掉自己的刺青。

所以,狄青被所有人圍攻。

包括武臣!

楊汲丶崔台符,之所以被人敵視丶孤立。

原因和狄青差不多。

楊汲是技術官僚,起家司法參軍,一路走上來,乾的也都是工程丶技術類職位。

&nbs-->>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